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模型并行最佳实践

单机模型并行最佳实践

模型并行在分布式训练技术中被广泛使用。 先前的帖子已经解释了如何使用DataParallel在多个 GPU 上训练神经网络; 此功能将相同的模型复制到所有 GPU,其中每个 GPU 消耗输入数据的不同分区。 尽管它可以极大地加快训练过程,但不适用于模型太大而无法容纳单个 GPU 的某些用例。 这篇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使用模型并行解决该问题,与DataParallel相比,该模型将单个模型拆分到不同的 GPU 上,而不是在每个 GPU 上复制整个模型(具体来说, 假设模型m包含 10 层:使用DataParallel时,每个 GPU 都具有这 10 层中的每一个的副本,而当在两个 GPU 上并行使用模型时,每个 GPU 可以承载 5 层。

模型并行化的高级思想是将模型的不同子网放置在不同的设备上,并相应地实现forward方法以在设备之间移动中间输出。 由于模型的一部分仅在任何单个设备上运行,因此一组设备可以共同为更大的模型服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不会尝试构建庞大的模型并将其压缩到有限数量的 GPU 中。 取而代之的是,本文着重展示并行模型的思想。 读者可以将这些想法应用到实际应用中。

注意

对于模型跨越多个服务器的分布式模型并行训练,请参考分布式 RPC 框架入门,以获取示例和详细信息。

基本用法

让我们从包含两个线性层的玩具模型开始。 要在两个 GPU 上运行该模型,只需将每个线性层放置在不同的 GPU 上,然后移动输入和中间输出以匹配层设备。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class ToyModel(nn.Module):def __init__(self):super(ToyModel, self).__init__()self.net1 = torch.nn.Linear(10, 10).to('cuda:0')self.relu = torch.nn.ReLU()self.net2 = torch.nn.Linear(10, 5).to('cuda:1')def forward(self, x):x = self.relu(self.net1(x.to('cuda:0')))return self.net2(x.to('cuda:1'))

请注意,除了五个to(device)调用将线性层和张量放置在适当的设备上之外,上述ToyModel看起来非常类似于在单个 GPU 上实现它的方式。 那是模型中唯一需要更改的地方。 backward()torch.optim将自动处理梯度,就像模型在一个 GPU 上一样。 调用损失函数时,只需确保标签与输出位于同一设备上。

model = ToyModel()
loss_fn = nn.MSELoss()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01)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s = model(torch.randn(20, 10))
labels = torch.randn(20, 5).to('cuda:1')
loss_fn(outputs, labels).backward()
optimizer.step()

将模型并行应用于现有模块

只需进行几行更改,就可以在多个 GPU 上运行现有的单 GPU 模块。 以下代码显示了如何将torchvision.models.resnet50()分解为两个 GPU。 这个想法是继承现有的ResNet模块,并在构建过程中将层拆分为两个 GPU。 然后,通过相应地移动中间输出,覆盖forward方法来缝合两个子网。

from torchvision.models.resnet import ResNet, Bottlenecknum_classes = 1000class ModelParallelResNet50(ResNet):def __init__(self, *args, **kwargs):super(ModelParallelResNet50, self).__init__(Bottleneck, [3, 4, 6, 3], num_classes=num_classes, *args, **kwargs)self.seq1 = nn.Sequential(self.conv1,self.bn1,self.relu,self.maxpool,self.layer1,self.layer2).to('cuda:0')self.seq2 = nn.Sequential(self.layer3,self.layer4,self.avgpool,).to('cuda:1')self.fc.to('cuda:1')def forward(self, x):x = self.seq2(self.seq1(x).to('cuda:1'))return self.fc(x.view(x.size(0), -1))

对于模型太大而无法放入单个 GPU 的情况,上述实现解决了该问题。 但是,您可能已经注意到,如果模型合适,它将比在单个 GPU 上运行它要慢。 这是因为在任何时间点,两个 GPU 中只有一个在工作,而另一个在那儿什么也没做。 由于中间输出需要在layer2layer3之间从cuda:0复制到cuda:1,因此性能进一步恶化。

