使用Java语言深度探索数据结构中的单向链表:完美结合详解与示例代码

版本说明

当前版本号[20231007]。

版本修改说明
20231007初版

目录

文章目录

2.2 链表

1) 概述

定义

​ 在计算机科学中,链表是数据元素的线性集合,其每个元素都指向下一个元素元素存储上并不连续

简单分类
  • 单向链表,每个元素只知道其下一个元素是谁

image-20221110083407176

  • 双向链表,每个元素知道其上一个元素和下一个元素

image-20221110083427372

  • 循环链表,通常的链表尾节点 tail 指向的都是 null,而循环链表的 tail 指向的是头节点 head

image-20221110083538273

​ 链表内还有一种特殊的节点称为哨兵(Sentinel)节点,也叫做哑元( Dummy)节点,它不存储数据,通常用作头尾,用来简化边界判断,如下图所示

image-20221110084611550

随机访问性能

根据 index 查找,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

插入或删除性能
  • 起始位置: O ( 1 ) O(1) O(1)
  • 结束位置:如果已知 tail 尾节点是 O ( 1 ) O(1) O(1),不知道 tail 尾节点是 O ( n ) O(n) O(n)
  • 中间位置:根据 index 查找时间 + O ( 1 ) O(1) O(1)

2) 单向链表

根据单向链表的定义,首先定义一个存储 value 和 next 指针的类 Node,和一个描述头部节点的引用

public class SinglyLinkedList {private Node head; // 头部节点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 节点类int value;Node next;public Node(int value, Node next) {this.value = value;this.next = next;}}
}
  • 这个类有一个私有成员变量head,它是一个指向Node类型的指针,用于存储链表的头节点
  • public Node 是一个私有静态内部类,表示链表中的节点。其中还具有一个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节点的值和下一个节点的引用。包含两个成员变量:
    • value:一个整数类型的值,表示节点存储的数据
    • next: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用于在链表中连接多个节点
  • 定义为 static 内部类,是因为 Node 不需要与 SinglyLinkedList 实例相关,多个 SinglyLinkedList实例能共用 Node 类定义
头部添加

addFirst方法:用于在链表的头部添加一个新的节点

public class SinglyLinkedList {// ...public void addFirst(int value) {this.head = new Node(value, this.head);}
}
  • 创建一个新的Node对象,将其值设置为value,并将其next指针指向当前的头节点。最后,将头节点更新为新创建的节点
  • 如果 this.head == null,新增节点指向 null,并作为新的 this.head
  • 如果 this.head != null,新增节点指向原来的 this.head,并作为新的 this.head
    • 注意赋值操作执行顺序是从右到左

如何创建一个新的节点?

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链表为空,另一种是链表非空。

1、在链表为空下,只要将头指针指向新节点。最后,新节点就是我们链表中第一个节点

this.head = new Node(value, null);

image-20231006220839393

2、在链表非空下,只要将新节点指向下一个节点,然后头指针指向新节点。最后,新节点就是我们链表中第一个节点,而原来的那个节点就是第二个节点了。

this.head = new Node(value, head);//括号里的head指的是原来旧的那个节点,新节点下一个就要指向这个节点

image-20231006221639219

循环遍历
while遍历

​ 在循环中,首先将头节点赋值给指针p。然后,使用条件判断p != null来检查指针是否为空。如果指针不为空,就执行循环体内的操作。在这个示例中,我们简单地打印了当前节点的值。

​ 接下来,通过p = p.next将指针p更新为下一个节点,以便在下一次循环中处理下一个节点。循环会一直执行,直到指针p为空,即到达链表的末尾。

public void loop(){Node p = head;while(p != null){System.out.println(p.value);p = p.next;}}

测试类:

 @Testpublic void test_loop(){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First(1);p.addFirst(2);p.addFirst(3);p.addFirst(4);p.loop();}

测试结果如下:

image-20231006223955555

或者以参数的形式传递:

你可以将要对每个节点执行的操作作为Consumer<Integer>类型的参数传递给loop方法。例如,你可以使用System.out.println打印节点的值,或者将节点的值添加到集合中等。

public void loop(Consumer<Integer> consumer) {Node p = head; // 将头节点赋值给指针pwhile (p != null) { // 当指针p不为空时执行循环consumer.accept(p.value); // 调用consumer的accept方法处理当前节点的值p = p.next; // 将指针p更新为下一个节点,继续遍历链表}
}

