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4- 实践篇(二)

文章目录

    • 1. SQL 语句为什么变“慢”了
      • 1.1 什么情况会引发数据库的 flush 过程呢?
      • 1.2 四种情况性能分析
      • 1.3 InnoDB 刷脏页的控制策略
    • 2. 数据库表的空间回收
      • 2.1 innodb_file_per_table参数
      • 2.2 数据删除流程
      • 2.3 重建表
      • 2.4 Online 和 inplace
    • 3. count(*) 语句怎样实现
      • 3.1 为何 InnoDB 不把数字存起来呢
      • 3.2 如何保存操作记录总数
        • 3.2.1 用缓存系统保存计数
        • 3.2.2 在数据库保存计数
      • 3.3 不同的 count 用法(基于 InnoDB 引擎)

1. SQL 语句为什么变“慢”了

InnoDB 在处理更新语句的时候,只做了写日志这一个磁盘操作。这个日志叫作 redo log(重做日志),在更新内存写完 redo log 后,就返回给客户端,本次更新成功。

当内存数据页跟磁盘数据页内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称这个内存页为“脏页”。内存数据写入到磁盘后,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页的内容就一致了,称为“干净页”。

这里可以通过一个"孔乙己赊账"的案例来分析一下:
假设原来孔乙己欠账 10 文,这次又要赊 9 文。
孔乙己赊账”更新和 flush 过程

平时执行很快的更新操作,其实就是在写内存和日志,而 MySQL 偶尔“抖”一下的那个瞬间,可能就是在刷脏页(flush)

1.1 什么情况会引发数据库的 flush 过程呢?

继续用咸亨酒店掌柜的这个例子,想一想:掌柜在什么情况下会把粉板上的赊账记录改到账本上?

  • 第一种场景是,粉板满了,记不下了。这时候如果再有人来赊账,掌柜就只得放下手里的活儿,将粉板上的记录擦掉一些,留出空位以便继续记账。当然在擦掉之前,他必须先将正确的账目记录到账本中才行。

这个场景,对应的就是 InnoDB 的 redo log 写满了。这时候系统会停止所有更新操作,把 checkpoint 往前推进,redo log 留出空间可以继续写

redo log 状态图

checkpoint 可不是随便往前修改一下位置就可以的。比如图 2 中,把 checkpoint 位置从 CP 推进到 CP’,就需要将两个点之间的日志(浅绿色部分),对应的所有脏页都 flush 到磁盘上。之后,图中从 write pos 到 CP’之间就是可以再写入的 redo log 的区域。

  • 第二种场景是,要记住的事情太多,掌柜发现自己快记不住了,赶紧找出账本把孔乙己这笔账先加进去。

这种场景,对应的就是系统内存不足。当需要新的内存页,而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要淘汰一些数据页,空出内存给别的数据页使用。如果淘汰的是“脏页”,就要先将脏页写到磁盘。

  • 第三种场景是,生意不忙的时候,或者打烊之后。这时候柜台没事,掌柜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更新账本。

这种场景,对应的就是 MySQL 认为系统“空闲”的时候。当然,MySQL“这家酒店”的生意好起来可是会很快就能把粉板记满的,所以“掌柜”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即使是“生意好”的时候,也要见缝插针地找时间,只要有机会就刷一点“脏页”。

  • 第四种场景是,年底了咸亨酒店要关门几天,需要把账结清一下。这时候掌柜要把所有账都记到账本上,这样过完年重新开张的时候,就能就着账本明确账目情况了。

这种场景,对应的就是 MySQL 正常关闭的情况。这时候,MySQL 会把内存的脏页都 flush 到磁盘上,这样下次 MySQL 启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磁盘上读数据,启动速度会很快。

1.2 四种情况性能分析

第三种情况是属于 MySQL 空闲时的操作,这时系统没什么压力,而第四种场景是数据库本来就要关闭了。这两种情况下,不会太关注“性能”问题。所以这里,主要来分析一下前两种场景下的性能问题。

