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直流电机的驱动原理图和PWM信号的输出方法
今天来用Proteus和C51做一个直流电机驱动程序的仿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通过按键可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正转和反转。在这里,主要使用到的器件除了C51最小系统之外,就是L298电机驱动芯片了。
关于L298电机驱动芯片,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的介绍过了。在这里只是简单的重复以下用它来控制电机转动的原理。每一个L298芯片可以驱动2路直流电机,控制端由IN1、IN2和ENA组成一路输入,对应的输出为OUT1和OUT2。IN3、IN4和ENB组成第二路的控制输入,OUT3和OUT4则为第二路的输出端。
在电路的连接上,输入端通常连接单片机的GPIO引脚,然后通过程序来控制其状态。而输出的OUT则连接被控制电机的两个端子。以第一路为例,IN1和IN2通常用来控制电机转动的方向,而ENA则用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当IN1和IN2均为低电平时,电机停止转动,当一个高电平一个低电平时,会决定电机的不同转向。而通过PWM信号控制的ENA端,则决定了电机的转速。占空比越大,电机转动越快。
下面就来看一下这次实验的原理图。
这个实验的电路还是比较简单的,难度不大。难度最大的就是L298的接法,这在之前的文章中都详细介绍过了。接下来就是实现仿真程序了。这个仿真程序的难点在于如何使用C51单片机实现PWM信号输出。
现在很多新的单片机都内置了PWM控制器,例如另一个系列文章中的ESP32芯片,那么输出PWM信号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C51没有PWM控制器,那么就需要通过程序来控制引脚电平的高低来实现PWM信号的输出了。关于PWM信号的基本知识也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那里面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使用C51实现PWM信号的输出也是有多种方法的。在这里我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第一种方法就是直接主程序控制引脚输出高低电平,通过延时来控制PWM信号的周期和占空比。这应该是最好理解也最容易实现的PWM信号输出方法了。但是,缺点在于要独占处理器,会使处理器不能再从事其他的工作。只适用于单片机只有输出PWM信号这一个任务的场景。
下面来看一下大致的实现方法:
while(1) { P1^0=1; delayUS(x); P1^0=0; delayUS(y); } |
在这段儿代码中,使用的PWM信号输出引脚为P1.0,delayUS()为毫秒级延迟函数,其参数为延迟的毫秒数。那么在忽略机器指令执行时间的情况下:这个程序生成的PWM信号的周期就是x+y毫秒,频率是1000000/(x+y)赫兹(周期单位需要换算成秒),而占空比就是x/(x+y)*100%。
是不是很简单也很好理解?四行代码就实现了PWM信号的输出,如果想调整占空比,只要改变x、y的值就可以了。
下面来看一下第二种产生PWM信号的方法。这种实现方法的目标是解放对处理器的占用,采用定时器中断的办法来控制PWM信号的输出,让处理器还能从事其他的工作。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使用2个定时器,其中一个定时器用来控制PWM信号的周期(也是频率),另一个定时器来控制PWM信号的脉宽,也就是占空比。假设控制周期的定时器中断周期为T1,控制脉宽的定时器周期为T2,那么生成的PWM信号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在这种方法中,定时器1中断后,将输出引脚设置为低电平,并启动定时器2。定时器2中断后,将引脚设置为高电平,在这个过程中,定时器1是全程都工作的,而定时器2则只在输出低电平的时候工作。
这种方法实现的PWM信号的周期就是T1,频率是1/T1,而占空比则是(T1-T2)/T1*100%。下面就来看一下这两个中断函数的实现方法(其中定时器初始化和中断使能的代码没有给出)。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第一个定时器,负责控制PWM的频率 { TR1 = 0; TH0 = 0xFC; TL0 = 0x66; TH1 = PWM; TR1 = 1; P1^0 = 0; }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 第二个定时器,负责调节占空比 { TR1 = 0; P1^0 = 1; } |
这种生成PWM信号的方法的优点是解放了处理器,使处理器可以从事其他的工作。缺点是标准51单片机只有2个定时器,这个功能把两个定时器都占用了。其他功能就没有定时器资源可以使用了。
好了,今天就介绍到这儿了,还有2种生成PWM信号的方法,将在下一期中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