测试类

@Testpublic void test_loop(){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First(1);p.addFirst(2);p.addFirst(3);p.addFirst(4);p.loop(value->{System.out.println(value);});}

测试结果与上面的图相同。

for 遍历

​ 在循环中,我们使用了一个传统的for循环来遍历链表。首先,将头节点赋值给指针p。然后,使用条件判断p != null来检查指针是否为空。如果指针不为空,就执行循环体内的操作。在这个示例中,我们调用了consumeraccept方法,并将当前节点的值作为参数传递给它。

​ 接下来,通过p = p.next将指针p更新为下一个节点,以便在下一次循环中处理下一个节点。循环会一直执行,直到指针p为空,即到达链表的末尾。

 public void loop_for(Consumer<Integer> consumer) {for (Node p = head; p != null; p = p.next) {consumer.accept(p.value);}}
迭代器遍历

​ 这个类,实现了Iterable<Integer>接口。这个类用于表示一个单向链表,其中包含一个头指针head,以及一个内部类Node用于表示链表中的节点。

​ 在这个类中,实现了iterator()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Iterator<Integer>对象,用于遍历链表中的元素。Iterator接口有两个方法:hasNext()next()

  • hasNext 用来判断是否还有必要调用 next

  • next 做两件事

    • 返回当前节点的 value
    • 指向下一个节点

    NodeIterator 要定义为非 static 内部类,是因为它与 SinglyLinkedList 实例相关,是对某个 SinglyLinkedList 实例的迭代

public class 单向链表 implements Iterable<Integer>//整体
{private Node head = null;//头指针//匿名内部类@Override //alt+enter 快捷键public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return new Iterator<Integer>() {Node p = head;@Overridepublic boolean hasNext() {//是否有下一个元素return p != null;}@Overridepublic Integer next() {//返回当前值,并指向下一个元素int v = p.value;p = p.next;return v;}};}
}

测试类

@Testpublic void test_class(){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First(6);p.addFirst(9);p.addFirst(2);p.addFirst(5);for(Integer value : p){System.out.println(value);}}

测试结果如下:

image-20231006231436247

匿名内部类转换为带名字的内部类

在 IDEA 中,可以使用以下快捷键将匿名内部类转换为带名称的内部类:

  1. 选中匿名内部类。
  2. 按下 右键,选Refactor(Windows/Linux)后,在选中 Convert Anonymous to Inner..即可将匿名内部类转换为带名称的内部类。
  3. IDEA 会自动为该匿名内部类生成一个具有描述性名称的新内部类,并将其放置在当前文件中。

image-20231007104049538

生成的新内部类代码如下:

 @Override //alt+enter 快捷键public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return new NodelIterator();}private class Nodel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Integer> {Node p = head;@Overridepublic boolean hasNext() {//是否有下一个元素return p != null;}@Overridepublic Integer next() {//返回当前值,并指向下一个元素int v = p.value;p = p.next;return v;}}
尾部添加
递归遍历

在尾部添加之前,需要先找到链表中最后一个元素,才可以指向下一个元素,完成尾部的添加。

  • 第一个findLast方法首先检查链表是否为空(head == null),如果为空,则返回 null
  • 接下来,它定义了一个指针 p,并将其初始化为链表的头节点(head)。
  • 然后,使用一个循环来遍历链表,直到找到最后一个节点为止。
  • image-20231007231750429
  • 在每次迭代中,它将指针 p 更新为下一个节点(p.next),直到 p.nextnull,即找到了最后一个节点。
  • image-20231007231949361
  • 最后,它返回最后一个节点的引用(p)。
private Node findLast(){if(head == null) {return null;}Node p;for(p = head; p.next != null; p = p.next) {// 遍历链表,直到找到最后一个节点}return p;
}
  • 第二个addLast方法首先调用 findLast() 方法来查找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并将其赋值给变量 last
  • 然后,它检查链表是否为空(head == null),如果为空,说明链表为空,因此调用 addFirst(value) 方法将新节点作为第一个节点添加到链表中,并立即返回。
  • 如果链表不为空,它将创建一个新的节点,使用给定的值 value 作为节点的值,并将下一个节点的引用设置为 null
  • 然后,它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最后一个节点的 next 指针,即将新节点添加到最后一个节点的后面。
public void addLast(int value) {Node last = findLast();if(head == null) {addFirst(value);return;}last.next = new Node(value, null);// 将新节点添加到最后一个节点的后面
}
  • 注意,找最后一个节点,终止条件是 curr.next == null
  • 分成两个方法是为了代码清晰,而且 findLast() 之后还能复用

