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 源码系列之-集群三板斧---负载均衡(-)

dubbo 源码系列之-负载均衡

  • 概述
  • 核心接口 LoadBalance
    • Dubbo 提供了 5 种负载均衡实现,分别是:
    • LoadBalance 接口
    • AbstractLoadBalance
  • ConsistentHashLoadBalance 一致性hash
    • 1. 一致性 Hash 简析
      • 1.0 hash 算法
      • 2.0 一致性Hash算法
      • 3.0 一致性hash算法 引入槽的概念
    • ConsistentHashSelector 实现分析
  • RandomLoadBalance 加权随机
  • 总结

概述

  • 负载均衡
  • 集群容错
  • 服务路由
    这3个概念容易混淆。他们都描述了怎么从多个 Provider 中选择一个来进行调用。那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把这几个概念阐述清楚吧。

有一个Dubbo的用户服务,在北京部署了10个,在上海部署了20个。一个杭州的服务消费方发起了一次调用,然后发生了以下的事情:

  1. 根据配置的路由规则,如果杭州发起的调用,会路由到比较近的上海的20个 Provider。
  2. 根据配置的随机负载均衡策略,在20个 Provider 中随机选择了一个来调用,假设随机到了第7个 Provider。
  3. 结果调用第7个 Provider 失败了。
  4. 根据配置的Failover集群容错模式,重试其他服务器。
  5. 重试了第13个 Provider,调用成功。

上面的第1,2,4步骤就分别对应了路由,负载均衡和集群容错。 Dubbo中,先通过路由,从多个 Provider 中按照路由规则,选出一个子集。再根据负载均衡从子集中选出一个 Provider 进行本次调用。如果调用失败了,根据集群容错策略,进行重试或定时重发或快速失败等。 可以看到Dubbo中的路由,负载均衡和集群容错发生在一次RPC调用的不同阶段。最先是路由,然后是负载均衡,最后是集群容错。 本文档只讨论负载均衡,路由和集群容错在其他的文档中进行说明。

核心接口 LoadBalance

LoadBalance(负载均衡)的职责是将网络请求或者其他形式的负载“均摊”到不同的服务节点上,从而避免服务集群中部分节点压力过大、资源紧张,而另一部分节点比较空闲的情况。

通过合理的负载均衡算法,我们希望可以让每个服务节点获取到适合自己处理能力的负载,实现处理能力和流量的合理分配。常用的负载均衡可分为软件负载均衡(比如,日常工作中使用的 Nginx)和硬件负载均衡(主要有 F5、Array、NetScaler 等,不过开发工程师在实践中很少直接接触到)。

常见的 RPC 框架中都有负载均衡的概念和相应的实现,Dubbo 也不例外。Dubbo 需要对 Consumer 的调用请求进行分配,避免少数 Provider 节点负载过大,而剩余的其他 Provider 节点处于空闲的状态。因为当 Provider 负载过大时,就会导致一部分请求超时、丢失等一系列问题发生,造成线上故障。

Dubbo 提供了 5 种负载均衡实现,分别是:

  • 基于 Hash 一致性的 ConsistentHashLoadBalance;
  • 基于权重随机算法的 RandomLoadBalance;
  • 基于最少活跃调用数算法的 LeastActiveLoadBalance;
  • 基于加权轮询算法的 RoundRobinLoadBalance;
  • 基于最短响应时间的 ShortestResponseLoadBalance 。

LoadBalance 接口

上述 Dubbo 提供的负载均衡实现,都是 LoadBalance 接口的实现类,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adBalance 是一个扩展接口,默认使用的扩展实现是 RandomLoadBalance,其定义如下所示,其中的 @Adaptive 注解参数为 loadbalance,即动态生成的适配器会按照 URL 中的 loadbalance 参数值选择扩展实现类。

@SPI(RandomLoadBalance.NAME)
public interface LoadBalance {@Adaptive("loadbalance")<T> Invoker<T> select(List<Invoker<T>> invokers, URL url, 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RpcException;
}

LoadBalance 接口中 select() 方法的核心功能是根据传入的 URL 和 Invocation,以及自身的负载均衡算法,从 Invoker 集合中选择一个 Invoker 返回。