  • 第一种是“redo log 写满了,要 flush 脏页”,这种情况是 InnoDB 要尽量避免的。因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整个系统就不能再接受更新了,所有的更新都必须堵住。如果你从监控上看,这时候更新数会跌为 0。
  • 第二种是“内存不够用了,要先将脏页写到磁盘”,这种情况其实是常态。
    InnoDB 用缓冲池(buffer pool)管理内存,缓冲池中的内存页有三种状态:
    1. 还没有使用的;
    2. 使用了并且是干净页;
    3. 使用了并且是脏页。

InnoDB 的策略是尽量使用内存,因此对于一个长时间运行的库来说,未被使用的页面很少。

而当要读入的数据页没有在内存的时候,就必须到缓冲池中申请一个数据页。这时候只能把最久不使用的数据页从内存中淘汰掉:如果要淘汰的是一个干净页,就直接释放出来复用;但如果是脏页呢,就必须将脏页先刷到磁盘,变成干净页后才能复用。

刷脏页虽然是常态,但是出现以下这两种情况,都是会明显影响性能的:

  1. 一个查询要淘汰的脏页个数太多,会导致查询的响应时间明显变长;
  2. 日志写满,更新全部堵住,写性能跌为 0,这种情况对敏感业务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InnoDB 需要有控制脏页比例的机制,来尽量避免上面的这两种情况。

1.3 InnoDB 刷脏页的控制策略

首先,要正确地告诉 InnoDB 所在主机的 IO 能力,这样 InnoDB 才能知道需要全力刷脏页的时候,可以刷多快。

用到 innodb_io_capacity 这个参数了,它会告诉 InnoDB 你的磁盘能力。建议设置成磁盘的 IOPS。

磁盘的 IOPS 可以通过 fio 这个工具来测试

测试磁盘随机读写的命令:

 fio -filename=$filename -direct=1 -iodepth 1 -thread -rw=randrw -ioengine=psync -bs=16k -size=500M -numjobs=10 -runtime=10 -group_reporting -name=mytest 

InnoDB 怎么控制引擎按照“全力”的百分比来刷脏页
刷盘速度就是要参考这两个因素:

  • 一个是脏页比例,
  • 一个是 redo log 写盘速度。

参数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是脏页比例上限,默认值是 75%。
InnoDB 会根据当前的脏页比例(假设为 M),算出一个范围在 0 到 100 之间的数字,伪代码如下:

F1(M)
{
if M>=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then
return 100;
return 100*M/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InnoDB 每次写入的日志都有一个序号,当前写入的序号跟 checkpoint 对应的序号之间的差值,我们假设为 N。InnoDB 会根据这个 N 算出一个范围在 0 到 100 之间的数字,这个计算公式可以记为 F2(N)。

F2(N) 算法比较复杂,N 越大,算出来的值越大

根据上述算得的 F1(M) 和 F2(N) 两个值,取其中较大的值记为 R,之后引擎就可以按照 innodb_io_capacity 定义的能力乘以 R% 来控制刷脏页的速度。

流程图如下:
InnoDB 刷脏页速度策略
要尽量避免这种查询慢的情况,就要合理地设置 innodb_io_capacity 的值,并且平时要多关注脏页比例,不要让它经常接近 75%。

脏页比例是通过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dirty/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total 得到的,具体的命令参考下面的代码:

mysql> select VARIABLE_VALUE into @a from global_status where VARIABLE_NAME =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dirty';
select VARIABLE_VALUE into @b from global_status where VARIABLE_NAME =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total';
select @a/@b;

一旦一个查询请求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先 flush 掉一个脏页时,这个查询就可能要比平时慢了。而 MySQL 中的一个机制,可能让你的查询会更慢:在准备刷一个脏页的时候,如果这个数据页旁边的数据页刚好是脏页,就会把这个“邻居”也带着一起刷掉;而且这个把“邻居”拖下水的逻辑还可以继续蔓延,也就是对于每个邻居数据页,如果跟它相邻的数据页也还是脏页的话,也会被放到一起刷。

在 InnoDB 中,innodb_flush_neighbors 参数就是用来控制这个行为的,值为 1 的时会有“连坐”机制,值为 0 时表示不找邻居,仅刷自己。

