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MySQL是怎么保证主备一致的?

news/2024/11/16 6:36:35/文章来源:https://www.cnblogs.com/guixiangyyds/p/18427850

第二十三讲:MySQL是怎么保证主备一致的?

简概

img

开篇

​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不止一次地和你提到了 binlog,大家知道 binlog 可以用来归档,也可以用来做主备同步,但它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备库执行了 binlog 就可以跟主库保持一致了呢?今天我就正式地和你介绍一下它。

毫不夸张地说,MySQL 能够成为现下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binlog 功不可没。

​ 在最开始,MySQL 是以容易学习和方便的高可用架构,被开发人员青睐的。而它的几乎所有的高可用架构,都直接依赖于 binlog。虽然这些高可用架构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但都是从最基本的一主一备演化过来的。

​ 今天这篇文章我主要为你介绍主备的基本原理。理解了背后的设计原理,你也可以从业务开发的角度,来借鉴这些设计思想。

MySQL 主备的基本原理

​ 如图 1 所示就是基本的主备切换流程。


图 1 MySQL 主备切换流程

​ 在状态 1 中,客户端的读写都直接访问节点 A,而节点 B 是 A 的备库,只是将 A 的更新都同步过来,到本地执行。这样可以保持节点 B 和 A 的数据是相同的。当需要切换的时候,就切成状态 2。这时候客户端读写访问的都是节点 B,而节点 A 是 B 的备库。

​ 在状态 1 中,虽然节点 B 没有被直接访问,但是我依然建议你把节点 B(也就是备库)设置成只读(readonly)模式。这样做,有以下几个考虑:

有时候一些运营类的查询语句会被放到备库上去查,设置为只读可以防止误操作;防止切换逻辑有 bug,比如切换过程中出现双写,造成主备不一致;可以用 readonly 状态,来判断节点的角色。

​ 你可能会问,我把备库设置成只读了,还怎么跟主库保持同步更新呢?

​ 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因为 readonly 设置对超级 (super) 权限用户是无效的,而用于同步更新的线程,就拥有超级权限。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节点 A 到 B 这条线的内部流程是什么样的。

​ 图 2 中画出的就是一个 update 语句在节点 A 执行,然后同步到节点 B 的完整流程图。


图 2 主备流程图

​ 图 2 中,包含了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讲到的 binlog 和 redo log 的写入机制相关的内容,可以看到:主库接收到客户端的更新请求后,执行内部事务的更新逻辑,同时写 binlog。备库 B 跟主库 A 之间维持了一个长连接。主库 A 内部有一个线程,专门用于服务备库 B 的这个长连接。

​ 一个事务日志同步的完整过程是这样的:

  1. 在备库 B 上通过 change master 命令,设置主库 A 的 IP、端口、用户名、密码,以及要从哪个位置开始请求 binlog,这个位置包含文件名和日志偏移量。

    文件名和日志偏移量后面要用到啊,记一下

  2. 在备库 B 上执行 start slave 命令,这时候备库会启动两个线程,就是图中的 io_thread 和 sql_thread。其中 io_thread 负责与主库建立连接。

  3. 主库 A 校验完用户名、密码后,开始按照备库 B 传过来的位置,从本地读取 binlog,发给 B。

  4. 备库 B 拿到 binlog 后,写到本地文件,称为中转日志(relay log)。

  5. sql_thread读取中转日志 ,解析出日志里的命令,并执行。

​ 这里需要说明,后来由于多线程复制方案的引入,sql_thread 演化成为了多个线程,跟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原理没有直接关系,暂且不展开。

​ 分析完了这个长连接的逻辑,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binlog 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备库拿过去可以直接执行。

​ binlog 的三种格式对比我在第 15 篇答疑文章中,和你提到过 binlog 有两种格式,一种是 statement,一种是 row。可能你在其他资料上还会看到有第三种格式,叫作 mixed,其实它就是前两种格式的混合。为了便于描述 binlog 的这三种格式间的区别,我创建了一个表,并初始化几行数据。

mysql> CREATE TABLE `t` (`id` int(11) NOT NULL,`a` int(11) DEFAULT NULL,`t_modified`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PRIMARY KEY (`id`),KEY `a` (`a`),KEY `t_modified`(`t_modified`)
) ENGINE=InnoDB;insert into t values(1,1,'2018-11-13');
insert into t values(2,2,'2018-11-12');
insert into t values(3,3,'2018-11-11');
insert into t values(4,4,'2018-11-10');
insert into t values(5,5,'2018-11-09');

