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利乐公司,一个在乳品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链主品牌”,通过提供创新的包装材料和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利乐从不生产一滴奶,却赚取了中国乳业 75%的利润,一年创收超过 800 亿人民币。在利乐的包装材料和技术支持下,中国乳品市场的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崛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链主品牌:制造型企业最佳增长战略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利乐公司创立之初,创始人鲁宾·劳辛意识到当时的玻璃瓶包装牛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易碎、保质期短、清洗成本高等。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一种四面体纸质包装,采用多层复合材料制作,让牛奶在常温下能保存 6 个月以上,大大提高了牛奶的保质期。这种创新的包装技术在市场上大获成功,60 年代年产能就已经超过了 10 亿包。
利乐重视科技创新和质量控制,拥有 5000 多项专利,技术人员占比高达 70%。利乐的坏包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远低于国内企业的平均水平。随着产品线的拓展,利乐开发出不同造型、容量和开口的包装,逐渐成为液体食品包装行业的领军企业。
90 年代,利乐开始瞄准中国市场。在当时的中国,牛奶消费并不普及,乳企规模较小。利乐通过与乳企合作,提供设备、指导广告营销等方式,帮助乳企实现规模化发展。在利乐的支持下,蒙牛、伊利等企业迅速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利乐作为一个工业“链主品牌”,企业需要具备推动整个产业链向上发展、规模扩大的能力。通过与产业链下游企业合作,利乐成功地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扩张,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乳品行业的整体发展。例如,利乐提供价值千万的灌装机给乳企,但要求乳企购买利乐的包装材料。这种合作方式使利乐在中国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垄断了 95%的牛奶包装市场。利乐依靠自身强大的专利布局,确保竞争对手无法轻易进入液体包装市场。一旦有企业尝试进入,利乐会通过法务部门采取诉讼措施,维护自身市场地位。
然而,利乐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市场垄断。其先进的包装技术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蒙牛、伊利等企业在利乐的支持下,迅速成长为乳业巨头,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乳制品。此外,利乐还为光明、君乐宝等乳品巨头,以及 Oatly、旺旺、认养一头牛等饮料品牌提供包装材料和技术支持。
利乐作为牛奶产业链的工业“链主品牌”,凭借其创新的包装技术、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及强大的专利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利乐不仅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还推动了整个乳品行业的进步。这一案例为其他行业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链主品牌”竞争战略。
说明:本文节选自——《链主品牌:制造型企业最佳增长战略》,些许文字有所变动,如需查看完整版,请关注许战海咨询公众号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