写了一个相对应的测试类进行测试代码是否正确:

 @Testpublic void test_addLast(){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First(2);p.addFirst(4);p.addFirst(6);p.addFirst(8);p.addLast(7);for(Integer value : p){System.out.println(value);}}

测试结果如下,p.addLast添加的 7 在整个链表的最尾部。

image-20231007111330785

根据索引获取

查找到具有指定索引的节点,再对应去找到这个节点所对应的值。

寻找节点对象
  • 这个方法接受一个整数参数 index,表示要查找的节点的索引。它首先初始化一个计数器变量 i 为 0。
  • 然后,使用一个循环来遍历链表,从头节点开始,依次访问每个节点。在每次迭代中,它将指针 p 更新为下一个节点(p.next),并将计数器 i 增加 1。
  • 在每次迭代中,它检查计数器 i 是否等于要查找的索引 index
  • 如果相等,说明找到了具有指定索引的节点,它返回该节点的引用(p)。
  • 如果循环结束后仍未找到具有指定索引的节点,说明链表中不存在具有该索引的节点,它返回 null
 private Node findNode(int index)//返回节点对象{int i = 0;for(Node p = head; p != null; p = p.next, i++){if(i == index){return p;}}return null;}
寻找节点的值
  • 这个方法接受一个整数参数 index,表示要查找的节点的索引。
  • 它首先调用 findNode 方法来查找具有指定索引的节点,并将结果存储在变量 node 中。
  • 然后,它检查 node 是否为 null,即是否找到了具有指定索引的节点。
  • 如果 nodenull,说明链表中不存在具有该索引的节点,它抛出一个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异常,并使用格式化字符串提供有关错误的详细信息。
  • 如果 node 不为 null,则说明找到了具有指定索引的节点,它返回该节点的值(node.Value)。
public int getNode(int index) { //返回节点中的值Node node = findNode(index);if (node == null)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索引 [%d] 不合法,无法找到对应的节点", index));}return node.value;}

测试类

@Testpublic void test_getNode(){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First(2);p.addFirst(4);p.addFirst(6);p.addFirst(8);System.out.println("原链表为:");for(Integer value : p){System.out.println(value);}System.out.println("---------------");int i = p.getNode(2);System.out.println("下标为所对应的值为:"+i);}

测试结果如下,输入下标 2 后就会返回其所对应的值为 4 .

image-20231007115616510

插入
  • 这个方法接受两个参数:index表示要插入的位置,value表示要插入的值。
  • 首先,它调用findNode方法来查找给定索引的前一个节点,并将结果存储在prev变量中。
  • 如果找不到前一个节点(即prevnull),则抛出一个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异常,指示索引不合法。
  • 如果找到了前一个节点,那么将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并将其插入到链表中。
  • image-20231007232259874
  • 新节点的值为value,它将作为前一个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 通过将新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前一个节点的下一个节点,实现了节点的插入操作。
  • image-20231007232405565
 public void insert(int index, int value){Node prev = findNode(index - 1);if(prev == null){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索引 [%d] 不合法,无法找到对应的节点", index));}prev.next = new Node(value, prev.next);}

测试类

@Testpublic void test_insert(){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Last(2);p.addLast(4);p.addLast(6);p.addLast(8);p.insert(2,5);for(Integer value : p){System.out.println(value);}}

测试结果如下:

image-20231007142535216

删除
删除链表中的第一个节点
  • 首先,它会检查链表的头节点是否为空(即head == null),如果为空,则抛出一个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异常,表示没有节点可以继续删除。
  • 如果链表不为空,那么它会将头节点指向下一个节点(即head = head.next)。
  • 这样就实现了删除第一个节点的操作。
  •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用该方法之后,原先的第一个节点将不再存在,并且与该节点相关联的其他节点的引用也会发生变化。
public void removeFirst(){if(head == null){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无节点继续删除"));}head = head.next;}