​ 如果要在表中删除一行数据的话,我们来看看这个 delete 语句的 binlog 是怎么记录的。

​ 注意,下面这个语句包含注释,如果你用 MySQL 客户端来做这个实验的话,要记得加 -c 参数,否则客户端会自动去掉注释。

mysql> delete from t /*comment*/  where a>=4 and t_modified<='2018-11-10' limit 1;

​ 当 binlog_format=statement 时,binlog 里面记录的就是 SQL 语句的原文。你可以用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in 'master.000001';

​ 命令看 binlog 中的内容。

注意

  1. 首先要通过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 查看 log_bin 是否为ON

  2. 设置 binlog 格式:set binlog_format='STATEMENT';

  3. 查看 binlog 格式:show variables like '%binlog_format%';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只查看第一个binlog文件的内容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in 'mysql-bin.000001';

获取binlog文件列表 mysql> show binary logs;

查看当前正在写入的binlog文件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图 3 statement 格式 binlog 示例

​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 3 的输出结果。

  • 第一行 SET @@SESSION.GTID_NEXT='ANONYMOUS’你可以先忽略,后面文章我们会在介绍主备切换的时候再提到;

  • 第二行是一个 BEGIN,跟第四行的 commit 对应,表示中间是一个事务;

  • 第三行就是真实执行的语句了。可以看到,在真实执行的 delete 命令之前,还有一个“use ‘test’”命令。这条命令不是我们主动执行的,而是 MySQL 根据当前要操作的表所在的数据库,自行添加的。这样做可以保证日志传到备库去执行的时候,不论当前的工作线程在哪个库里,都能够正确地更新到 test 库的表 t。

    use 'test’命令之后的 delete 语句,就是我们输入的 SQL 原文了。可以看到,binlog“忠实”地记录了 SQL 命令,甚至连注释也一并记录了。

  • 最后一行是一个 COMMIT。你可以看到里面写着 xid=61。你还记得这个 XID 是做什么用的吗?如果记忆模糊了,可以再回顾一下第 15 篇文章中的相关内容。

​ XID是用来联系bin log和redo log的。比如redo log里面有一个事务是prepare状态,但是不知道是不是commit状态,那就可以用XID去bin log里面查询该事务到底有没有提交。有提交则是commit状态,若没有提交则回滚该事务。

为了说明 statement 和 row 格式的区别,我们来看一下这条 delete 命令的执行效果图:


图 4 delete 执行 warnings

​ 可以看到,运行这条 delete 命令产生了一个 warning,原因是当前 binlog 设置的是 statement 格式,并且语句中有 limit,所以这个命令可能是 unsafe 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 delete 带 limit,很可能会出现主备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 比如上面这个例子:

  • 如果 delete 语句使用的是索引 a,那么会根据索引 a 找到第一个满足条件的行,也就是说删除的是 a=4 这一行;
  • 但如果使用的是索引 t_modified,那么删除的就是 t_modified='2018-11-09’也就是 a=5 这一行。

由于 statement 格式下,记录到 binlog 里的是语句原文,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主库执行这条 SQL 语句的时候,用的是索引 a;而在备库执行这条 SQL 语句的时候,却使用了索引 t_modified。因此,MySQL 认为这样写是有风险的。

​ 那么,如果我把 binlog 的格式改为 binlog_format=‘row’, 是不是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呢?我们先来看看这时候 binog 中的内容吧。


图 5 row 格式 binlog

​ 示例可以看到,与 statement 格式的 binlog 相比,前后的 BEGIN 和 COMMIT 是一样的。但是,row 格式的 binlog 里没有了 SQL 语句的原文,而是替换成了两个 event:Table_map 和 Delete_rows。

​ Table_map event,用于说明接下来要操作的表是 test 库的表 t;Delete_rows event,用于定义删除的行为。其实,我们通过图 5 是看不到详细信息的,还需要借助 mysqlbinlog 工具,用下面这个命令解析和查看 binlog 中的内容。因为图 5 中的信息显示,这个事务的 binlog 是从 8900 这个位置开始的,所以可以用 start-position 参数来指定从这个位置的日志开始解析。

mysqlbinlog  -vv data/master.000001 --start-position=8900;

图 6 row 格式 binlog

​ 示例的详细信息

​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信息:

  • server id 1,表示这个事务是在 server_id=1 的这个库上执行的。
  • 每个 event 都有 CRC32 的值,这是因为我把参数 binlog_checksum 设置成了 CRC32

CRC32:是一种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算法,用于生成校验码,已检测数据的完整性。