AbstractLoadBalance

AbstractLoadBalance 抽象类并没有真正实现 select() 方法,只是对 Invoker 集合为空或是只包含一个 Invoker 对象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处理,具体实现如下:

public <T> Invoker<T> select(List<Invoker<T>> invokers, URL url, Invocation invocation) {if (CollectionUtils.isEmpty(invokers)) { return null; // Invoker集合为空,直接返回null}if (invokers.size() == 1) { // Invoker集合只包含一个Invoker,则直接返回该Invoker对象return invokers.get(0);}// Invoker集合包含多个Invoker对象时,交给doSelect()方法处理,这是个抽象方法,留给子类具体实现return doSelect(invokers, url, invocation);
}

另外,AbstractLoadBalance 还提供了一个 getWeight() 方法,该方法用于计算 Provider 权重,具体实现如下:

int getWeight(Invoker<?> invoker, Invocation invocation) {int weight;URL url = invoker.getUrl();if (REGISTRY_SERVICE_REFERENCE_PATH.equals(url.getServiceInterface())) {// 如果是RegistryService接口的话,直接获取权重即可weight = url.getParameter(REGISTRY_KEY + "." + WEIGHT_KEY, DEFAULT_WEIGHT);} else {weight = url.getMethodParameter(invocation.getMethodName(), WEIGHT_KEY, DEFAULT_WEIGHT);if (weight > 0) {// 获取服务提供者的启动时间戳long timestamp = invoker.getUrl().getParameter(TIMESTAMP_KEY, 0L);if (timestamp > 0L) {// 计算Provider运行时长long up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imestamp;if (uptime < 0) {return 1;}// 计算Provider预热时长int warmup = invoker.getUrl().getParameter(WARMUP_KEY, DEFAULT_WARMUP);// 如果Provider运行时间小于预热时间,则该Provider节点可能还在预热阶段,需要重新计算服务权重(降低其权重)if (uptime > 0 && uptime < warmup) {weight = calculateWarmupWeight((int)uptime, warmup, weight);}}}}return Math.max(weight, 0);
}

calculateWarmupWeight() 方法的目的是对还在预热状态的 Provider 节点进行降权,避免 Provider 一启动就有大量请求涌进来。服务预热是一个优化手段,这是由 JVM 本身的一些特性决定的,例如,JIT 等方面的优化,我们一般会在服务启动之后,让其在小流量状态下运行一段时间,然后再逐步放大流量。

static int calculateWarmupWeight(int uptime, int warmup, int weight) {// 计算权重,随着服务运行时间uptime增大,权重ww的值会慢慢接近配置值weightint ww = (int) ( uptime / ((float) warmup / weight));return ww < 1 ? 1 : (Math.min(ww, weight));
}

了解了 LoadBalance 接口的定义以及 AbstractLoadBalance 提供的公共能力之后,下面我们开始逐个介绍 LoadBalance 接口的具体实现。

ConsistentHashLoadBalance 一致性hash

ConsistentHashLoadBalance 底层使用一致性 Hash 算法实现负载均衡。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一致性 Hash 算法相关的知识点。

1. 一致性 Hash 简析

一致性 Hash 负载均衡可以让参数相同的请求每次都路由到相同的服务节点上,这种负载均衡策略可以在某些 Provider 节点下线的时候,让这些节点上的流量平摊到其他 Provider 上,不会引起流量的剧烈波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示例,简单介绍一致性 Hash 算法的原理。

1.0 hash 算法

假设现在有 1、2、3 三个 Provider 节点对外提供服务,有 100 个请求同时到达,如果想让请求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到这三个 Provider 节点上,我们可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Hash 取模,即 hash(请求参数) % 3。如果参与 Hash 计算的是请求的全部参数,那么参数相同的请求将会落到同一个 Provider 节点上。不过此时如果突然有一个 Provider 节点出现宕机的情况,那我们就需要对 2 取模,即请求会重新分配到相应的 Provider 之上。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所有请求的处理节点都发生了变化,这就会造成比较大的波动。