测试类

@Testpublic void test_removeFirst(){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Last(2);p.addLast(4);p.addLast(6);p.addLast(8);p.removeFirst();for(Integer value : p){System.out.println(value);}}

测试结果如下:

image-20231007144103414

删除某个索引位置中的节点

​ 这个方法接受一个整数参数index,表示要删除节点的位置。首先,它会检查index是否为0,如果是,则调用removeFirst()方法来删除第一个节点,并立即返回。

​ 如果index不为0,那么它会调用findNode(index - 1)方法来查找指定位置的前一个节点,并将结果存储在prev变量中。如果找不到前一个节点(即prevnull),则抛出一个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异常,指示无法找到上一个节点。

​ 接下来,它会根据index找到要删除的节点,并将其存储在removed变量中。如果找不到要删除的节点(即removednull),则抛出一个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异常,指示无法找到需要删除的节点。

image-20231007232732358

​ 最后,它将前一个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要删除节点的下一个节点,从而完成了节点的删除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调用该方法之后,原先指定位置的节点将被移除,并且与该节点相关联的其他节点的引用也会发生变化。

image-20231007232945700

public void remove(int index){if(index == 0){removeFirst();return;}Node prev = findNode(index - 1);if(prev == null){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上一个节点无法找到"));}Node removed = prev.next;if(removed == null){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需要删除的节点无法找到"));}prev.next = removed.next;}

测试类

 @Testpublic void test_remove(){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Last(1);p.addLast(3);p.addLast(5);p.addLast(7);p.remove(2);for(Integer value : p){System.out.println(value);}}

测试结果如下:

image-20231007150331720

3) 单向链表(带哨兵)

观察之前单向链表的实现,发现每个方法内几乎都有判断是不是 head 这样的代码,能不能简化呢?

​ 用一个不参与数据存储的特殊 Node 作为哨兵,它一般被称为哨兵或哑元拥有哨兵节点的链表称为带头链表。

image-20231007233059893

//private Node head = null;//头指针//加上哨兵节点后,哨兵的值不那么重要,其下一个指向为空private Node head = new Node(666,null);

加入哨兵后,相关代码就可以适当进行修改了。

如:

​ 既然已经有哨兵节点了,就证明其头节点不可能为空。

​ 修改后的代码将直接在找到的最后一个节点后插入新的节点,而不需要先调用findLast()方法来获取最后一个节点。这样做可以减少一次不必要的查找操作,提高代码的效率。

//原代码 
public void addLast(int value) {Node last = findLast();if (head == null) {addFirst(value);return;}last.next = new Node(value, null);}//修改后的代码
public void addLast(int value) {Node last = findLast();last.next = new Node(value, null);}

使用原先未进修改的测试类进行测试:

@Testpublic void test_addLast(){单向链表 p = new 单向链表();p.addFirst(2);p.addFirst(4);p.addFirst(6);p.addFirst(8);for(Integer value : p){System.out.println(value);}}

测试的结果如下。发现它会把哨兵节点的值也一并输出:

image-20231007205506520

然后我们对输出的接口方法修改一下,要求只需要输出不包括哨兵节点的节点值即可。

一旦涉及要遍历,都需要将代码修改成 Node p = head.next;.

private class Nodel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Integer> {Node p = head.next;// 将其改成 head.next 即可直接遍历哨兵节点后面的节点值了@Overridepublic boolean hasNext() {//是否有下一个元素return p != null;}@Overridepublic Integer next() {//返回当前值,并指向下一个元素int v = p.value;p = p.next;return v;}}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12716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流量价格表(计费/免费说明)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套餐有的限制月流量&#xff0c;有的不限制月流量&#xff0c;限制每月流量的套餐&#xff0c;如果自带的免费月流量包用完了&#xff0c;流量超额部分需要另外支付流量费&#xff0c;阿里云百科aliyunbaike.com分享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月流量超额收费价格…

