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鼎叔的第八十二篇原创文章。行业大牛和刚毕业的小白,都可以进来聊聊。
欢迎关注本专栏和微信公众号《敏捷测试转型》,星标收藏,大量原创思考文章陆续推出。本人新书《无测试组织-测试团队的敏捷转型》已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各大电商平台热销中,30万字350页。
这篇我们继续聊聊刻意练习的实践方法和标准,杰出人物保持动机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解释为什么“天生才华”其实并不存在,唯有刻意练习才能达到自我成就的彼岸。
参考上篇:聊聊刻意练习-构建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的实践标准
最容易进行标准化刻意练习实践的领域,具备这些特征:
-
对绩效的测量有客观的方法(如围棋的胜负标准)
-
这些领域有足够的竞争性,能刺激动机。如棋类,竞技体育等。
-
这些领域已发展成很大的规模,相关技能的培养沉淀了许多年。
-
领域中的一些从业人员从事教练工作,将培养方法的创新和新技能的发展结合起来。
我们对这些领域的优秀人才进行数据研究,会发现越是杰出的人,进行有目的练习的时间越久。
变成杰出人才也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导师会监督和设计训练方案,他既熟悉杰出人才的能力,也知道如何提升这个能力。这个训练方案包含了一系列微小的变化,累积成具体的大变化。
当然,更多的行业领域并不符合上述能标准化刻意练习的要求,比如编程,绘画,设计等。但我们依然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来提升自己。这时我们需要:
一,确定谁是该领域的杰出人物。注意要找能真正帮助他人解决领域困难的杰出者,有客观指标/案例能证明他的成果,且表现稳定,而不是空有一堆名头的专家。
二,找出杰出人物和普通从业者的差别。有机会的话可以和杰出人物谈谈,看看他在做出现场判断的思路(心理表征)是什么,尝试模仿他。
三,尽可能找到更优秀的导师,缩短自我探索的弯路。身边找不到杰出的导师,你也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进行模仿和对比,自己设计练习方法,找到合适的反馈者。
“一万小时法则”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即只要努力练习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大师。这个法则听着非常有吸引力,符合人们朴素的因果渴望,但在实践中并不靠谱,一万个小时并不能给练习者什么承诺。不同行业成为大师的人,花费的训练时间并不相同。而且很多相似活动并不能算成“刻意练习”,比如歌手的演出及排练时间,并不等价于刻意练习。
付出艰巨卓绝的努力是必须的,但你的进步能有多大,取决于你自己,没有不能跨过的门槛。进步只来自于你是否找到“正确的方式”。
在行业和企业中,为了帮助训练者快速提高训练效果,可以通过创建王牌训练营,模拟各种实战的场景,让从业者反复练习,并让杰出人士给出反馈,分享自己在应对这个处境时的见解。比如医院给实习医生的案例教学软件,会在案例视频的某个决策点暂停下来,问实习医生:下一步你会怎么做?
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焦点放在“知识”上,而刻意练习则把焦点放在如何创造条件让技能提升上,这个比单纯传授知识要难得多。
保持长期训练的动机
我们的社会经常会认为,坚持高强度练习的成功人士,有“超强意志力”的品质。实际上,“意志力”这个概念并不真实存在,无法被科学证实,它和“天生才华”一样,是人们在成功事实之后对某个人赋予的优点,也是让人放弃练习的一个遮羞布-“我没有这种意志力”。
为了能保持长期训练的动机,我们只能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或增强继续前行的倾向。
前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每天固定留出一个练习时间(1个小时)
-
让干扰自己练习的事情尽量别发生
-
确保充分的睡眠和健康。
后者可以做的有:
-
挖掘内心的渴望(成功场景的幻想)
-
出于实用主义(如职场发展)
-
把练习当成让自己成功的投资而非代价。这点最有效,就好像明星身材都训练得很好
-
和志同道合且能互相支持的人在一起(社会动机)。注意团队成员的能力和志向要差别不大才有效。想成为业界一流水平工程师的组织,和以缓解工作压力为目标的协作组织,动机强度是完全不同的。
即使你因为水平下降而想放弃训练时,也要让自己的水平回到之前的高点再考虑是否放弃。
杰出人物的成长阶段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父母和兄弟姐妹在这个阶段会扮演重要的角色,兄弟姐妹因为从事某个活动得到表扬,会刺激自己加入这个行列。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父母和导师有多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但最终需要孩子内心的动机,越来越习惯自我激励,甚至以自己发展出的技能来定义自己,比如游泳选手,少年数学家,小程序员等。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和巨大回报。身体适应能力受年龄的影响比较大,但心理适应能力要强很多。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创新来自于刻意练习到达的全新高度,自己到达了导师创建的心理表征顶端,通过更上一层楼的反复尝试,最终做出创新的结果,得到新的“心理表征“。外人眼里的巨大进展,对于本人而言只是微小进步的积累。开拓者们展示的创新,又可以带动其他人通过刻意练习学会这个新技能。
天生才华并不存在
从杰出人物的成长过程来看,没有捷径可走,天赋能力仅仅在练习初期有少量的帮助,随着水平的提升和时间的流逝,一开始的“天赋差距”对于专业人士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及文艺作品)都在称颂“天生才华”呢?
所谓神童,可能秘密就在上述的第二第三阶段中,父母和家庭的特殊训练方法,训练对手和环境。这些围观群众是一无所知的。
另外,有些天才的事迹被夸大了,在“初次”展现超强天才实力之前,他已经在相似领域练习了很久。
还有的电视节目渲染的自闭症天才励志故事,实际上“自闭症天才”更加注重细节,并更倾向于反复的行为,在刻意练习上同样能取得超过普通人的成就。
还有很多领域,人们看到的孩子之间的“天赋差异”,其实和天赋完全无关,而是因为年龄差别,游戏习惯导致的。
人们往往对短期的新手差距形成固化认知,认为这些差距会保持下去,但事实并非如此。智商的高低并不会让这个差距保持很久,训练时间都比智商差异带来的影响大。
科学无法证明人类存在某种才华的基因。媒体和文艺作品传播这类话题,更多是迎合普通民众的朴素认知,降低解释差距的难度,提高戏剧化效果和受众活跃度。
危险的是,“天生才华”观念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长辈会让看起来不擅长的孩子轻易放弃尝试,转而试试其他的科目。结果“真的如此”了。长辈对孩子的善意保护,往往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
刻意练习理论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用自主的方式来改造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带来各种可能性,迎接未来职场的飞快变化。
同时,刻意练习也是留给下一代的财富,让他们不会沦为“天才论”的人质,亲眼见证自己是如何掌控潜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