  • Table_map event 跟在图 5 中看到的相同,显示了接下来要打开的表,map 到数字 226。现在我们这条 SQL 语句只操作了一张表,如果要操作多张表呢?每个表都有一个对应的 Table_map event、都会 map 到一个单独的数字,用于区分对不同表的操作。
  • 我们在 mysqlbinlog 的命令中,使用了 -vv 参数是为了把内容都解析出来,所以从结果里面可以看到各个字段的值(比如,@1=4、 @2=4 这些值)。
  • binlog_row_image 的默认配置是 FULL,因此 Delete_event 里面,包含了删掉的行的所有字段的值。如果把 binlog_row_image 设置为 MINIMAL,则只会记录必要的信息,在这个例子里,就是只会记录 id=4 这个信息。
  • 最后的 Xid event,用于表示事务被正确地提交了。

​ 你可以看到,当 binlog_format 使用 row 格式的时候,binlog 里面记录了真实删除行的主键 id,这样 binlog 传到备库去的时候,就肯定会删除 id=4 的行,不会有主备删除不同行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 mixed 格式的 binlog?

​ 基于上面的信息,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 mixed 这种 binlog 格式的存在场景?推论过程是这样的:

​ 因为有些 statement 格式的 binlog 可能会导致主备不一致,所以要使用 row 格式。但 row 格式的缺点是,很占空间。比如你用一个 delete 语句删掉 10 万行数据,用 statement 的话就是一个 SQL 语句被记录到 binlog 中,占用几十个字节的空间。但如果用 row 格式的 binlog,就要把这10 万条记录都写到 binlog 中。这样做,不仅会占用更大的空间,同时写 binlog 也要耗费 IO 资源,影响执行速度。

​ 所以,MySQL 就取了个折中方案,也就是有了 mixed 格式的 binlog。mixed 格式的意思是,MySQL 自己会判断这条 SQL 语句是否可能引起主备不一致,如果有可能,就用 row 格式,否则就用 statement 格式。也就是说,mixed 格式可以利用 statment 格式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 因此,如果你的线上 MySQL 设置的 binlog 格式是 statement 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不合理的设置。你至少应该把 binlog 的格式设置为 mixed。比如我们这个例子,设置为 mixed 后,就会记录为 row 格式;而如果执行的语句去掉 limit 1,就会记录为 statement 格式。

​ 当然我要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场景要求把 MySQL 的 binlog 格式设置成 row。这么做的理由有很多,我来给你举一个可以直接看出来的好处:恢复数据。

​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从 delete、insert 和 update 这三种 SQL 语句的角度,来看看数据恢复的问题。通过图 6 你可以看出来,即使我执行的是 delete 语句,row 格式的 binlog 也会把被删掉的行的整行信息保存起来。

  • 所以,如果你在执行完一条 delete 语句以后,发现删错数据了,可以直接把 binlog 中记录的 delete 语句转成 insert,把被错删的数据插入回去就可以恢复了。
  • 如果你是执行错了 insert 语句呢?那就更直接了。row 格式下,insert 语句的 binlog 里会记录所有的字段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来精确定位刚刚被插入的那一行。这时,你直接把 insert 语句转成 delete 语句,删除掉这被误插入的一行数据就可以了。
  • 如果执行的是 update 语句的话,binlog 里面会记录修改前整行的数据和修改后的整行数据。所以,如果你误执行了 update 语句的话,只需要把这个 event 前后的两行信息对调一下,再去数据库里面执行,就能恢复这个更新操作了。

​ 其实,由 delete、insert 或者 update 语句导致的数据操作错误,需要恢复到操作之前状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 MariaDB 的Flashback工具就是基于上面介绍的原理来回滚数据的。虽然 mixed 格式的 binlog 现在已经用得不多了,但这里我还是要再借用一下 mixed 格式来说明一个问题,来看一下这条 SQL 语句:

mysql> insert into t values(10,10, now());

​ 如果我们把 binlog 格式设置为 mixed,你觉得 MySQL 会把它记录为 row 格式还是 statement 格式呢?先不要着急说结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条语句执行的效果


图 7 mixed 格式和 now()

​ 可以看到,MySQL 用的居然是 statement 格式。你一定会奇怪,如果这个 binlog 过了 1 分钟才传给备库的话,那主备的数据不就不一致了吗?接下来,我们再用 mysqlbinlog 工具来看看:


图 8 TIMESTAMP 命令

​ 从图中的结果可以看到,原来 binlog 在记录 event 的时候,多记了一条命令:SET TIMESTAMP=1546103491

它用 SET TIMESTAMP 命令约定了接下来的 now() 函数的返回时间。因此,不论这个 binlog 是 1 分钟之后被备库执行,还是 3 天后用来恢复这个库的备份,这个 insert 语句插入的行,值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通过这条 SET TIMESTAMP 命令,MySQL 就确保了主备数据的一致性。

​ 我之前看过有人在重放 binlog 数据的时候,是这么做的:用 mysqlbinlog 解析出日志,然后把里面的 statement 语句直接拷贝出来执行。你现在知道了,这个方法是有风险的。因为有些语句的执行结果是依赖于上下文命令的,直接执行的结果很可能是错误的

​ 所以,用 binlog 来恢复数据的标准做法是,用 mysqlbinlog 工具解析出来,然后把解析结果整个发给 MySQL 执行。类似下面的命令:

mysqlbinlog master.000001  --start-position=2738 --stop-position=2973 | mysql -h127.0.0.1 -P13000 -u$user -p$pwd;

​ 这个命令的意思是,将 master.000001 文件里面从第 2738 字节到第 2973 字节中间这段内容解析出来,放到 MySQL 去执行。

循环复制问题

​ 通过上面对 MySQL 中 binlog 基本内容的理解,你现在可以知道,binlog 的特性确保了在备库执行相同的 binlog,可以得到与主库相同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正常情况下主备的数据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图 1 中 A、B 两个节点的内容是一致的。其实,图 1 中我画的是 M-S 结构,但实际生产上使用比较多的是双 M 结构,也就是图 9 所示的主备切换流程。


图 9 MySQL 主备切换流程 -- 双 M 结构

​ 对比图 9 和图 1,你可以发现,双 M 结构和 M-S 结构,其实区别只是多了一条线,即:节点 A 和 B 之间总是互为主备关系。这样在切换的时候就不用再修改主备关系。但是,双 M 结构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 业务逻辑在节点 A 上更新了一条语句,然后再把生成的 binlog 发给节点 B,节点 B 执行完这条更新语句后也会生成 binlog。(我建议你把参数 log_slave_updates 设置为 on,表示备库执行 relay log 后生成 binlog)。那么,如果节点 A 同时是节点 B 的备库,相当于又把节点 B 新生成的 binlog 拿过来执行了一次,然后节点 A 和 B 间,会不断地循环执行这个更新语句,也就是循环复制了。

​ 这个要怎么解决呢?从上面的图 6 中可以看到,MySQL 在 binlog 中记录了这个命令第一次执行时所在实例的 server id。

​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面的逻辑,来解决两个节点间的循环复制的问题:

  1. 规定两个库的 server id 必须不同,如果相同,则它们之间不能设定为主备关系;

  2. 一个备库接到 binlog 并在重放的过程中,生成与原 binlog 的 server id 相同的新的 binlog;

    这里是原先生成binlog的server id,不是本server id

  3. 每个库在收到从自己的主库发过来的日志后,先判断 server id,如果跟自己的相同,表示这个日志是自己生成的,就直接丢弃这个日志。

​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我们设置了双 M 结构,日志的执行流就会变成这样:

  1. 从节点 A 更新的事务,binlog 里面记的都是 A 的 server id;

  2. 传到节点 B 执行一次以后,节点 B 生成的 binlog 的 server id 也是 A 的 server id;

  3. 再传回给节点 A,A 判断到这个 server id 与自己的相同,就不会再处理这个日志。

    所以,死循环在这里就断掉了。

小结

​ 今天这篇文章,我给你介绍了 MySQL binlog 的格式和一些基本机制,是后面我要介绍的读写分离等系列文章的背景知识,希望你可以认真消化理解。binlog 在 MySQL 的各种高可用方案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今天介绍的可以说是所有 MySQL 高可用方案的基础。在这之上演化出了诸如多节点、半同步、MySQL group replication 等相对复杂的方案。我也跟你介绍了 MySQL 不同格式 binlog 的优缺点,和设计者的思考。希望你在做系统开发时候,也能借鉴这些设计思想。

问答

​ 最后,我给你留下一个思考题吧。说到循环复制问题的时候,我们说 MySQL 通过判断 server id 的方式,断掉死循环。但是,这个机制其实并不完备,在某些场景下,还是有可能出现死循环。你能构造出一个这样的场景吗?又应该怎么解决呢?