缺点非常明显: 服务扩容和缩容时问题就非常大

2.0 一致性Hash算法

为了避免因一个 Provider 节点宕机,而导致大量请求的处理节点发生变化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一致性 Hash 算法。一致性 Hash 算法的原理也是取模算法,与 Hash 取模的不同之处在于:Hash 取模是对 Provider 节点数量取模,而一致性 Hash 算法是对 2^32 取模。

一致性 Hash 算法需要同时对 Provider 地址以及请求参数进行取模:

hash(Provider地址) % 2^32
hash(请求参数) % 2^32

Provider 地址和请求经过对 2^32 取模得到的结果值,都会落到一个 Hash 环上,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致性 Hash 节点均匀分布图

我们按顺时针的方向,依次将请求分发到对应的 Provider。这样,当某台 Provider 节点宕机或增加新的 Provider 节点时,只会影响这个 Provider 节点对应的请求。

在理想情况下,一致性 Hash 算法会将这三个 Provider 节点均匀地分布到 Hash 环上,请求也可以均匀地分发给这三个 Provider 节点。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三个 Provider 节点地址取模之后的值,可能差距不大(另外不断有Provider服务挂掉也会导致这种问题),这样会导致大量的请求落到一个 Provider 节点上,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致性 Hash 节点非均匀分布图

这就出现了数据倾斜的问题。所谓数据倾斜是指由于节点不够分散,导致大量请求落到了同一个节点上,而其他节点只会接收到少量请求的情况。

为了解决一致性 Hash 算法中出现的数据倾斜问题,又演化出了 Hash 槽的概念。

3.0 一致性hash算法 引入槽的概念

Hash 槽解决数据倾斜的思路是:既然问题是由 Provider 节点在 Hash 环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那么可以虚拟出 n 组 P1、P2、P3 的 Provider 节点 ,让多组 Provider 节点相对均匀地分布在 Hash 环上。如下图所示,相同阴影的节点均为同一个 Provider 节点,比如 P1-1、P1-2……P1-99 表示的都是 P1 这个 Provider 节点。引入 Provider 虚拟节点之后,让 Provider 在圆环上分散开来,以避免数据倾斜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借用这个图来说明一下解决数据倾斜的问题:
在没有加入虚拟节点之前,A服务器承担了绝大多数的请求。但是假设每个服务器有一个虚拟节点(A-1,B-1,C-1),经过哈希计算后落在了如上图所示的位置。那么A服务器的承担的请求就在一定程度上(图中标注了五角星的部分)分摊给了B-1、C-1虚拟节点,实际上就是分摊给了B、C服务器。

一致性哈希算法中,加入虚拟节点,可以解决数据倾斜问题。

当你在面试的过程中,如果听到了类似于数据倾斜的字眼。那大概率是在问你一致性哈希算法和虚拟节点。

ConsistentHashSelector 实现分析

首先来看 doSelect() 方法的实现,其中会根据 ServiceKey 和 methodName 选择一个 ConsistentHashSelector 对象,核心算法都委托给 ConsistentHashSelector 对象完成。

protected <T> Invoker<T> doSelect(List<Invoker<T>> invokers, URL url, Invocation invocation) {// 获取调用的方法名称String methodName = RpcUtils.getMethodName(invocation);// 将ServiceKey和方法拼接起来,构成一个keyString key = invokers.get(0).getUrl().getServiceKey() + "." + methodName;// 注意:这是为了在invokers列表发生变化时都会重新生成ConsistentHashSelector对象int invokersHashCode = invokers.hashCode();// 根据key获取对应的ConsistentHashSelector对象,selectors是一个ConcurrentMap<String, ConsistentHashSelector>集合ConsistentHashSelector<T> selector = (ConsistentHashSelector<T>) selectors.get(key);if (selector == null || selector.identityHashCode != invokersHashCode) { // 未查找到ConsistentHashSelector对象,则进行创建selectors.put(key, new ConsistentHashSelector<T>(invokers, methodName, invokersHashCode));selector = (ConsistentHashSelector<T>) selectors.get(key);}// 通过ConsistentHashSelector对象选择一个Invoker对象return selector.select(invocation);
}

