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只记录我个人认为应该着重进行一下笔记的部分。
RFC
QUIC 基本内容介绍在RFC 9000,加密的实现在9001,丢包检测和拥塞机制在9002。
简介
是由Google开发的一种基于UDP的传输层协议,旨在提高网络传输的性能和安全性。关键要素:UDP 443端口,将TLS 1.3内置在QUIC协议报文中,提升了握手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利用了TLS 1.3的0-RTT和1-RTT连接机制,提升了传输效率。
一些概念
连接、流、帧、报文,他们到底什么样的层级关系?
1-RTT和0-RTT
TLS 1.3的1-RTT(首次连接一定用这个)和0-RTT(主要用于重连)连接机制。
1-RTT连接建立
- 概念:1-RTT连接是指客户端发送ClientHello后,服务器响应ServerHello,客户端在接收到这个响应后,才可以发送应用数据。这个过程需要一次往返时间(1-RTT)。
- 适用场景:1-RTT适用于首次建立连接或者未能使用0-RTT的情况。
- 安全性:1-RTT提供了完整的握手过程,确保了更高的安全性,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0-RTT连接建立
- 概念:在0-RTT连接中,客户端可以在发送ClientHello消息的同时,开始发送应用数据。这意味着客户端不需要等待服务器的响应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从而显著减少延迟。
- 适用场景:0-RTT通常用于重连场景,而不会用于首次建立连接的场景。前提是客户端之前已经与服务器建立过安全连接,并且服务器支持0-RTT。
- 安全性:尽管0-RTT能减少延迟,但由于初始消息未经过完整的握手过程,因此存在重放攻击的风险。TLS 1.3对0-RTT数据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以降低风险。比如:1)0-RTT仅适用于那些在之前的连接中已经确定的应用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是在之前的会话中被接受并理解的内容,服务器不应对新类型的数据进行处理;2)服务器需要确认哪些客户端可以使用0-RTT;3)客户端必须带着session ticket。
QUIC也是有序的,为什么说QUIC在拥塞机制上,可以避免TCP的队头阻塞问题?
TCP拥塞机制:会有队头阻塞的问题,是比较好理解的。就是一个TCP连接,只有一条流,这个流一共有1,2,3,4...100号的数据包,这时候2丢了,那么3,4...100号的数据包,哪怕已经送到了服务器,服务器也不处理,它要等客户端重传了2,才会处理,这就是队头阻塞。当然更坏的情况是,随机丢了不止一个数据包,比如2丢了,15丢了,25丢了等等,那对应的后面都要等等等;
QUIC拥塞机制:不会有队头阻塞,这只是个相对的说法。对于QUIC来说,它一个QUIC连接里,可以传送很多条流(多路复用)。每一个流里面其实也是有序的,后面的先到了,前面的没到,那也一样要队头阻塞。但是QUIC一个连接同时发了很多的流,每个流都出现队头阻塞的概率是很低的,同时,每个流的使命也是独立的。这样的话,总有一些流已经先存在服务器并且有效处理了,就不用像TCP一样,2没到,等2,2到了,处理3,4,发现5又没到,又要等待5到了,才能继续处理7,8。从这个意义上说,避免了队头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