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链传递,直到有一个处理器能够处理该请求。这种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同时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描述
责任链模式由多个处理器组成一个处理链,每个处理器负责处理特定类型的请求。当请求到达链中的一个处理器时,它可以选择处理请求,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器,或者终止请求的传递。
原理
责任链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角色:
- Handler(处理器):定义了处理请求的接口,并持有下一个处理器的引用。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器):实现了Handler接口,具体处理请求的逻辑。如果能处理请求,则处理;否则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器。
类图
示例
以请假审批为例。有一个请假审批系统,由三个处理器组成,分别是部门经理、总经理和人事经理。部门经理能够处理1天以内的请假请求,总经理能够处理3天以内的请假请求,人事经理能够处理7天以内的请假请求。如果请假天数超过7天或者没有合适的处理器处理该请求,则审批不通过。
#include <iostream>// Handler(处理器)
class Approver {
public:Approver* next; // 下一个处理器virtual void processRequest(int days) = 0;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器)
class DepartmentManager : publicver {
public:void processRequest(int days) {if (days <= 1) {std::cout << "部门经理通过审批" << std::endl;} else if (next != nullptr) {next->processRequest(days);} else {std::cout << "审批不通过" << std::endl;}}
};class GeneralManager : public Approver {
public:void processRequest(int days) {if (days <= 3) {std::cout << "总经理通过审批" << std::endl;} else if (next != nullptr) {next->processRequest(days);} else {std::cout << "审批不通过" << std::endl;}}
};class HRManager : public Approver {
public:void processRequest(int days) {if (days <= 7) {std::cout << "人事经理通过审批" << std::endl;} else if (next != nullptr) {next->processRequest(days);} else {std::cout << "审批不通过" << std::endl;}}
};int main() {// 创建处理器对象Approver*Manager = new DepartmentManager();Approver* generalManager = GeneralManager();Approver* hrManager = new HRManager();// 构处理链departmentManager->next = generalManager;generalManager->next = hrManager;// 发起请假申请int days = 5; // 请假5天departmentManager->processRequest(days);// 释放资源delete departmentManager;delete generalManager;delete hrManager;return 0;
}
输出结果
总经理通过审批
解释
在上述示例中,部门经理、总经理和人事经理分别充当具体处理器,实现了 Approver 接口中的 processRequest() 方法。当请假天数超过每个处理器所能处理的范围时,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处理器,直到有一个处理器能够处理该请求。
结论
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同时,责任链模式也提供了一种动态组合处理链的方式,增加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应用场景
-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请求,并且不确定哪个对象能处理请求时,可以使用责任链模式。
- 需要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耦合,以及想防止请求的发送者明确地指定接收者时,可以使用责任链模式。
- 需要动态组合处理链以及简化处理者之间的交互时。
上述示例模拟了一个请假审批系统,具体处理器哈哈哈,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