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是由陈凯歌执导,张珂编剧,汇聚了朱一龙、张子枫、辛柏青、吴京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战争历史剧情片。该片作为《志愿军》系列影片的第二部,于2024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中的故事,特别是聚焦于志愿军在生死存亡关头的英勇抗争。影片上映后,票房迅速突破5亿元,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更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影片背景与主题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战役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真实的情感,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影片的背景设定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从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特别是详细描绘了第五次战役中的铁原阻击战。这场战役不仅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也是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精神的集中体现。
影片主题鲜明,强调了战争不仅是国家之间的冲突,更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挣扎。通过志愿军的英勇抗争,影片传递了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信息,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陈凯歌导演用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叙事,将观众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真实再现历史
《志愿军:存亡之战》力求真实再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和人物故事。影片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重现了志愿军在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中的艰苦卓绝的战斗。特别是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63军以2.5万兵力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影片详细描绘了铁原阻击战的战斗过程,从6月1日起,联合国军4个师兵力向第63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其中最激烈的是涟川山口的战斗。面对联合国军5个营的兵力,志愿军第561团第3营坚守涟川山口阵地4天3夜,抗击敌军10余次进攻。这场战役不仅考验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勇气和智慧,更彰显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和钢铁意志。
影片对战争的描绘真实震撼,动作、节奏、调度、速度、激情完美结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陈凯歌导演采用“文戏武拍,武戏爆拍”的手法,即便是拍文戏,人物、摄影机也都在运动中,给观众一种“即使没有在战场,人心也在动”的感受。
英雄群像真挚感人
《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刻画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影片以李家三口为线索,展现了亲情、战友情和家国情的交织与碰撞。
朱一龙饰演的李想是63军的代表人物,他在战场上不畏强敌,带领部队与“联合国军”展开殊死搏斗,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与坚韧。李想在影片中是核心角色之一,他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
张子枫饰演的李晓从联合国奔赴前线,与战场上的哥哥李想迎来珍贵的团圆。她的出现不仅为影片增添了情感色彩,也让观众看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李晓在战场上勇敢无畏,用广播在阵前唱起《黄河大合唱》里的《河边对口曲》,一瞬间,千百人一起合唱,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共同的信念和决心。
辛柏青饰演的李默尹则是李家三口的父亲,他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与儿子和女儿分别,展现了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团聚与别离。李默尹的坚定与勇敢,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除了李家三口,影片还塑造了众多其他英雄形象。吴京饰演的傅崇碧作为63军的军长,在影片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临危受命,坚守铁原15至20天,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决心。此外,影片中还有众多战士和后勤人员,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岗位,但都怀揣着同一份信念,为保卫家国而战。
影片用战火纷飞中穿插的几个细节,回答了志愿军钢铁意志的信仰来源。下过雨的战场飘来泥土气息,让一位战士想起了自己的家乡。那天是芒种,大家纷纷回忆起家乡土地上的庄稼:河南种大豆,江西种芝麻……这些细节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更展现了他们为了保卫家园而战的坚定信念。
情感深沉动人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血腥,还深入挖掘了士兵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影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战火中的团聚与别离。
影片中,李家三口的亲情线是贯穿全片的一条暗线。一颗水果糖、一朵干枯的小红花、一把家里的大门钥匙,这些小道具串联起这家人情感的流动。那颗糖果由国内的一位小朋友夹在信中寄给志愿军,彭德怀将糖果托李默尹送给李想,李想又将糖果给了妹妹李晓,李想牺牲前还在满足地闻着糖果纸上残留的香味。这颗糖果连接起了国和家,寄托了祖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牵挂,也表达了志愿军司令对志愿军战士的关心。
李晓送给李想的那朵小红花,在战场上被传递时,有战士情不自禁地说“像是好日子的味道”。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氛围与和平时期的美好生活看起来格格不入,却有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志愿军的战斗正是为了未来的好日子,或者说为了家人的好日子。
影片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虽然身处战场,但心中却怀揣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牵挂。这种情感深沉动人,让观众在泪水和感动中汲取了前进的力量。
家国叙事的隐喻式书写
《志愿军:存亡之战》在个体与集体、家与国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生动展示。影片以一个小家庭的聚散离合为主线,折射出了志愿军战士们集体本位意识。
影片中,李家三口的团聚与别离,不仅体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更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当抗美援朝战争发生的时候,中国人认为如果这场战争能够捍卫新中国的安宁富强,个人理应前赴后继。他们深切地知道,家并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高度依存于国家的强盛安稳。
影片中的铁原阻击战,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与信念的较量。志愿军战士们面对强大的敌人,没有退缩,而是坚守阵地,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他们用自己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诠释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国观念。
影片中的两个重要意象——一颗糖果和一朵干枯的小红花,不仅连接起了国和家,更寄托了志愿军战士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牵挂。这些意象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成为了影片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思考与启示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片,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历史片。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
影片中的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诠释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不仅激励着当时的战士们奋勇向前,更激励着今天的我们珍惜和平、奋发图强。
影片中的家国叙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个体与集体、家与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志愿军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中的英雄群像,让观众看到了普通人身上的伟大力量。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岗位,但都怀揣着同一份信念,为保卫家国而战。这种信念和力量,不仅在当时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更在今天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志愿军:存亡之战》不仅是一部战争历史剧情片,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教育片。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更让我们在泪水和感动中汲取了前进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厚重。它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更让我们在泪水和感动中汲取了前进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