找“邻居”这个优化在机械硬盘时代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减少很多随机 IO。机械硬盘的随机 IOPS 一般只有几百,相同的逻辑操作减少随机 IO 就意味着系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如果使用的是 SSD 这类 IOPS 比较高的设备的话,我就建议你把 innodb_flush_neighbors 的值设置成 0

在 MySQL 8.0 中,innodb_flush_neighbors 参数的默认值已经是 0 了。


思考
一个内存配置为 128GB、innodb_io_capacity 设置为 20000 的大规格实例,正常会建议你将 redo log 设置成 4 个 1GB 的文件。
但如果你在配置的时候不慎将 redo log 设置成了 1 个 100M 的文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每次事务提交都要写 redo log,如果设置太小,很快就会被写满,也就是下面这个图的状态,这个“环”将很快被写满,write pos 一直追着 CP。这时候系统不得不停止所有更新,去推进 checkpoint。这时,看到的现象就是磁盘压力很小,但是数据库出现间歇性的性能下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数据库表的空间回收

问题
数据库占用空间太大,我把一个最大的表删掉了一半的数据,怎么表文件的大小还是没变?

一个 InnoDB 表包含两部分,

  • 表结构定义
  • 数据。

在 MySQL 8.0 版本以前,表结构是存在以.frm 为后缀的文件里。
而 MySQL 8.0 版本,则已经允许把表结构定义放在系统数据表中了。因为表结构定义占用的空间很小

2.1 innodb_file_per_table参数

参数 innodb_file_per_table控制表数据是存在共享表空间里,还是单独的文件中。

  1. 这个参数设置为 OFF 表示的是,表的数据放在系统共享表空间,也就是跟数据字典放在一起;
  2. 这个参数设置为 ON 表示的是,每个 InnoDB 表数据存储在一个以 .ibd 为后缀的文件中。

从 MySQL 5.6.6 版本开始,它的默认值就是 ON 了。

建议不论使用 MySQL 的哪个版本,都将这个值设置为 ON。
因为,一个表单独存储为一个文件更容易管理,而且在你不需要这个表的时候,通过 drop table 命令,系统就会直接删除这个文件。而如果是放在共享表空间中,即使表删掉了,空间也是不会回收的

删除整个表的时候,可以使用 drop table 命令回收表空间,但是,遇到的更多的删除数据的场景是删除某些行,这就遇到了开头的问题:表中的数据被删除了,但是表空间却没有被回收。

2.2 数据删除流程

先来看看一个B+ 树索引示意图:
B+ 树索引示意图
假设,要删掉 R4 这个记录,InnoDB 引擎只会把 R4 这个记录标记为删除。如果之后要再插入一个 ID 在 300 和 600 之间的记录时,可能会复用这个位置。但是,磁盘文件的大小并不会缩小。

现在,已经知道了 InnoDB 的数据是按页存储的,如果删掉了一个数据页上的所有记录,整个数据页就可以被复用了。但是,数据页的复用跟记录的复用是不同的。

  • 记录的复用,只限于符合范围条件的数据。如上面的例子,R4 这条记录被删除后,如果插入一个 ID 是 400 的行,可以直接复用这个空间。但如果插入的是一个 ID 是 800 的行,就不能复用这个位置了。
  • 而当整个页从 B+ 树里面摘掉以后,可以复用到任何位置。

如果相邻的两个数据页利用率都很小,系统就会把这两个页上的数据合到其中一个页上,另外一个数据页就被标记为可复用。

如果用 delete 命令把整个表的数据删除,所有的数据页都会被标记为可复用。但是磁盘上,文件不会变小。

delete 命令只是把记录的位置,或者数据页标记为了“可复用”,但磁盘文件的大小是不会变,通过 delete 命令是不能回收表空间的

不止是删除数据会造成空洞,插入数据也会。

如果数据是按照索引递增顺序插入的,那么索引是紧凑的。但如果数据是随机插入的,就可能造成索引的数据页分裂。
插入数据导致页分裂

可以看到,由于 page A 满了,再插入一个 ID 是 550 的数据时,就不得不再申请一个新的页面 page B 来保存数据了。
页分裂完成后,page A 的末尾就留下了空洞(注意:实际上,可能不止 1 个记录的位置是空洞)。