让我们进行实验以更定量地了解执行时间。 在此实验中,我们通过运行随机输入和标签来训练ModelParallelResNet50和现有的torchvision.models.resnet50()。 训练后,模型将不会产生任何有用的预测,但是我们可以对执行时间有一个合理的了解。

import torchvision.models as modelsnum_batches = 3
batch_size = 120
image_w = 128
image_h = 128def train(model):model.train(True)loss_fn = nn.MSELoss()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01)one_hot_indices = torch.LongTensor(batch_size) \.random_(0, num_classes) \.view(batch_size, 1)for _ in range(num_batches):# generate random inputs and labelsinputs = torch.randn(batch_size, 3, image_w, image_h)labels = torch.zeros(batch_size, num_classes) \.scatter_(1, one_hot_indices, 1)# run forward passoptimizer.zero_grad()outputs = model(inputs.to('cuda:0'))# run backward passlabels = labels.to(outputs.device)loss_fn(outputs, labels).backward()optimizer.step()

上面的train(model)方法使用nn.MSELoss作为损失函数,并使用optim.SGD作为优化器。 它模拟了对128 X 128图像的训练,这些图像分为 3 批,每批包含 120 张图像。 然后,我们使用timeit来运行train(model)方法 10 次,并绘制带有标准差的执行时间。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switch_backend('Agg')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imeitnum_repeat = 10stmt = "train(model)"setup = "model = ModelParallelResNet50()"
# globals arg is only available in Python 3\. In Python 2, use the following
# import __builtin__
# __builtin__.__dict__.update(locals())
mp_run_times = timeit.repeat(stmt, setup, number=1, repeat=num_repeat, globals=globals())
mp_mean, mp_std = np.mean(mp_run_times), np.std(mp_run_times)setup = "import torchvision.models as models;" + \"model = models.resnet50(num_classes=num_classes).to('cuda:0')"
rn_run_times = timeit.repeat(stmt, setup, number=1, repeat=num_repeat, globals=globals())
rn_mean, rn_std = np.mean(rn_run_times), np.std(rn_run_times)def plot(means, stds, labels, fig_name):fig, ax = plt.subplots()ax.bar(np.arange(len(means)), means, yerr=stds,align='center', alpha=0.5, ecolor='red', capsize=10, width=0.6)ax.set_ylabel('ResNet50 Execution Time (Second)')ax.set_xticks(np.arange(len(means)))ax.set_xticklabels(labels)ax.yaxis.grid(True)plt.tight_layout()plt.savefig(fig_name)plt.close(fig)plot([mp_mean, rn_mean],[mp_std, rn_std],['Model Parallel', 'Single GPU'],'mp_vs_rn.p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表明,模型并行实现的执行时间比现有的单 GPU 实现长4.02/3.75-1=7%。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 GPU 之间来回复制张量大约有 7% 的开销。 有待改进的地方,因为我们知道两个 GPU 之一在整个执行过程中处于空闲状态。 一种选择是将每个批量进一步划分为拆分流水线,以便当一个拆分到达第二子网时,可以将下一个拆分馈入第一子网。 这样,两个连续的拆分可以在两个 GPU 上同时运行。

通过流水线输入加快速度

在以下实验中,我们将每个 120 图像批量进一步分为 20 图像分割。 当 PyTorch 异步启动 CUDA 操作时,该实现无需生成多个线程即可实现并发。

class PipelineParallelResNet50(ModelParallelResNet50):def __init__(self, split_size=20, *args, **kwargs):super(PipelineParallelResNet50, self).__init__(*args, **kwargs)self.split_size = split_sizedef forward(self, x):splits = iter(x.split(self.split_size, dim=0))s_next = next(splits)s_prev = self.seq1(s_next).to('cuda:1')ret = []for s_next in splits:# A. s_prev runs on cuda:1s_prev = self.seq2(s_prev)ret.append(self.fc(s_prev.view(s_prev.size(0), -1)))# B. s_next runs on cuda:0, which can run concurrently with As_prev = self.seq1(s_next).to('cuda:1')s_prev = self.seq2(s_prev)ret.append(self.fc(s_prev.view(s_prev.size(0), -1)))return torch.cat(ret)setup = "model = PipelineParallelResNet50()"
pp_run_times = timeit.repeat(stmt, setup, number=1, repeat=num_repeat, globals=globals())
pp_mean, pp_std = np.mean(pp_run_times), np.std(pp_run_times)plot([mp_mean, rn_mean, pp_mean],[mp_std, rn_std, pp_std],['Model Parallel', 'Single GPU', 'Pipelining Model Parallel'],'mp_vs_rn_vs_pp.png')

