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based exploration with neural density models论文笔记

Count-based exploration with neural density model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2017.

基于计数的神经密度模型探索

0、问题

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弄懂pseudo-count的概念,以及是如何运用pseudo-count去进行探索的。pseudo-count主要用于生成探索奖励,即可以理解为生成内在奖励。

但是仍然保留一个疑问为在使用PixelCNN得到状态st的概率密度和状态st+1的概率密度后,为何不适用
N ^ n ( x ) = ρ n ( x ) ( 1 − ρ n ′ ( x ) ) ρ n ′ ( x ) − ρ n ( x ) \hat{\mathrm{N}}_n(x)=\frac{\rho_n(x)(1-\rho_n'(x))}{\rho_n'(x)-\rho_n(x)} N^n(x)=ρn(x)ρn(x)ρn(x)(1ρn(x))
这一公式来直接计算pseudo-count,这里的计算好像还用的是等号?而使用
N ^ n ( x ) ≈ ( e P G n ( x ) − 1 ) − 1 \hat{\mathrm{N}}_n(x)\approx\left(e^{\mathrm{PG}_n(x)}-1\right)^{-1} N^n(x)(ePGn(x)1)1
这一公式来近似计算pseudo-count?

1、Motivation

本文主要是针对强化学习中的智能体探索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计数的探索方式。

在强化学习中,dynamics(动态模型)指的是对环境的模拟或建模。它描述了智能体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包括智能体采取行动后环境如何变化以及智能体所观察到的状态转换。

“pseudo-count”(伪计数)是一个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中常用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人为引入的计数,用于对现有数据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

密度模型(Density Model)是一种用于建模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学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或预测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模型在统计学、概率论、信息论、机器学习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Background

状态的概率密度模型p
ρ ( x ) = P ( X n + 1 = x ∣ X 1 … X n = x 1 : n ) = N ^ ( x ) n ^ \rho(x)=P(X_{n+1}=x|X_1\ldots X_n=x_{1:n})=\frac{\hat{N}(x)}{\hat{n}} ρ(x)=P(Xn+1=xX1Xn=x1:n)=n^N^(x)
prediction gain of ρ:
P G n ( x ) = log ⁡ ρ n ′ ( x ) − log ⁡ ρ n ( x ) \mathrm{PG}_n(x)=\log\rho_n^{\prime}(x)-\log\rho_n(x) PGn(x)=logρn(x)logρn(x)
pseudo-count:

  1. N ^ n ( x ) = ρ n ( x ) ( 1 − ρ n ′ ( x ) ) ρ n ′ ( x ) − ρ n ( x ) \hat{\mathrm{N}}_n(x)=\frac{\rho_n(x)(1-\rho_n'(x))}{\rho_n'(x)-\rho_n(x)} N^n(x)=ρn(x)ρn(x)ρn(x)(1ρn(x))

pseudo-count可以用PG来近似:
N ^ n ( x ) ≈ ( e P G n ( x ) − 1 ) − 1 \hat{\mathrm{N}}_n(x)\approx\left(e^{\mathrm{PG}_n(x)}-1\right)^{-1} N^n(x)(ePGn(x)1)1
tips:以上公式的具体推导引用了白辰甲老师的知乎回答强化学习中的探索与利用(count-based) - 知乎 (zhihu.com)

由此可以得到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内在奖励公式:
r + ( x ) : = ( N ^ n ( x ) ) − 1 / 2 r^+(x):=(\hat{\mathrm{N}}_n(x))^{-1/2} r+(x):=(N^n(x))1/2
本文估计期望回报采用mixed Monte-Carlo update (MMC)算法:
Q ( x , a ) ← Q ( x , a ) + α [ ( 1 − β ) δ ( x , a ) + β δ M C ( x , a ) ] Q(x,a)\leftarrow Q(x,a)+\alpha\left[(1-\beta)\delta(x,a)+\beta\delta_{\mathsf{MC}}(x,a)\right] Q(x,a)Q(x,a)+α[(1β)δ(x,a)+βδMC(x,a)]

其中:
δ ( x , a ) = r ( x , a ) + γ max ⁡ a ′ Q ( x ′ , a ′ ) − Q ( x , a ) \delta\left(x,a\right)=r(x,a)+\gamma\operatorname*{max}_{a^{\prime}}Q(x^{\prime},a^{\prime})-Q(x,a) δ(x,a)=r(x,a)+γamaxQ(x,a)Q(x,a)

δ MC ( x , a ) = ∑ t = 0 ∞ γ t r ( x t , a t ) − Q ( x , a ) \delta_{\text{MC}}( x , a )=\begin{aligned}\sum_{t=0}^{\infty}\gamma^{t}r(x_{t},a_{t})-Q(x,a)\end{aligned} δMC(x,a)=t=0γtr(xt,at)Q(x,a)

前者为TD算法中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差,后者为蒙特卡洛算法中实际回报与实际动作状态价值之差。