更新索引上的值,可以理解为删除一个旧的值,再插入一个新值。这也是会造成空洞的。

大量增删改的表,都是可能是存在空洞的。所以,如果能够把这些空洞去掉,就能达到收缩表空间的目的。而重建表,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2.3 重建表

如果有一个表 A,需要做空间收缩,为了把表中存在的空洞去掉,可以新建一个与表 A 结构相同的表 B,然后按照主键 ID 递增的顺序,把数据一行一行地从表 A 里读出来再插入到表 B 中。

由于表 B 是新建的表,所以表 A 主键索引上的空洞,在表 B 中就都不存在了。显然地,表 B 的主键索引更紧凑,数据页的利用率也更高。如果把表 B 作为临时表,数据从表 A 导入表 B 的操作完成后,用表 B 替换 A,从效果上看,就起到了收缩表 A 空间的作用。

可以使用 alter table A engine=InnoDB 命令来重建表,临时表 B (server层创建)不需要自己创建,MySQL 会自动完成转存数据、交换表名、删除旧表的操作。

改锁表 DDL
改锁表 DDL

花时间最多的步骤是往临时表插入数据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的数据要写入到表 A 的话,就会造成数据丢失。因此,在整个 DDL 过程中,表 A 中不能有更新。也就是说,这个 DDL 不是 Online 的,MySQL 5.6 版本开始引入的 Online DDL,对这个操作流程做了优化。

Online DDL 之后,重建表的流程:

  1. 建立一个临时文件(存在tmp_file中),扫描表 A 主键的所有数据页;
  2. 用数据页中表 A 的记录生成 B+ 树,存储到临时文件中;
  3. 生成临时文件的过程中,将所有对 A 的操作记录在一个日志文件(row log)中,对应的是图中 state2 的状态;
  4. 临时文件生成后,将日志文件中的操作应用到临时文件,得到一个逻辑数据上与表 A 相同的数据文件,对应的就是图中 state3 的状态;
  5. 用临时文件替换表 A 的数据文件。

Online DDL
Online DDL

上图流程中,alter 语句在启动的时候需要获取 MDL 写锁,但是这个写锁在真正拷贝数据之前就退化成读锁了。
为什么要退化呢?为了实现 Online,MDL 读锁不会阻塞增删改操作。
那为什么不干脆直接解锁呢?为了保护自己,禁止其他线程对这个表同时做 DDL。

对于一个大表来说,Online DDL 最耗时的过程就是拷贝数据到临时表的过程,这个步骤的执行期间可以接受增删改操作。所以,相对于整个 DDL 过程来说,锁的时间非常短。对业务来说,就可以认为是 Online 的。

**重建方法都会扫描原表数据和构建临时文件。对于很大的表来说,这个操作是很消耗 IO 和 CPU 资源的。**因此,如果是线上服务,要很小心地控制操作时间。如果想要比较安全的操作的话,推荐使用 GitHub 开源的 gh-ost 来做。

2.4 Online 和 inplace

表 A 使用Online DDL重建出来的数据是放在“tmp_file”里的,这个临时文件是 InnoDB 在内部创建出来的。
整个 DDL 过程都在 InnoDB 内部完成。对于 server 层来说,没有把数据挪动到临时表,是一个“原地”操作,这就是“inplace”名称的来源。

如果有一个 1TB 的表,现在磁盘间是 1.2TB,能不能做一个 inplace 的 DDL 呢?答案是不能。因为,tmp_file 也是要占用临时空间的。

alter table t engine=InnoDB,其实隐含的意思是:

alter table t engine=innodb,ALGORITHM=inplace;

inplace 对应的就是拷贝表的方式了,用法是:

alter table t engine=innodb,ALGORITHM=copy;

当使用 ALGORITHM=copy 的时候,表示的是强制拷贝表,对应的流程就是图 《改锁表 DDL》 的操作过程。

Online 和 inplace这两个逻辑之间的关系:

  1. DDL 过程如果是 Online 的,就一定是 inplace 的;
  2. 反过来未必,也就是说 inplace 的 DDL,有可能不是 Online 的。截止到 MySQL 8.0,添加全文索引(FULLTEXT index)和空间索引 (SPATIAL index) 就属于这种情况。
  • 从 MySQL 5.6 版本开始,alter table t engine = InnoDB(也就是 recreate)默认的就是上面图 4 的流程了
  • analyze table t 其实不是重建表,只是对表的索引信息做重新统计,没有修改数据,这个过程中加了 MDL 读锁;
  • optimize table t 等于 recreate+analyze。

思考
假设现在有人碰到了一个“想要收缩表空间,结果适得其反”的情况,看上去是这样的:

  1. 一个表 t 文件大小为 1TB;
  2. 对这个表执行 alter table t engine=InnoDB;
  3. 发现执行完成后,空间不仅没变小,还稍微大了一点儿,比如变成了 1.01TB。

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

这个表,本身就已经没有空洞的了,比如说刚刚做过一次重建表操作。在 DDL 期间,如果刚好有外部的 DML 在执行,这期间可能会引入一些新的空洞。

在重建表的时候,InnoDB 不会把整张表占满,每个页留了 1/16 给后续的更新用。也就是说,其实重建表之后不是“最”紧凑的。


3. count(*) 语句怎样实现

在不同的 MySQL 引擎中,count(*) 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 MyISAM 引擎把一个表的总行数存在了磁盘上,因此执行 count(*) 的时候会直接返回这个数,效率很高;
  • InnoDB 引擎就麻烦了,它执行 count(*) 的时候,需要把数据一行一行地从引擎里面读出来,然后累积计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讨论的是没有过滤条件的 count(*),如果加了 where 条件的话,MyISAM 表也是不能返回得这么快的。

3.1 为何 InnoDB 不把数字存起来呢

因为即使是在同一个时刻的多个查询,由于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的原因,InnoDB 表“应该返回多少行”也是不确定的

举例
假设表 t 中现在有 10000 条记录,我们设计了三个用户并行的会话。

  • 会话 A 先启动事务并查询一次表的总行数;
  • 会话 B 启动事务,插入一行后记录后,查询表的总行数;
  • 会话 C 先启动一个单独的语句,插入一行记录后,查询表的总行数。

假设从上到下是按照时间顺序执行的,同一行语句是在同一时刻执行的。

图 1 会话 A、B、C 的执行流程
图 1 会话 A、B、C 的执行流程
在最后一个时刻,三个会话 A、B、C 会同时查询表 t 的总行数,但拿到的结果却不同。

这与InnoDB 的事务设计有关系,可重复读是它默认的隔离级别,在代码上就是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也就是 MVCC 来实现的。每一行记录都要判断自己是否对这个会话可见,因此对于 count(*) 请求来说,InnoDB 只好把数据一行一行地读出依次判断,可见的行才能够用于计算“基于这个查询”的表的总行数。

count(*) 操作的优化
InnoDB 是索引组织表,主键索引树的叶子节点是数据,而普通索引树的叶子节点是主键值。所以,普通索引树比主键索引树小很多。对于 count(*) 这样的操作,遍历哪个索引树得到的结果逻辑上都是一样的。因此,MySQL 优化器会找到最小的那棵树来遍历。在保证逻辑正确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扫描的数据量,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通用法则之一。

show table status 命令的输出结果里面也有一个 TABLE_ROWS,索引统计的值是通过采样来估算的。实际上,TABLE_ROWS 就是从这个采样估算得来的,因此它也很不准。官方文档说误差可能达到 40% 到 50%。所以,show table status 命令显示的行数也不能直接使用。

小结一下:

  • MyISAM 表虽然 count(*) 很快,但是不支持事务;
  • show table status 命令虽然返回很快,但是不准确;
  • InnoDB 表直接 count(*) 会遍历全表,虽然结果准确,但会导致性能问题。