下面我们来看 ConsistentHashSelector,其核心字段如下所示。

  • virtualInvokers(TreeMap<Long, Invoker> 类型):用于记录虚拟 Invoker 对象的 Hash 环。这里使用 TreeMap 实现 Hash 环,并将虚拟的 Invoker 对象分布在 Hash 环上。
  • replicaNumber(int 类型):虚拟 Invoker 个数。
  • identityHashCode(int 类型):Invoker 集合的 HashCode 值。
  • argumentIndex(int[] 类型):需要参与 Hash 计算的参数索引。例如,argumentIndex = [0, 1, 2] 时,表示调用的目标方法的前三个参数要参与 Hash 计算。

接下来看 ConsistentHashSelector 的构造方法,其中的主要任务是:

  • 构建 Hash 槽;
  • 确认参与一致性 Hash 计算的参数,默认是第一个参数。

这些操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 Invoker 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 Hash 环上,具体实现如下:

TreeMap 底层是红黑树实现, Key是有序排列 如果不了解可以参考下面的文章 treeMap

ConsistentHashSelector(List<Invoker<T>> invokers, String methodName, int identityHashCode) {// 初始化virtualInvokers字段,也就是虚拟Hash槽this.virtualInvokers = new TreeMap<Long, Invoker<T>>();// 记录Invoker集合的hashCode,用该hashCode值来判断Provider列表是否发生了变化this.identityHashCode = identityHashCode;URL url = invokers.get(0).getUrl();// 从hash.nodes参数中获取虚拟节点的个数this.replicaNumber = url.getMethodParameter(methodName, HASH_NODES, 160);// 获取参与Hash计算的参数下标值,默认对第一个参数进行Hash运算String[] index = COMMA_SPLIT_PATTERN.split(url.getMethodParameter(methodName, HASH_ARGUMENTS, "0"));argumentIndex = new int[index.length];for (int i = 0; i < index.length; i++) {argumentIndex[i] = Integer.parseInt(index[i]);}// 构建虚拟Hash槽,默认replicaNumber=160,相当于在Hash槽上放160个槽位// 外层轮询40次,内层轮询4次,共40*4=160次,也就是同一节点虚拟出160个槽位for (Invoker<T> invoker : invokers) {String address = invoker.getUrl().getAddress();for (int i = 0; i < replicaNumber / 4; i++) {// 对address + i进行md5运算,得到一个长度为16的字节数组byte[] digest = md5(address + i);// 对digest部分字节进行4次Hash运算,得到4个不同的long型正整数for (int h = 0; h < 4; h++) {// h = 0 时,取 digest 中下标为 0~3 的 4 个字节进行位运算// h = 1 时,取 digest 中下标为 4~7 的 4 个字节进行位运算// h = 2 和 h = 3时,过程同上long m = hash(digest, h);virtualInvokers.put(m, invoker);}}}
}

最后,请求会通过 ConsistentHashSelector.select() 方法选择合适的 Invoker 对象,其中会先对请求参数进行 md5 以及 Hash 运算,得到一个 Hash 值,然后再通过这个 Hash 值到 TreeMap 中查找目标 Invoker。具体实现如下:

public Invoker<T> select(Invocation invocation) {// 将参与一致性Hash的参数拼接到一起String key = toKey(invocation.getArguments());// 计算key的Hash值byte[] digest = md5(key);// 匹配Invoker对象return selectForKey(hash(digest, 0));
}
private Invoker<T> selectForKey(long hash) {// 从virtualInvokers集合(TreeMap是按照Key排序的)中查找第一个节点值大于或等于传入Hash值的Invoker对象Map.Entry<Long, Invoker<T>> entry = virtualInvokers.ceilingEntry(hash);// 如果Hash值大于Hash环中的所有Invoker,则回到Hash环的开头,返回第一个Invoker对象if (entry == null) {entry = virtualInvokers.firstEntry();}return entry.getValue();
}