【虚拟机栈】

文章目录 1. 虚拟机栈概述2.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s)3. 操作数栈4. 动态链接4.1 方法的调用&#xff1a;解析与分配 1. 虚拟机栈概述 每个线程在创建时都会创建一个虚拟机栈&#xff0c;其内部保存一个个的栈帧&#xff08;Stack Frame&#xff09;&#xff0c;对应着一次…

趣味工具箱小程序源码

趣味工具箱小程序源码&#xff0c;支持功能去水印&#xff0c;精选壁纸&#xff0c;图片压缩&#xff0c;文字生成二维码&#xff0c;图片加水印&#xff0c;模拟来电&#xff0c;手持弹幕&#xff0c;掷骰子…等 使用小工具&#xff0c;一个小程序有几十个功能。 源码下载&am…

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 学习笔记 第十一章 定时器

网络程序需要处理定时事件&#xff0c;如定期检测一个客户连接的活动状态。服务器进程通常管理着众多定时事件&#xff0c;有效地组织这些定时事件&#xff0c;使其在预期的时间被触发且不影响服务器的主要逻辑&#xff0c;对于服务器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xff0c;…

STC89C51基础及项目第10天:LCD显示字符(非标协议外设)

1. 初识LCD1602&#xff08;233.79&#xff09; 非标协议外设 LCD1602显示 LCD1602&#xff08;Liquid Crystal Display&#xff09;是一种工业字符型液晶&#xff0c;能够同时显示 1602 即 32 字符(16列两行) 引脚说明 第 1 脚&#xff1a; VSS 为电源地第 2 脚&#xff1…

模拟滤波器的基础知识和设计

信号处理工作中滤波器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xff0c;可以分成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两种&#xff0c;数字滤波器主要包括两种&#xff0c;IIR和FIR&#xff0c;这两种滤波器后面统一说&#xff0c;今天先来说一说模拟滤波器&#xff08;主要是我先用Python实现了Matlab书里面…

【SQL Server】表死锁/解锁和sql语句分析

文章目录 表死锁查询锁的进程解锁 sql语句分析来源 表死锁 查询锁的进程 1 首先创建一个测试用的表&#xff1a; CREATE TABLE Test ( TID INT IDENTITY(1,1) ) 2 执行下面的SQL语句将此表锁住&#xff1a; SELECT * FROM Test WITH (TABLOCKX) 3 通过下面的语句可以查看…

Docker搭建MySQL8.0主从复制(一主一从)

0. 配置说明 宿主机使用的版本为19045的win10专业版&#xff0c;MySQL使用的是8.0&#xff0c;Docker容器使用Linux。 1. 安装Docker Desktop 略 修改Docker默认安装路径 安装包自己就提供了修改安装路径的功能&#xff0c;CMD中运行&#xff1a; “Docker Desktop Installe…

Django 前端模板显示换行符、日期格式

linebreaksbr 显示换行符 <td>{{ data.sku_list|default:"无"|linebreaksbr }}</td> date:"Y年m月d日 H:i" 设置日期格式 <td>{{ data.submit_time|date:"Y年m月d日 H:i" }}</td> 其他语法 forloop 获取循环的索引 …

从0开始学go第五天

gin框架返回JSON package mainimport ("net/http""github.com/gin-gonic/gin" )func main() {r : gin.Default()r.GET("/json", func(c *gin.Context) {//用map序列化//方法一&#xff1a;用map&#xff0c;后面用接口类型// data : map[string…

Golang网络编程:即时通讯系统Instance Messaging System

系统基本架构 版本迭代 项目改造 无人机是client&#xff0c;我们是server&#xff0c;提供注册登入&#xff0c;场景选择等。信道模拟器是server&#xff0c;我们是client&#xff0c;我们向信道模拟器发送数据&#xff0c;等待信道模拟器计算结果&#xff0c;返回给无人机。…

Altium Designer培训 | 2 - 原理图库创建篇

目录 原理图界面屏幕放大&缩小&移动 元件库介绍及电阻容模型的创建 【SCH Library】面板 元件符号 绘制一只电阻的模型 设置栅格大小 绘制一只电容的模型 IC类元件模型的创建 排针类元件模型的创建 光耦及二极管元件模型 现有元件模型的调用 参考上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