3.2 如何保存操作记录总数

3.2.1 用缓存系统保存计数

可以用一个 Redis 服务来保存这个表的总行数。这个表每被插入一行 Redis 计数就加 1,每被删除一行 Redis 计数就减 1。这种方式下,读和更新操作都很快,但缓存系统可能会丢失更新。

将计数保存在缓存系统中的方式,还不只是丢失更新的问题。即使 Redis 正常工作,这个值还是逻辑上不精确的。

举例
设想一下有这么一个页面,要显示操作记录的总数,同时还要显示最近操作的 100 条记录。那么,这个页面的逻辑就需要先到 Redis 里面取出计数,再到数据表里面取数据记录。

会出现一下两种情况:

  1. 查到的 100 行结果里面有最新插入记录,而 Redis 的计数里还没加 1;
  2. 查到的 100 行结果里没有最新插入的记录,而 Redis 的计数里已经加了 1。

时序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并发系统里面,我们是无法精确控制不同线程的执行时刻的,因为存在图中的这种操作序列,所以说即使 Redis 正常工作,这个计数值还是逻辑上不精确的。

3.2.2 在数据库保存计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会话 B 的读操作仍然是在 T3 执行的,但是因为这时候更新事务还没有提交,所以计数值加 1 这个操作对会话 B 还不可见。因此,会话 B 看到的结果里, 查计数值和“最近 100 条记录”看到的结果,逻辑上就是一致的。

3.3 不同的 count 用法(基于 InnoDB 引擎)

  • count() 的语义

count() 是一个聚合函数,对于返回的结果集,一行行地判断,如果 count 函数的参数不是 NULL,累计值就加 1,否则不加。最后返回累计值。

count(*)、count(主键 id) 和 count(1) 都表示返回满足条件的结果集的总行数;而 count(字段),则表示返回满足条件的数据行里面,参数“字段”不为 NULL 的总个数。

对于 count(主键 id) 来说,InnoDB 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 id 值都取出来,返回给 server 层。server 层拿到 id 后,判断是不可能为空的,就按行累加。

对于 count(1) 来说,InnoDB 引擎遍历整张表,但不取值。server 层对于返回的每一行,放一个数字“1”进去,判断是不可能为空的,按行累加。

对比出来,count(1) 执行得要比 count(主键 id) 快。因为从引擎返回 id 会涉及到解析数据行,以及拷贝字段值的操作。

对于 count(字段) 来说:

  1. 如果这个“字段”是定义为 not null 的话,一行行地从记录里面读出这个字段,判断不能为 null,按行累加;
  2. 如果这个“字段”定义允许为 null,那么执行的时候,判断到有可能是 null,还要把值取出来再判断一下,不是 null 才累加。

count(*) 是例外,并不会把全部字段取出来,而是专门做了优化,不取值。count(*) 肯定不是 null,按行累加。

结论
按照效率排序的话,count(字段)<count(主键 id)<count(1)≈count( * ),所以建议,尽量使用 count(*)。


思考
由于事务可以保证中间结果不被别的事务读到,因此修改计数值和插入新记录的顺序是不影响逻辑结果的。
但是,从并发系统性能的角度考虑,在这个事务序列里,应该先插入操作记录,还是应该先更新计数表呢?

并发系统性能的角度考虑,应该先插入操作记录,再更新计数表。因为更新计数表涉及到行锁的竞争,先插入再更新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务之间的锁等待,提升并发度


来自《MySQL实战45讲》林晓斌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12739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基于PSD-ML算法的语音增强算法matlab仿真

目录 1.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2.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3.部分核心程序 4.算法理论概述 1.加窗处理&#xff1a; 2.分帧处理&#xff1a; 3.功率谱密度估计&#xff1a; 4.滤波处理&#xff1a; 5.逆变换处理&#xff1a; 6.合并处理&#xff1a; 5.算法完整程序工程 1.算法…

2023,社交进入大变革时代

社交赛道的发展似乎没有终局&#xff0c;尤其AIGC这一概念出现之后&#xff0c;社交有可能将迎来全新场景。那么在技术的助推下&#xff0c;社交赛道是否有可能跑出下一个超级APP&#xff1f;如何看待2023年的社交赛道变革&#xff1f;不妨来看看本文的解读。 2023社交还有新故…