RandomLoadBalance 加权随机

RandomLoadBalance 使用的负载均衡算法是加权随机算法。RandomLoadBalance 是一个简单、高效的负载均衡实现,它也是 Dubbo 默认使用的 LoadBalance 实现。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说明加权随机算法的核心思想。假设我们有三个 Provider 节点 A、B、C,它们对应的权重分别为 5、2、3,权重总和为 10。现在把这些权重值放到一维坐标轴上,[0, 5) 区间属于节点 A,[5, 7) 区间属于节点 B,[7, 10) 区间属于节点 C,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我们通过随机数生成器在 [0, 10) 这个范围内生成一个随机数,然后计算这个随机数会落到哪个区间中。例如,随机生成 4,就会落到 Provider A 对应的区间中,此时 RandomLoadBalance 就会返回 Provider A 这个节点。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 RandomLoadBalance 中 doSelect() 方法的实现,其核心逻辑分为三个关键点:

  • 计算每个 Invoker 对应的权重值以及总权重值;
  • 当各个 Invoker 权重值不相等时,计算随机数应该落在哪个 Invoker 区间中,返回对应的 Invoker 对象;
  • 当各个 Invoker 权重值相同时,随机返回一个 Invoker 即可。
    RandomLoadBalance 经过多次请求后,能够将调用请求按照权重值均匀地分配到各个 Provider 节点上。下面是 RandomLoadBalance 的核心实现:
protected <T> Invoker<T> doSelect(List<Invoker<T>> invokers, URL url, Invocation invocation) {int length = invokers.size();boolean sameWeight = true;// 计算每个Invoker对象对应的权重,并填充到weights[]数组中int[] weights = new int[length];// 计算第一个Invoker的权重int firstWeight = getWeight(invokers.get(0), invocation);weights[0] = firstWeight;// totalWeight用于记录总权重值int totalWeight = firstWeight;for (int i = 1; i < length; i++) {// 计算每个Invoker的权重,以及总权重totalWeightint weight = getWeight(invokers.get(i), invocation);weights[i] = weight;// SumtotalWeight += weight;// 检测每个Provider的权重是否相同if (sameWeight && weight != firstWeight) {sameWeight = false;}}// 各个Invoker权重值不相等时,计算随机数落在哪个区间上if (totalWeight > 0 && !sameWeight) {// 随机获取一个[0, totalWeight) 区间内的数字int offset = ThreadLocalRandom.current().nextInt(totalWeight);// 循环让offset数减去Invoker的权重值,当offset小于0时,返回相应的Invoker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offset -= weights[i];if (offset < 0) {return invokers.get(i);}}}// 各个Invoker权重值相同时,随机返回一个Invoker即可return invokers.get(ThreadLocalRandom.current().nextInt(length));
}

dubbo 3 以上的稍作了修改, 只看不同部分

if (totalWeight > 0 && !sameWeight) {// If (not every invoker has the same weight & at least one invoker's weight>0), select randomly based on totalWeight.int offset = ThreadLocalRandom.current().nextInt(totalWeight);// Return an invoker based on the random value.if (length <= 4) { // 如果提供方小于等于4个for (int i = 0; i < length; i++) {if (offset < weights[i]) {return invokers.get(i);}}} else {int i = Arrays.binarySearch(weights, offset);if (i < 0) {i = -i - 1;} else {while (weights[i+1] == offset) {i++;}i++;}return invokers.get(i);}}

总结

本课时我们重点介绍了 Dubbo Cluster 层中负载均衡相关的内容。首先我们介绍了 LoadBalance 接口的定义以及 AbstractLoadBalance 抽象类提供的公共能力。然后我们还详细讲解了 ConsistentHashLoadBalance 的核心实现,其中还简单说明了一致性 Hash 算法的基础知识点。最后,我们又一块儿分析了 RandomLoadBalance 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实现。

剩余三个负载均衡 实现 参考 dubbo 源码系列之-负载均衡(二)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562635.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米多论文怎么用 #学习方法#职场发展

米多论文是一款专为论文写作者设计的工具&#xff0c;可以帮助用户进行论文的查重和降重。它的使用非常简单&#xff0c;只需将需要检测的论文内容粘贴到相应的输入框中&#xff0c;点击“检测”按钮即可开始查重。米多论文通过比对用户提交的论文和互联网上已经存在的内容&…

STM32 使用gcc编译介绍

文章目录 前言1. keil5下的默认编译工具链用的是哪个2. Arm编译工具链和GCC编译工具链有什么区别吗&#xff1f;3. Gcc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命名规范4. 怎么下载gcc-arm编译工具链参考资料 前言 我们在STM32上进行开发时&#xff0c;一般都是基于Keil5进行编译下载&#xff0c;Kei…

阿里云服务器地域怎么选择?可用区是什么?

