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实战——自编码器(Autoencoder)

AIGC实战——自编码器

    • 0. 前言
    • 1. 自编码器原理
    • 2. 数据集与模型分析
      • 2.1 Fashion-MNIST 数据集
      • 2.2 自编码器架构
    • 3. 去噪自编码器
      • 3.1 编码器
      • 3.2 解码器
      • 3.3 连接编码器和解码器
      • 3.4 训练自编码器
      • 3.5 重建图像
    • 4. 可视化潜空间
    • 5. 生成新图像
    • 小结
    • 系列链接

0. 前言

自编码器 (Autoencoder) 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学习输入数据的低维表示。它由编码器和解码器两部分组成,通过将输入数据压缩到潜空间表示(编码),然后将其重构为与原始输入尽可能相似的形式(解码)。在本节中,我们将使用 Keras 构建一个标准的自编码器,以理解自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1. 自编码器原理

自编码器的目标是最小化输入与重构输出之间的重构误差,通过这个过程来学习数据中的有用特征。在训练过程中,自编码器首先将输入数据传递给编码器 (Encoder),编码器将数据映射到低维的潜空间表示(也称嵌入,或编码)。然后,解码器 (Decoder) 接收编码后的表示,并尝试将其重构为原始输入,以最小化重构误差。

自编码器

自编码器是一个被训练来执行编码和解码任务的神经网络,使得这个过程的输出尽可能接近原始输入。自编码器可以用作生成模型,因为我们可以解码我们想要的潜空间中的任何点(即使那些不是原始输入的嵌入),以产生一个新颖的输出结果。

2. 数据集与模型分析

2.1 Fashion-MNIST 数据集

在本节中,我们将使用 Fashion-MNIST 数据集,其包含了 10 个类别的 70,000 张灰度图像,每个类别有 7,000 张图像,这些类别分别对应于不同类型的服装和鞋子,包括T恤、裤子、套衫、连衣裙、外套、凉鞋、运动鞋、手提包、踝靴和运动衫。每张图像的大小为 28 x 28 像素,像素值介于 0255 之间,表示图像中每个像素的灰度级别,下图展示了数据集中的一些示例图像。

Fashion-MNIST 数据集

Fashion-MNIST 数据集已经预置在 TensorFlow 库中,可以使用以下代码下载: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datasets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datasets.fashion_mnist.load_data()

数据集中,每张图像都为 28 × 28 的灰度图像(像素值介于 0255 之间),需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将像素值缩放置 01 之间。我们还将每个图像填充为 32 × 32,以便能够更加方便的通过神经网络操作张量形状:

def preprocess(imgs):"""图像预处理"""imgs = imgs.astype("float32") / 255.0imgs = np.pad(imgs, ((0, 0), (2, 2), (2, 2)), constant_values=0.0)imgs = np.expand_dims(imgs, -1)return imgs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自编码器的整体结构,以便使用 Keras 进行实现。

2.2 自编码器架构

自编码器是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神经网络:

  • 编码器网络:将高维输入数据(如图像)压缩成低维嵌入向量
  • 解码器网络:将给定的嵌入向量解压缩还原回原始域(如解还原回图像)

自编码器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输入图像被编码为嵌入向量 z,然后再解码回原始像素空间。

自编码器

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之后,自编码器被训练用于重构图像。之所以要重构已经存在的图像集合,是因为自编码器中的嵌入空间(也称为潜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在该空间中进行抽样可以用于生成新的图像。
嵌入 (z) 是将原始图像压缩成低维潜空间的表示,这是因为通过选择潜空间中的任意点,我们可以通过解码器生成新图像,因为解码器已经学习到如何将潜空间的点转换成可行的图像。
在我们构建的神经网络中,将图像嵌入到一个二维潜空间中。这有助于我们可视化潜空间,方便的在二维空间中绘制点。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捕捉图像中更多的细微特征差别,自编码器的潜空间通常会有多个维度。

3. 去噪自编码器

自编码器可用于清除图像中的噪声,因为编码器能够学习到潜空间中的随机噪声位置对于重构原始图像是无用的。对于去噪任务而言,二维潜空间无法从输入中编码足够的相关信息。但相应的,如果我们想将自编码器用作生成模型,一味地增加潜空间的维度很快会产生其它问题。

3.1 编码器

在自编码器中,编码器的作用是将输入图像映射到潜空间中的嵌入向量,我们所构建的编码器架构如下图所示:

编码器架构

首先创建一个用于接收图像的输入层,并将其依次通过三个 Conv2D 层,每一层捕捉越来越高级的特征。在卷积层中,使用步幅为 2,将每个层的输出大小减半,同时增加通道数。最后一个卷积层展平后连接到一个包含2个单元(表示二维潜空间)的全连接层:

# 编码器
# 定义编码器的输入层(图像)
encoder_input = layers.Input(shape=(IMAGE_SIZE, IMAGE_SIZE, CHANNELS), name="encoder_input"
)
# 依次堆叠 Conv2D 层
x = layers.Conv2D(32, (3, 3), strides=2,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encoder_input
)
x = layers.Conv2D(64, (3, 3), strides=2,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x)
x = layers.Conv2D(128, (3, 3), strides=2,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x)
shape_before_flattening = K.int_shape(x)[1:]
# 将最后一个卷积层展平为一个向量
x = layers.Flatten()(x)
# 使用全连接层将此向量连接到 2D 嵌入
encoder_output = layers.Dense(EMBEDDING_DIM, name="encoder_output")(x)
# 定义编码器的 Keras 模型,该模型接受一个输入图像并将其编码成一个 2D 嵌入向量
encoder = models.Model(encoder_input, encoder_output)
print(encoder.summary())

可以调整卷积层和过滤器的数量,以了解架构对模型参数的总数、模型性能和模型运行时间的了解。

3.2 解码器

解码器是编码器的镜像,其使用转置卷积替代卷积层,解码器网络架构如下所示:

解码器

需要注意的是,解码器不一定必须和编码器使用同样的架构,它可以是任何形式,只要解码器最后一层的输出与编码器的输人大小相同即可,因为损失函数会逐像素比较输入图像与重建结果。

转置卷积层
标准的卷积层可以通过将 strides 设置为 2,在两个维度(高度和宽度)上将输入张量的大小减半。
转置卷积层 (Convolutional Transpose Layers) 的原理与标准卷积层相同(在图像上滑动滤波器),但不同之处在于将 strides 设置为 2 会使输入张量在两个维度上的大小加倍。
在转置卷积层中,strides 参数决定了在图像中像素之间的填充零的数量,如下图所示,一个 3 × 3 × 1 的滤波器(灰色)在一个 3 × 3 × 1 的图像(蓝色)上滑动,strides 设置为 2,将得到一个 6 × 6 × 1 的输出张量(绿色)。

转置卷积

Keras 中,可以使用 Conv2DTranspose 层对张量执行转置卷积操作。通过堆叠转置卷积层,可以以步幅为 2 的速度逐渐扩展每个层的大小,直到将嵌入还原为原始图像尺寸 32 × 32

# 解码器
# 定义解码器的输入(嵌入向量)
decoder_input = layers.Input(shape=(EMBEDDING_DIM,), name="decoder_input")
# 将输入连接到一个全连接层
x = layers.Dense(np.prod(shape_before_flattening))(decoder_input)
# 将向量形状调整为一个可以作为第一个 Conv2DTranspose 层输入的张量
x = layers.Reshape(shape_before_flattening)(x)
# 逐层堆叠 Conv2DTranspose 层
x = layers.Conv2DTranspose(128, (3, 3), strides=2,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
)(x)
x = layers.Conv2DTranspose(64, (3, 3), strides=2,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
)(x)
x = layers.Conv2DTranspose(32, (3, 3), strides=2, activation="relu", padding="same"
)(x)
decoder_output = layers.Conv2D(CHANNELS,(3, 3),strides=1,activation="sigmoid",padding="same",name="decoder_output",
)(x)
# 定义解码器的 Keras 模型,将潜空间中的嵌入解码为原始图像域
decoder = models.Model(decoder_input, decoder_output)
print(decoder.summary())

3.3 连接编码器和解码器

为了同时训练编码器和解码器,需要定义一个模型,表示图像通过编码器后再通过解码器转换回图像的流程。

# 自编码器
autoencoder = models.Model(encoder_input, decoder(encoder_output)
)
print(autoencoder.summary())

以上代码定义完整的自编码器的 Keras 模型,该模型接收图像输入,通过编码器传递,再传回到解码器中,生成原始图像的重建图像。

# 编译自编码器
auto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定义了模型后,只需要使用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对其进行编译,损失函数通常选择原始图像与重建图像各个像素之间的均方根误差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 或二元交叉熵。

选择损失函数
优化 RMSE 损失意味着生成的输出将在平均像素值周围对称分布(因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都会受到相同的惩罚)。
另一方面,二元交叉熵损失是非对称的,相比 RMSE,二元交叉熵会更重地惩罚极端错误。例如,如果真实像素值较高(比如 0.7),则生成像素值为 0.8 的惩罚要大于生成像素值为 0.6 的惩罚;如果真实像素值较低(比如 0.3),则生成像素值为 0.2 的惩罚要大于生成像素值为 0.4 的惩罚。
因此,二元交叉熵损失相比 RMSE 损失会产生稍微模糊一些的图像(二元交叉熵倾向于将预测推向 0.5),而 RMSE 则可能会导致明显的像素化边缘。在进行充分尝试后,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实际问题的最佳选择。