请注意,设备到设备的张量复制操作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上的当前流上同步。 如果创建多个流,则必须确保复制操作正确同步。 在完成复制操作之前写入源张量或读取/写入目标张量可能导致不确定的行为。 上面的实现仅在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上都使用默认流,因此不必强制执行其他同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结果表明,对并行 ResNet50 进行建模的流水线输入可大致加快3.75/2.51-1=49%的速度,加快训练过程。 距离理想的 100% 加速仍然相去甚远。 由于我们在管道并行实现中引入了新参数split_sizes,因此尚不清楚新参数如何影响整体训练时间。 直观地讲,使用较小的split_size会导致许多小的 CUDA 内核启动,而使用较大的split_size会导致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拆分期间出现较长的空闲时间。 两者都不是最优的。 对于此特定实验,可能会有最佳的split_size配置。 让我们尝试通过使用几个不同的split_size值进行实验来找到它。

means = []
stds = []
split_sizes = [1, 3, 5, 8, 10, 12, 20, 40, 60]for split_size in split_sizes:setup = "model = PipelineParallelResNet50(split_size=%d)" % split_sizepp_run_times = timeit.repeat(stmt, setup, number=1, repeat=num_repeat, globals=globals())means.append(np.mean(pp_run_times))stds.append(np.std(pp_run_times))fig, ax = plt.subplots()
ax.plot(split_sizes, means)
ax.errorbar(split_sizes, means, yerr=stds, ecolor='red', fmt='ro')
ax.set_ylabel('ResNet50 Execution Time (Second)')
ax.set_xlabel('Pipeline Split Size')
ax.set_xticks(split_sizes)
ax.yaxis.grid(True)
plt.tight_layout()
plt.savefig("split_size_tradeoff.png")
plt.close(fi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果表明,将split_size设置为 12 可获得最快的训练速度,从而导致3.75/2.43-1=54%加速。 仍有机会进一步加快训练过程。 例如,对cuda:0的所有操作都放在其默认流上。 这意味着下一个拆分的计算不能与上一个拆分的复制操作重叠。 但是,由于上一个和下一个分割是不同的张量,因此将一个计算与另一个副本重叠是没有问题的。 实现需要在两个 GPU 上使用多个流,并且不同的子网结构需要不同的流管理策略。 由于没有通用的多流解决方案适用于所有模型并行用例,因此在本教程中将不再讨论。

注意

这篇文章显示了几个性能指标。 当您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运行相同的代码时,您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数字,因为结果取决于底层的硬件和软件。 为了使您的环境获得最佳性能,一种正确的方法是首先生成曲线以找出最佳分割尺寸,然后将该分割尺寸用于管道输入。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13988.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VM理论(二)类加载子系统

类加载流程 类加载流程 类加载器子系统负责从文件系统或者网络中加载class文件,class文件的文件头有特定的文件标识(CAFEBABE是JVM识别class文件是否合法的依据)classLoader只负责文件的加载,而执行引擎决定它是否被执行加载类的信息存放在运行时数据区的方法区中,方法区还包括…

从零配置 linux 开发环境

文章目录 目的效果图配置本地 Windows 主机好用工具WSLSSH 连接远程 Linux 开发机配置本机字体【in-prog】配置 vscode 远程连接 配置远程 Linux 主机zsh & oh-my-zsh配置 github 的 SSHneovimvundleinit.vim 文件 vim-plug.lua 文件 tmuxclangcpplint 目的 记录下我的开发…

idea配置本地maven保姆级教程

一、说在前面 idea默认会带有maven插件,原则上是可以不需要配置的。但有个缺点,他是把本地仓库直接安装在了系统盘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仓库越来越大,笔记本的压力会比较大。 本文是下载自己的maven包,集…