3、一些估计Return的算法

各种算法估计Return的利弊:

  1. TD(λ) with important sampling :可以保证收敛,但是重要性采样的系数引入了极大的方差,导致算法的收敛过程不稳定。
  2. Q(λ) :忽略重要性采样系数,直接乘以λ,能保证方差小,但是只有在采样策略和目标策略接近时才可以保证收敛,不安全。
  3. Retrace算法:低方差(控制了重要性采样系数的大小)、安全性高(总是能“安全”地利用各种行为策略采样得到的样本,当behavior policy和target policy差很多的时候,依然能保障收敛性)、样本效率高(对reward的压缩性没有那么高),但是Retrace(λ)算法在学习时过于谨慎,可能无法充分利用探索奖励,因为在计算重要性采样比率时采样的数据会被截断,只有那些足够接近当前策略的状态-行为轨迹才会被保留

估计Return的通用算子:
R Q ( x , a ) : = Q ( x , a ) + E μ [ ∑ t ≥ 0 γ t ( ∏ s = 1 t c s ) ( r t + γ E π Q ( x t + 1 , ⋅ ) − Q ( x t , a t ) ) ] \mathcal{R}Q(x,a):=Q(x,a)+\mathbb{E}_\mu\left[\sum_{t\geq0}\gamma^t(\prod_{s=1}^tc_s)(r_t+\gamma\mathbb{E}_\pi Q(x_{t+1},\cdot)-Q(x_t,a_t))\right] RQ(x,a):=Q(x,a)+Eμ[t0γt(s=1tcs)(rt+γEπQ(xt+1,)Q(xt,at))]
将TD(λ)、Q(λ)、Retrace等算法的不同归结为c_{s}的不同:

  1. TD(λ) with import sampling:
    c s = λ ⋅ π ( a s ∣ x s ) μ ( a s ∣ x s ) c_s=\lambda\cdot\frac{\pi(a_s|x_s)}{\mu(a_s|x_s)} cs=λμ(asxs)π(asxs)

  2. Q(λ):
    c s = λ c_s=\lambda\ cs=λ 

  3. Retrace(λ):
    c s = λ ⋅ m i n ( 1 , π ( a s ∣ x s ) μ ( a s ∣ x s ) ) c_s=\lambda\cdot min{\left(1,\frac{\pi(a_s|x_s)}{\mu(a_s|x_s)}\right)} cs=λmin(1,μ(asxs)π(asxs))

由于Retrace(λ)使用了在1处截断的Importance Sampling,方差得到了降低。同时,因为
min ⁡ ( 1 , π ( a s ∣ x s ) μ ( a s ∣ x s ) ) ≥ π ( a s ∣ x s ) \min\left(1,\frac{\pi(a_s|x_s)}{\mu(a_s|x_s)}\right)\geq\pi(a_s|x_s) min(1,μ(asxs)π(asxs))π(asxs)
所以Retrace(λ)对回报的压缩幅度更弱(尤其是在两个policy接近时),从而提高了return的利用效率。

tips:对于Retrace(λ)算子的详细推导过程见【Typical RL 19】Retrace - 知乎 (zhihu.com)

4、方法过程

使用PixelCNN,将当前状态作为输入,输出对应状态的概率密度估计,通过对状态概率密度进行计数,计算出每个状态的探索奖励,即越少访问过的状态获得的奖励越高。这样,在选择下一个动作时,在智能体的策略中加入了探索奖励的权重,以鼓励更多地探索未知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收敛速度。

为了确保pseudo-counts与真实计数近似线性增长,PG应该以n^-1的速率衰减。于是将PG_{n}替换为c_{n}*PG_{n},其中c_{n}为:
c n = c n c_n=\frac{c}{\sqrt{n}} cn=n c
文章中通过实验确定c=0.1时结果最好。

由于当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器超过局部损失的最小值时,会出现负PG,因此需要给PG设定一个阈值为0,得到最终的伪计数公式为:
N ^ n ( x ) = ( exp ⁡ ( c ⋅ n − 1 / 2 ⋅ ( PG ⁡ n ( x ) ) + ) − 1 ) − 1 \begin{aligned}\hat{\mathrm{N}}_n(x)&=\left(\exp\left(c\cdot n^{-1/2}\cdot(\operatorname{PG}_n(x))_+\right)-1\right)^{-1}\end{aligned} N^n(x)=(exp(cn1/2(PGn(x))+)1)1
因此最终得到的组合探索奖励为:
r t = r ( x , a ) + ( N ^ n ( x ) ) − 1 / 2 r_t=\begin{aligned}r(x,a)+(\hat{\text{N}}_{n}(x))^{-1/2}\end{aligned} rt=r(x,a)+(N^n(x))1/2