3.4 训练自编码器

接下来,我们将原始图像作为输入和输出训练自编码器:

autoencoder.fit(x_train,x_train,epochs=EPOCHS,batch_size=BATCH_SIZE,shuffle=True,validation_data=(x_test, x_test),
)

自编码器训练完成后,我们需要检查的是它是否能够准确地重建输入图像。

3.5 重建图像

将测试集中的图像通过自编码器进行传递,并将输出与原始图像进行比较来测试重建图像的能力:

n_to_predict = 5000
example_images = x_test[:n_to_predict]
example_labels = y_test[:n_to_predict]predictions = autoencoder.predict(example_image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示例原始图像(顶部行),编码后的 2D 向量以及解码后的重建图像(底部行)。重建效果并不完美,解码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原始图像的细节没有被捕捉到。这是因为将每个图像缩减为二维嵌入向量,自然会丢失一些信息。

4. 可视化潜空间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编码器如何在潜在空间中表示图像。可以通过将测试集传递给编码器并绘制结果嵌入来可视化图像在潜在空间中的嵌入:

# 编码样本图像
embeddings = encoder.predict(example_images)
print(embeddings[:10])
# 在2D空间可视化潜向量
figsize = 8
plt.figure(figsize=(figsize, figsize))
plt.scatter(embeddings[:, 0], embeddings[:, 1], c="black", alpha=0.5, s=3)
plt.show()

在生成的散点图中,每个点表示一个已被嵌入到潜在空间中的图像。
为了更好地理解潜空间的结构,我们可以利用 Fashion-MNIST 数据集中附带的标签(描述了每个图像中物品的类型)。根据相应图像的标签为每个点着色,在结果图像中,可以看到,尽管在训练过程中从未向模型展示过服装标签,但自编码器自然地将外观相似的物品分组到潜空间的相邻部分。

潜空间

5. 生成新图像

通过在潜在空间中采样一些点,并使用解码器将其转换回像素空间来生成新的图像:

mins, maxs = np.min(embeddings, axis=0), np.max(embeddings, axis=0)
# 在潜空间中采样点
grid_width, grid_height = (6, 3)
sample = np.random.uniform(mins, maxs, size=(grid_width * grid_height, EMBEDDING_DIM)
)
# 解码采样点
reconstructions = decoder.predict(sample)

生成图像示例如下图所示,图中同时显示了它们在潜空间中的嵌入。

生成新图像

每个蓝色点对应图示右侧的一个图像,其嵌入向量显示在生成图像下方,可以看到生成的不同图像具有不同的逼真程度。通过观察潜空间中点的整体分布,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 有些物品类别在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内表示,而有一些则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内表示
  • 分布关于点 (0, 0) 不对称,也没有上下界。例如,正y轴值的点要远多于负值的点,甚至一些点的y轴值超过 8
  • 彩色图像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自编码器无法确保将间隙处的点解码成合理的图像

上述现象使得从潜空间中进行采样变得相当具有挑战性。将潜空间与解码后的网格点图像叠加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开始理解为什么解码器并不总是能够生成令人满意的图像。

潜空间与解码后的网格点图像叠加

首先,可以看到,如果在一个有界空间中均匀地选择点,更有可能采样出解码后像一个包 (ID 8) 而不是一个踝靴 (ID 9) 的嵌入向量,因为潜空间中包(橙色)所占据的区域比踝靴(红色)要大。
其次,我们无法提前预知如何在潜空间中选择随机点,因为这些点的分布是未定义的。从技术上讲,我们可以在二维平面中选择任何点,这使得从潜空间中进行采样成为一个问题。
最后,在潜空间中存在一些没有任何原始图像编码的空白区域。例如,在区域边缘有大片的白色空间,自编码器没有强制确保这些点可以解码出可识别的图像,因为在训练集中很少有图像能够被编码到这里。
即使中心点也可能无法解码为完好的图像。这是因为自编码器并没有强制要求空间连续。例如,即使点 (-1,-1) 能够解码为一个令人满意的凉鞋图像,但没有机制确保点 (-1.1,-1.1) 也能够生成一个令人满意的凉鞋图像。
在二维空间中,自编码器只有少数几个维度可以使用,所以必须将图像分组压缩在一起,导致图像分组之间的空间相对较小。当我们在潜空间中使用更多维度来生成更复杂的图像(如人脸)时,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明显。如果我们让自编码器自由使用潜空间来编码图像,那么相似点之间就会有出现巨大的空白,因为自编码器中没有相应机制确保在这些空白空间生成合理的图像。