Linux命令(41)之top

Linux命令之top 1.top介绍 linux命令top是用来实时监测服务器资源的使用状况&#xff0c;包含进程、cpu、内存等等 2.top用法 top [参数] top常用参数 参数说明-d屏幕刷新时间间隔-i<time>设置刷新时间间隔-u<user>指定用户名-p<pid>指定进程号 top命令中…

运输层:TCP可靠传输

1.运输层&#xff1a;TCP可靠传输 笔记来源&#xff1a; 湖科大教书匠&#xff1a;TCP可靠传输 声明&#xff1a;该学习笔记来自湖科大教书匠&#xff0c;笔记仅做学习参考 TCP实现可靠传输的方式&#xff1a;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发送方将31 ~ 41号报文段发送 假设32 ~ 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猫狗识别

文章目录 1 引言2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2.1 卷积神经网络的背景介绍2.2 CNN的网络结构2.2.1 卷积层2.2.2 激活函数2.2.3 池化层2.2.4 全连接层 2.3 CNN的训练过程图解2.4 CNN的基本特征2.4.1 局部感知&#xff08;Local Connectivity&#xff09;2.4.2 参数共享(Parameter Sharing)…

深度学习实战41-基于LSTM-GRU模型搭建对糖尿病数据的预测与应用

大家好&#xff0c;我是微学AI&#xff0c;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深度学习实战41-基于LSTM-GRU模型搭建对糖尿病数据的预测与应用&#xff0c;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一种基于LSTM-GRU的糖尿病预测模型&#xff0c;包括模型的原理、中文糖尿病csv数据样例、利用PyTorch框架进行模型训练与…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识别智能垃圾桶垃圾分类的设计与实现

功能介绍 以51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xff1b;液晶显示当前信息和状态&#xff1b;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对当前垃圾种类进行语音识别&#xff1b; 通过蜂鸣器进行声光报警提醒垃圾桶已满&#xff1b;采用舵机控制垃圾桶打开关闭&#xff1b;超声波检测当前垃圾桶满溢程度&#xff1…

K8s集群部署最新Jenkins 2.387.1

K8s集群部署最新Jenkins 2.387.1 概述环境准备设置存储目录并启动NFS服务安装 NFS 服务端 动态创建 NFS存储&#xff08;动态存储&#xff09;部署jenkins服务 概述 Jenkins是一个开源软件项目&#xff0c;是基于Java开发的一种持续集成工具&#xff0c;用于监控持续重复的工作…

虚假人脸检测实验

虚假人脸检测实验 虚假人脸识别 数据集链接 链接&#xff1a;https://pan.baidu.com/s/1hDyJ91dAwI5j5GTR0hD_cA?pwd4cki 原理 ResNet-18是一种经典的CNN网络&#xff0c;是 Deep Residual Learning 团队在 2017 年提出的。它是为了解决 ImageNet 数据集上的图像分类任务而…

SOLIDWORKS小问题解答 硕迪科技

众所周知&#xff0c;SOLIDWORKS的使用者非常多&#xff0c;在使用过程中呢也会有一些小问题&#xff0c;前几天就有朋友来咨询了两个问题&#xff0c;可能其他使用者也有这样的问题&#xff0c;所以今天硕迪科技统一为大家解答 问题一&#xff1a;SOLIDWORKS装配图中的颜色怎么…

Java对象内存布局和对象头

文章目录 1 定义2 详细介绍2.1 对象头2.1 实例数据2.1 对齐填充 3 JOL查看内存布局 1 定义 2 详细介绍 2.1 对象头 【对象标记】 Mark Word 【类元信息】 又名类型指针 2.1 实例数据 2.1 对齐填充 3 JOL查看内存布局 public class ObjectLayout {public static v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