答案

​ 一种场景是,在一个主库更新事务后,用命令 set global server_id=x 修改了 server_id。等日志再传回来的时候,发现 server_id 跟自己的 server_id 不同,就只能执行了。

​ 另一种场景是,有三个节点的时候,如图 7 所示,trx1 是在节点 B 执行的,因此 binlog 上的 server_id 就是 B,binlog 传给节点 A,然后 A 和 A’搭建了双 M 结构,就会出现循环复制。


图 7 三节点循环复制

​ 这种三节点复制的场景,做数据库迁移的时候会出现。如果出现了循环复制,可以在 A 或者 A’上,执行如下命令:

stop slave;
CHANGE MASTER TO IGNORE_SERVER_IDS=(server_id_of_B);
start slave;

停止从库复制进程(stop slave;)、更改从库的主服务器配置,忽略特定的服务器ID(CHANGE MASTER TO IGNORE_SERVER_IDS=(server_id_of_B);),然后重新启动从库复制进程(start slave;)。

​ 这样这个节点收到日志后就不会再执行。过一段时间后,再执行下面的命令把这个值改回来。

stop slave;
CHANGE MASTER TO IGNORE_SERVER_IDS=();
start slave;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802418.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破防了,遂刷一节课圆锥曲线放松大脑,原因如图

来个有缘人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t __int128 void _print(__int128 x,bool first=true){if(x<0){putchar(-);_print(-x,false);return;}if(x==0){if(first) putchar(0);return;}_print(x/10,false);putchar((int)(x%10)+0); } #de…

9月23日总结

今天上了数据结构课,学习了线性表的增删改查;正式上了第一节Java课,学习了些Java的基本知识,运行了代码,部分运行结果如下:

动手实验 1

请运行以下代码(TestDouble.java) public class TestDoub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0.05 + 0.01 = " + (0.05 + 0.01));System.out.println("1.0 - 0.42 = " + (1.0 - 0.42));System.out.println("4.015 *…

[GXYCTF2019]BabySQli

这题查看源码后发现一个php文件问了ai后发现MMZFM422K5HDASKDN5TVU3SKOZRFGQRRMMZFM6KJJBSG6WSYJJWESSCWPJNFQSTVLFLTC3CJIQYGOSTZKJ2VSVZRNRFHOPJ5是一段 base32编码,经过base32解码,base64解码后的结果是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 = $name 很明显是一个sql语句,在…

以数赋能实景三维创新“科技+文旅”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为我们带来了无限可能。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实景三维技术,推动“科技+文旅”的创新发展。1. 实景三维技术概述实景三维技术,是一种集成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建模等技术的前沿科技。它能够将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以三维形式数字…

什么是原子操作?Java如何实现原子操作?

1.什么是原子操作? 我们在学习MYSQL时就了解过原子性,即整个事务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事务中任何一个语句执行失败,所有已经执行成功的语句也要回滚,整个数据库状态要恢复到执行任务前的状态。Java中的原子性其实就是和数据库中说的相似,就是不可在分割,在我们的多线程…

JAVA基础之八-方法变量作用域和编译器

本文主要讨论方法中变量作用域。不涉及类属性变量、静态变量、线程变量共享等。 虽然知道某类变量的作用域非常重要,但是没有太多需要说的,因为许多东西是显而易见,不言自明。在大部分情况下,或者在老一点版本中,java语法看起来都比较正常,或者说相对古典。 但是随着JAVA…

信息学奥赛复赛复习01-CSP-J2019-01-字符、字符数组、字符串、string、字符串读取

信息学奥赛复赛复习01-CSP-J2019-01-字符、字符数组、字符串、string、字符串读取 PDF文档公众号回复关键字:202409231 2019 CSP-J 题目1 数字游戏 [题目描述] 小 K 同学向小 P 同学发送了一个长度为 8 的 01 字符串来玩数字游戏,小 P 同学想要知道字符串中究竟有多少个 1。 注…

学习高校课程-软件工程-理解需求(ch8)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需求工程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encompasses seven distinct tasks: inception, elicitation,elaboration, negotiation, specification, validation, and management Inception 启动 At project inception, you establish a basic understanding…

局域网远程命令重启电脑

只要知道远程服务器的管理员密码和IP地址,在局域网中的任意一台机器上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运行以下命令:1、获取远程服务器的管理员权限net use IP地址 "管理员密码" /user:administrator2、使用shutdown命令远程重启服务器shutdown /r /t 0 /m IP地址这样的…

Hexo-GitHub部署魔改第一步-config

Hexo-GitHub部署魔改第一步_config.yml 1. config.yml # Hexo Configuration ## Docs: https://hexo.io/docs/configuration.html ## Source: https://github.com/hexojs/hexo/# Site # 设置博客的标题 title: Your Blog Title # 子标题,可选 subtitle: xxxxx # 博客的描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