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_2 死锁的处理策略——预防死锁
(一)破坏互斥条件
互斥条件:只有对必须互斥使用的资源的争抢才会导致死锁。
如果把只能互斥使用的资源改造为允许共享使用,则系统不会进入死锁状态。比如:SPOOLing技术。操作系统可以采用SPOOLing技术把独占设备在逻辑上改造成共享设备。比如,用SPOOLing技术将打印机改造为共享设备。
在使用SPOOLing技术之前,进程1还没用完打印机之前,进程2申请使用打印机会阻塞。
在使用SPOOLing技术之后,进程1对打印机资源的请求,会首先被“输出进程”接收,同样地,如果此时进程2也请求打印机,则也会被“输出进程”接收。
进程把请求放到“输出进程”上之后,就可以转而执行别的操作了。而具体的打印工作,则由“输出进程”再进行处理。
可见,在使用了SPOOLing技术之后,在各进程看来,自己对打印机资源的使用请求立即就被接收处理了,不需要再阻塞等待。
该策略的缺点: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改造成可共享使用的资源。并且为了系统安全,很多地方还必须保护这种互斥性。因此,很多时候都无法破坏互斥条件。
(二)破坏不剥夺条件
不剥夺条件:进程所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由其他进程强行夺走,只能主动释放。
破坏不剥夺条件:
1.当某个进程请求新的资源得不到满足时,它必须立即释放保持的所有资源,待以后需要时再重新申请。也就是说,即使某些资源尚未使用完,也需要主动释放,从而破坏了不可剥夺条件。
2.当某个进程需要的资源被其他进程所占有的时候,可以由操作系统协助,将想要的资源强行剥夺。这种方式一般需要考虑各进程的优先级(比如:剥夺调度方式,就是将处理机资源强行剥夺给优先级更高的进程使用)
该策略的缺点:
1.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2.释放已获得的资源可能造成前一阶段工作的失效。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易保存和恢复状态的资源,如CPU。
3.反复地申请和释放资源会增加系统开销,降低系统吞吐量。
4.若采用方案一,意味着只要暂时得不到某个资源,之前获得的那些资源就都需要放弃,以后再重新申请。如果一直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进程饥饿。
(三)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已经保持了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又被其他进程占有,此时请求进程被阻塞,但又对自己已有的资源保持不放。
可以采用静态分配方法,即进程在运行前一次申请完它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在它的资源未满足前,不让它投入运行。一旦投入运行后,这些资源就一直归它所有,该进程就不会再请求别的任何资源了。
该策略实现起来简单,但也有明显的缺点:
有些资源可能只需要用很短的时间,因此如果进程的整个运行期间都一直保持着所有资源,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资源利用率极低。另外,该策略也有可能导致某些进程饥饿。
为什么会导致饥饿,如下图所示。
例如,A类进程只需资源1,B类进程只需资源2,而C类进程需要资源1和资源2。如果系统当中有源源不断地A类、B类进程到达的话,那么——资源1一旦被释放,就会立即被分配给下一个A类进程,资源2一旦被释放,就会立即被分配给下一个B类进程。而除非资源1、资源2同时都没有被使用、同时都空闲的时候,它俩才有可能同时分配给C类进程使用。
(四)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循环等待条件:存在一种进程资源的循环等待链,链中的每一个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同时被下一个进程所请求。
可采用顺序资源分配法,首先给系统中的资源编号,规定每个进程必须按编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同类资源(即编号相同的资源)一次申请完。
原理分析:一个进程只有已占有小编号的资源时,才有资格申请更大编号的资源。按此规则,已持有大编号资源的进程不可能逆向的回来申请小编号的资源,从而就不会产生循环等待的现象。
就好像数据结构中的普通队列和循环队列、单链表和循环单链表一样。只要最终的尾部不再与最初的头部相连,就不会造成循环。从而也就不会发生所谓的“循环等待”了。
举例
假设系统中共有10个资源,编号为1,2,……,10
在任何一个时刻,总有一个进程拥有的资源编号是最大的,那这个进程申请之后的资源必然畅通无阻。因此,不可能出现所有进程都阻塞的死锁现象。
看上文中的定义,由于每个进程“必须按编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也就是说,这个进程尚未请求到的资源,其编号一定大于此时该进程拥有资源的最大编号。例如上图中的P3进程,它此时申请了5号、7号资源,这就意味着,它在此之后,要么不再申请资源,要么申请8、9、10号资源,而不会再去申请4号、6号资源了。因为,如果P3进程本身就需要申请4号、6号资源的话,它只可能处于“拥有4、5、6、7号资源”的状态,或者“拥有4、5号资源”……的状态,而不可能处于“拥有5号、7号资源”的状态,因为“每个进程必须按编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即,如果它需要用到4、5、6、7号资源,那么它不可能在没有申请到4号资源的情况下就得到了5号资源,也不可能在没有申请到6号资源的情况下就得到了7号资源。
该策略的缺点:
1.不方便增加新的设备,因为可能需要重新分配所有的编号;
2.进程实际使用资源的顺序可能和编号递增顺序不一致,会导致资源浪费;
说明:例如,P3进程需要两个资源,5号资源“打印机”、7号资源“扫描仪”。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P3进程可能要先使用扫描仪、后使用打印机。但由于“每个进程必须按编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所以它不能在没有得到5号资源的情况下就获得7号资源,因此它必须将5、7号资源都占有过来,之后再开始使用7号资源(扫描仪),之后再使用5号资源(打印机)。——这会导致5号资源(打印机)空闲很长时间。
3.必须按规定次序申请资源,用户编程麻烦。
总共10个资源,还要遵守“每个进程必须按编号递增的次序请求资源”,并且还可能会有新的设备加入,并且还可能会更换系统(即资源编号全部改变了)……因此,这会给用户编程带来极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