总而言之,引入PixelCNN是为了计算PG,进而计算状态的伪计数,将伪计数转化为智能体的内在奖励

5、实验

1、文章通过实验表明探索奖励(exploration bonus)对智能体性能的影响比较均匀,可以在很多游戏中提高智能体的表现。特别是在Reactor-PixelCNN这个环境下,使用探索奖励的效果要比没有探索奖励的Reactor更好,表现为更高的样本利用效率。

2、文章还通过实验说明了在极度难以探索的游戏中,MMC和PixelCNN探索奖励的组合效果最好,两者相辅相成,加快了训练进展并促使智能体达到高性能水平。

3、文章说明了PixelCNN模型在估计探索奖励方面的有效性,这里与CTS模型进行了对比。

4、文章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 PG scale 可以加快算法的探索速度,并在多次试验中获得记录峰值分数。但是增加 PG scale 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因为探索奖励是一个固定的值,如果过度注重探索奖励,可能会导致算法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长期性能。

6、结论

虽然目前的伪计数理论对密度模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文章证明PixelCNN可以在更简单和更一般的设置中使用,并且可以完全在线训练。它还被证明与值函数和基于策略的RL算法广泛兼容。

PixelCNN提高了基础RL算法的学习速度和稳定性。

6、算法伪代码(以DQN为bas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17005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CC数字钥匙设计 --数字钥匙数据结构

1、数字钥匙是什么? 汽车数字钥匙,将传统实体钥匙数字化,用卡片、手机等智能设备来做数字钥匙的载体。 从而实现无钥匙进入/启动、为他人远程钥匙授权、个性化的车辆设置等功能。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数字钥匙方案是通过NFC、BLE、UWB通信技术…

【Opencv】cv::dnn::NMSBoxes()函数详解

本文通过原理和示例对cv::dnn::NMSBoxes()进行解读,帮助大家理解和使用。 原理 cv::dnn::NMSBoxes是OpenCV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在目标检测中处理多个预测框。在目标检测中,模型可能会为同一个物体生成多个预测框&…

拓展认知边界:如何给大语言模型添加额外的知识

Integrating Knowledge in Language Models P.s.这篇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Stanford CS224N这门课Integrating Knowledge in Language Models这一节😁 为什么需要给语言模型添加额外的知识 1.语言模型会输出看似make sense但实际上不符合事实的内容 语言模型在生成…

Leetcode—107.二叉树的层序遍历II【中等】

2023每日刷题(二十七) Leetcode—107.二叉树的层序遍历II 实现代码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 : val(0), left(nullptr), right(nullpt…

Java继承和多态(1)

🐵本主题将分为篇文章,本篇文章将主要对继承进行讲解 一、介绍继承 1.1 什么是继承 假如有两个类:A类和B类,A类在保持原有成员变量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使用B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此时就称A类继承了B类,A类为…

【每日一题】—— B. Deja Vu(Codeforces Round 907 (Div. 2))(暴力枚举、队列)

🌏博客主页:PH_modest的博客主页 🚩当前专栏:每日一题 💌其他专栏: 🔴 每日反刍 🟡 C跬步积累 🟢 C语言跬步积累 🌈座右铭:广积粮,缓称…

竞赛 身份证识别系统 -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文章目录 0 前言1 实现方法1.1 原理1.1.1 字符定位1.1.2 字符识别1.1.3 深度学习算法介绍1.1.4 模型选择 2 算法流程3 部分关键代码 4 效果展示5 最后 0 前言 🔥 优质竞赛项目系列,今天要分享的是 🚩 毕业设计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身份证识别…

在AutoDL云环境上训练Stable Diffusion Lora模型

AutoDL官网: AutoDL算力云 | 弹性、好用、省钱。租GPU就上AutoDLAutoDL为您提供专业的GPU租用服务,秒级计费、稳定好用,高规格机房,7x24小时服务。更有算法复现社区,一键复现算法。https://www.autodl.com/ 新建实例…

【案例】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

1.1 总体设计 1.1.1 概述 学习了明德扬至简设计法和明德扬设计规范,本人用FPGA设计了一个测距系统。该系统采用超声波进行测量距离再在数码管上显示。在本案例的设计过程中包括了超声波的驱动、三线式数码管显示等技术。经过逐步改进、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后&#xf…

【Java】定时任务 - Timer/TimerTask 源码原理解析

一、背景及使用 日常实现各种服务端系统时,我们一定会有一些定时任务的需求。比如会议提前半小时自动提醒,异步任务定时/周期执行等。那么如何去实现这样的一个定时任务系统呢? Java JDK提供的Timer类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通过简单…

网络通讯基础

Socket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簇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Socket通常用于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它允许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器应用程序建立连接,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 Socket包含了网络通讯必须的5种信息 Socket例子 { 协议: …

Mac电脑配置Flutter开发环境

1.进入官网下载页: Flutter SDK releases | Flutter 可以看到有 Windows、macOS、Linux三种系统的下载包 选择macOS,然后点击下载 Stable channel(稳定版)中的最新版本,下载完成后可以移动到资源库Library中。 2.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