小结

自编码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编码器和解码器。编码器将输入数据转化为低维编码表示,而解码器则将这个编码表示转化回原始数据的表示。在训练过程中,自编码器试图最小化重构误差,即输入数据与解码器输出之间的误差。通过使用这种方式,自编码器可以学习到数据的压缩表示,并且保留了数据的主要特征信息。利用自编码器可以利用潜空间向量生成新图像,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无法确保潜空间中的所有点均可以生成逼真图像。

系列链接

AIGC实战——生成模型简介
AIGC实战——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DL)
AIGC实战——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17018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使用 Redis 实现生成分布式全局唯一ID(使用SpringBoot环境实现)

目录 一、前言二、如何通过Redis设计一个分布式全局唯一ID生成工具2.1、使用 Redis 计数器实现2.2、使用 Redis Hash结构实现 三、通过代码实现分布式全局唯一ID工具3.1、编写获取工具3.2、测试获取工具 四、总结 一、前言 在很多项目中生成类似订单编号、用户编号等有唯一性数…

说说对Fiber架构的理解?解决了什么问题?

一、问题 JavaScript引擎和页面渲染引擎两个线程是互斥的,当其中一个线程执行时,另一个线程只能挂起等待 如果 JavaScript 线程长时间地占用了主线程,那么渲染层面的更新就不得不长时间地等待,界面长时间不更新,会导…

【linux进程控制(三)】进程程序替换--如何自己实现一个bash解释器?

💓博主CSDN主页:杭电码农-NEO💓   ⏩专栏分类:Linux从入门到精通⏪   🚚代码仓库:NEO的学习日记🚚   🌹关注我🫵带你学更多操作系统知识   🔝🔝 进程程序替换 1. 前言2. exec…

maven 下载和安装

点击进入Maven下载网址 Maven – Download Apache Maven Maven详细下载列表 Index of /dist/maven/maven-3 本地仓库配置文件 配置环境变量 idea编辑器配置 maven Javajdk配置 字节码版本是否11

Hive3 on Spark3配置

1、软件环境 1.1 大数据组件环境 大数据组件版本Hive3.1.2Sparkspark-3.0.0-bin-hadoop3.2 1.2 操作系统环境 OS版本MacOSMonterey 12.1Linux - CentOS7.6 2、大数据组件搭建 2.1 Hive环境搭建 1)Hive on Spark说明 Hive引擎包括:默认 mr、spark、…

利用uni-app 开发的iOS app 发布到App Store全流程

1.0.3 20200927 更新官方对应用审核流程的状态。 注:最新审核后续将同步社区另一篇记录 AppStore 审核被拒原因记录及解决措施 :苹果开发上架常见问题 | appuploader使用教程 1.0.2 20200925 新增首次驳回拒绝邮件解决措施。 1.0.1 20200922 首次…

前端实现界面切换主题

✨ 目录 ▷ 样式切换主题▷ 变量设置主题 ▷ 样式切换主题 常用的主题切换实现方式之一,就是通过 link 标签的 rel 属性来实现的当 rel 标签的值是 alternate,就代表该样式是可以替换的title 属性要加就全加上或者全不加,因为 title 会导致系…

SM8081是一个高效率的1.5MHz同步步进降压DC/DC调节器,可提供高达1A的电压输出电流。

SM8081 高效率,1.5MHZ,1A 同步降压调节器 概述: SM8081是一个高效率的1.5MHz同步步进降压DC/DC调节器,可提供高达1A的电压输出电流。它可以在宽输入电压下工作范围从2.5V到5.5V,集成主开关以及具有非常低Rps&#x…

python调用chrome实现网页自动操作

一. 内容简介 python调用chrome实现网页自动操作。 二. 软件环境 2.1vsCode 2.2Anaconda version: conda 22.9.0 2.3代码 链接: 三.主要流程 3.1 下载驱动和插件 调用谷歌浏览器,需要下载浏览器驱动(https://registry.npmmirror.co…

AI毕业设计生成器(基于AI大模型技术开发)

这是一个辅助生成计算机毕业设计的工具,可以自动完成毕业设计的源码。它基于几百个github上面开源的java和python项目,运用tengsorflow技术,训练出了AI大模型。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毕业设计生成器,能够初步生成Java或python基本源码。…

由浅入深学习统计学 - 常用统计图形学习

学习笔记 第一章- 信息图形化 图形化(可视化) 在一堆数据中,自己发现了这些数据的规律,但是无法表述给其他人知道,图形化就是便于他人理解数据的规律的展示的手段。 或者说我们也可以从统计的数据图形中发现某些没有…

Final Cut Pro X for Mac:打造专业级视频剪辑的终极利器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剪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Final Cut Pro X for Mac作为一款专业的视频剪辑软件,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性,已经成为Mac用户的首选。本文将向您详细介绍Final Cut Pro X for Mac的优势、功能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