JavaScript系列从入门到精通系列第十九篇:JavaScript中的this关键字

文章目录 前言 一&#xff1a;什么是this 二&#xff1a;this的灵活妙用 前言 function fun(a,b){console.log(a b); }fun(1,2); 我们通过形参的形式往参数中添加了参数。浏览器也会默默的给我们传递一个参数过去&#xff0c;这个参数被称为this。传递的节点就是在调用函…

阿里云服务器乌兰察布带宽收费价格表

阿里云服务器华北6&#xff08;乌兰察布&#xff09;地域公网带宽价格表&#xff0c;1M带宽价格是23元/月&#xff0c;按使用流量价格是0.8元每GB&#xff0c;阿里云服务器网来详细说下1M带宽、5M带宽、6M带宽、10M带宽、20M带宽、50M带宽和100M等带宽收费价格表&#xff1a; …

材质、纹理、贴图的区别和关联

1、材质、纹理、贴图的概念 材质&#xff08;Material&#xff09;、纹理&#xff08;Texture&#xff09;、贴图&#xff08;Texture Map&#xff09;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三个概念&#xff0c;它们之间存在关系但也有一些区别。 材质&#xff08;Material&#xff09;是描述物…

NPM 常用命令(九)

目录 1、npm link 1.1 使用语法 1.2 描述 2、npm login 2.1 描述 3、npm logout 3.1 描述 4、npm ls 4.1 使用语法 4.2 描述 5、npm org 5.1 使用语法 5.2 示例&#xff1a; 6、npm outdated 6.1 使用语法 6.2 描述 6.3 示例 7、npm owner 7.1 使用语法 7.2…

论文笔记 A theory of learning from different domains

domain adaptation 领域理论方向的重要论文. 这篇笔记主要是推导文章中的定理, 还有分析定理的直观解释. 笔记中的章节号与论文中的保持一致. 1. Introduction domain adaptation 的设定介绍: 有两个域, source domain 与 target domain. source domain: 一组从 source dist.…

Kafka在企业级应用中的实践

前言 前面说了很多Kafka的性能优点&#xff0c;有些童鞋要说了&#xff0c;这Kafka在企业开发或者企业级应用中要怎么用呢&#xff1f;今天咱们就来简单探究一下。 1、 使用 Kafka 进行消息的异步处理 Kafka 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xff0c;使得企业能够将不同组件…

汽车驾驶 - 四梁六柱是什么

汽车的四梁六柱指的是车辆的两个前纵梁&#xff0c;两个后纵梁和ABC柱。虽然不像车辆上的发动机变速箱这些部件出镜率那么高&#xff0c;但这几个部位的重要作用可一点都不含糊。一辆车在碰撞时能够受力起到保护左右的就是四梁六柱&#xff0c;对我们汽车的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

使用docker-compose部署Redis(单机部署)

目录 一、查看Redis镜像版本二、拉取自己需要的镜像版本三、创建挂载目录四、添加配置文件五、编写 docker-compose.yml 文件六、启动容器七、连接测试 一、查看Redis镜像版本 先去Docker Hub查看Redis镜像有那些版本&#xff0c;我部署的时候Redis最新已经到7.x的版本了&…

Go运算操作符全解与实战:编写更高效的代码!

目录 简介file 基础数学运算操作符加法操作符 语法示例类型描述 减法操作符 -语法示例类型描述 乘法操作符 *语法示例类型描述 除法操作符 /语法示例类型描述 取模操作符 %语法示例类型描述 位运算操作符按位与操作符 &语法示例类型描述 按位或操作符 |语法示例类型描述 按…

phpstudy本地域名伪静态

环境&#xff1a;WNMP(Windows10 Nginx1.15.11 MySQL5.7.26 【PHP 7.4.3 (cli) (built: Feb 18 2020 17:29:57) ( NTS Visual C 2017 x64 ) 】) 使用PhpStudy配置本地域名后&#xff0c;设置伪静态&#xff0c;这样在Web端打开网站就不需要输入index.php了&#xff0c;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