阿里云服务器地域和可用区怎么选择&#xff1f;地域是指云服务器所在物理数据中心的位置&#xff0c;地域选择就近选择&#xff0c;访客距离地域所在城市越近网络延迟越低&#xff0c;速度就越快&#xff1b;可用区是指同一个地域下&#xff0c;网络和电力相互独立的区域&#…

2024 3.16~3.22 周报

一、引入——DenseNet DenseNet架构&#xff1a;以前馈的方式&#xff0c;将每层与每层都连接起来&#xff0c;它建立的是前面所有层与后面层的密集连接&#xff08;dense connection&#xff09;。 为了确保最大程度的信息在网络中各层之间流动&#xff0c;将所有层彼此直接连…

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

本篇将基于PPEC-86CA3A移相全桥数字电源控制芯片以及PPEC Workbench开发软件带领大家进行实际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开发 。 一、移相全桥变换器设计与开发 1、外围电路设计与硬件平台搭建 1&#xff09;外围电路设计 这里给出了PPEC-86CA3A移相全桥数字电源控制芯片的…

JavaScript 权威指南第七版(GPT 重译)(六)

第十五章&#xff1a;JavaScript 在 Web 浏览器中 JavaScript 语言是在 1994 年创建的&#xff0c;旨在使 Web 浏览器显示的文档具有动态行为。自那时以来&#xff0c;该语言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演变&#xff0c;与此同时&#xff0c;Web 平台的范围和功能也迅速增长。今天&#…

Java 程序设计 2、3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Java语言中有4种基本的整数类型&#xff0c;哪种类型所占的内存空间最小&#xff0c;写出定义该类型的关键字_____________。&#xff08;byte&#xff09;Java语言中有4种基本的整数类型&#xff0c;哪种类型所占的内存空间最大&#xff0c;写出定义该类型的关键字…

【Entity Framework】 EF中DbContext类详解

【Entity Framework】 EF中DbContext类详解 一、概述 DbContext类是实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域或实例类与数据库交互的桥梁。 从上图可以看出DbContext是负责与数据交互作为对象的主要类。DbContext负责以下活动&#xff1a; EntitySet&#xff1a;DbContext包含…

LAMP架构与搭建论坛

目录 1、LAMP架构简述 2、各组件作用 3、构建LAMP平台 3.1编译安装Apache httpd服务 3.1.1关闭防火墙&#xff0c;将安装Apache所需软件包传到/opt目录下 3.1.2安装环境依赖包 3.1.3配置 设置安装目录、安装模块 3.1.4编译安装 3.1.5优化配置文件路径 3.1.6启动apache…

2024智能短信营销推广系统使用攻略

智能短信营销推广系统以其精准、高效的特点&#xff0c;成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重要桥梁。云衔科技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xff0c;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智能短信营销推广系统解决方案&#xff0c;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短信营销活动。 云衔科…

linux源配置:ubuntu、centos;lspci与lsmod命令区别

1、ubuntu源配置 1&#xff09;先查电脑版本型号: lsb_release -c2&#xff09;再编辑源更新&#xff0c;源要与上面型号对应 参考&#xff1a;https://midoq.github.io/2022/05/30/Ubuntu20-04%E6%9B%B4%E6%8D%A2%E5%9B%BD%E5%86%85%E9%95%9C%E5%83%8F%E6%BA%90/ /etc/apt/…

ng发布静态资源 发布项目 发布数据

描述&#xff1a;把一个项目或者数据发布出来&#xff0c;通过http的形式访问&#xff0c;比如发布一个js文件&#xff0c;用http://localhost:6060/data/jquery/jquery.min.js访问。 步骤&#xff1a;配置nginx.conf文件&#xff0c;nginx.conf位于conf目录下&#xff0c;在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