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天过程中,我特别反感收到“在吗”的询问或是“微笑”表情。
当需要请求他人协助时,相较于冷冰冰又显敷衍的“在吗?”或是让人感觉虚伪的“微笑”表情,我更倾向于在“在吗”前加上对方的名字或昵称,随后直接切入主题。这样的沟通方式更为亲切且高效,也更容易得到对方的回复。一旦对方回应,再以和蔼的态度说明求助的具体原因。
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节省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沟通效率。令人愉悦的聊天并不要求你幽默风趣或精通典故,而是要求你直截了当,避免用“在吗”这样的开场白来试探对方,结果自己却没有重要事情。
不仅仅是闲聊,从沟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试探非常耗时且容易给对方留下不良印象。我曾有位同事特别喜欢发“在吗”,她的一次“在吗”导致我开会迟到,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她询问我“在吗”,我没能及时看到,回复后等待片刻,她才说之前是想告诉我3点开会,但发信息时已经3点过了,导致我迟到。
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能够一针见血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拖泥带水。学会直接表达重点,减少套路。
在班级群里,我曾就聊天中发“在吗”询问过同学们的看法。大汪率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说,有个关系一般的朋友总给他发“在吗”。出于好奇,他每次都回应,但对方的套路总是:先借点小钱,然后过几天还;再借点充话费,说过几天还。虽然钱不多,但大汪意识到这是无止境的索取,而且对方并不懂得珍惜与感恩。之后,每当对方再发“在吗”,大汪就直接忽略,对方也不再追问。
无论你是缺钱还是需要帮助,都应该直接说明重点,而不是用“在吗”来套路别人。你的套路,别人其实都懂,只是还把你当朋友,没有拆穿。
直接了当的沟通是给对方留有余地。说话别太满,这是给人留有余地的智慧。聊天谈事情时,同样要给对方留有余地。如果你直接告诉同事找他的原因,他会有时间思考如何回答,而不会陷入“同事找我肯定没好事”的恐慌中。
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也是如此,有话直说,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方看到后都有时间考虑如何回应。如果你觉得直接谈正事太生硬,可以在前面加上对方的昵称,对于不需要严肃表达的谈话内容,可以适当加入“啦、呀、嘿嘿”等语气词,但最好避免使用“哦、哟、呵呵”等让人感觉冷漠的语气词。
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说话。我有个同学小兰,初中时没发现她口才这么好,大学时聚会才发现她特别会说话。她的会说话不是假惺惺地奉承,而是懂得察言观色,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用对方喜欢的方式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不会让人觉得虚伪,反而会让对方觉得和你聊天很开心,认识你很有收获。
人际交往中,用对方喜欢的方式交流可以顺畅地打开沟通话题。当你站在对方角度思考沟通内容时,你会发现如果别人用你喜欢的方式和你交流,你会感到愉悦,也能促进加深彼此的友情。
有温度的聊天能拉近彼此的距离。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吗”两个字显得很有距离感,无论是亲密朋友还是普通朋友,发“在吗”都不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有温度的聊天不是虚情假意的客套话,也不是对不熟悉的朋友装成老友嘘寒问暖。要让聊天有“温度”,就少问“在吗”,少发“微笑”表情,少用“呵呵”,以你平常交朋友的方式真诚对待即可。
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虽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情商高低,但确实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世。我并不要求你说话方式多么完美无瑕,只希望你能真诚一点,少点套路,多点像你微笑时那么美好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