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 CSS 代码表示如果 <a>
元素里面有 <img>
元素,则这个 <a>
元素就会匹配。
a:has(img) { display: block; }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选择器轻松区分是文字链接还是图像链接
a:has(> img) { display: block; }
表示匹配子元素是 <img>
元素的 <a>
元素会被匹配,而关系更远的后代元素则不考虑
h5:has(+ p) { font-size: 1rem; }
表示匹配后面跟随 <p>
元素的 <h5>
元素。
article:has(h5, p) { background-color: #f0f3f9; }
表示,只需要 <article>
元素内有 <h5>
元素或者有 <p>
元素就会匹配,是或的关系,不是与。如果希望是与的关系,也就是同时有 <h5>
元素和 <p>
元素才匹配,则可以试试下面的写法:
article:has(h5):has(p) { background-color: #f0f3f9; }
:has()
伪类还可以和其他伪类混用,例如 :checked
、:enabled
等,甚至还可以和其他逻辑伪类混用,例如:
section:not(:has(h5)) {border: skyblue solid;
}
section:has(:not(h5)) {color: deepskyblue;
}
前面的选择器表示没有包含 <h5>
元素的 <section>
元素有天蓝色边框,而后者表示包含不是 <h5>
元素的 <section>
元素颜色深天蓝色。
有了:has()
伪类,理论上页面中任意DOM变化都可以被其他DOM元素感知到,例如:
body:has(.eleA-active) .eleB {background-color: var(--primary-color);color: #fff;
}
以上学自于前辈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