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入门之UDP编程

欢迎各位帅哥美女来捧场,本文是介绍UDP网络编程。在这里,你会见到最详细的教程;细致到每一行代码,每一个api的由来和使用它的目的等。

目录

1.UDP相关API

1.1.两个类

1.2.两个类中的方法

2.UDP编程

2.1.大体框架

2.2.内容构造

2.3.方法总结


1.UDP相关API

想要实现UDP编程,肯定要掌握一些用来操作udp的api,主要两个类,多个方法。

1.1.两个类

这两个类包括:DatagramSocket和DatagramPacket,至于这两个类里面的方法,下一个小标题介绍。

(1)DatagramSocket类

这个类,是用来操作网卡的,也就是用来创造服务器/客户端。可以获取到操作网卡的一个流对象,用来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关闭流对象

(2)DatagramPacket类

这个类用来表示udp数据报,也就是用来保存数据的。DatagramPacket对象可以保存请求、响应、ip/端口号等信息。

1.2.两个类中的方法

(1)DatagramSocket类

  • 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解释
DatagramSocket()无参构造。创造一个UDP数据报套接字的Socket,绑定到本机任意一个端口(一般用于客户端,系统会分配一个空闲的端口号)
DatagramSocket(int port)创造一个UDP数据报套接字的Socket,并且绑定到本机指定端口号上(一般用于服务器)

(1)无参构造方法一般用在客户端,不需要指定端口号,这种就是由系统随机分配空闲的端口号。(2)带参的构造方法,一般用在服务器,给服务器指定一个端口号;服务器需要在启动时就有端口号,方便客户端寻找。 

  • 普通方法
方法签名说明
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从这个套接字接收数据报,存到p中(如果没接收到,会阻塞等待)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从这个套接字发送数据报p(不会阻塞,都是直接发送)
void close()关闭这个数据报套接字(类似关闭流)

上面三个就是udp通信的三部曲:接收请求、(解析请求)、发送响应(服务器);发送请求、接收响应(客户端);最后都需要关闭流(一般socket流对象和客户端服务器的声明周期一样,就不需要我们去主动关闭)

(2)DatagramPacket类

这是一个描述数据报的类,用来保存数据报。

  • 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说明
DatagramPacket(byte[] bf,int length)构造一个数据报,并且使用字节数组接收数据,接受指定的长度
DatagramPacket(byte[] bf,int offset,int length,SocketAddress address,(port))用来发送数据报。发送的数据在字节数组中,从offset到length长度。address包含目的主机的IP和端口号

 (1)第一个构造方法:一般用于接收信息,像服务器接收请求和客户端接收响应;构造一个空的udp数据报对象,参数是指定一块存放数据的空间,后面的长度表示这一块空间的可用部分。(2)第二个构造方法:一般用于发送信息,像服务器发送响应和客户端发送请求;构造一个带有信息的udp数据报。具体信息存在第一个参数(请求或者响应),第二、三个参数表示信息的有效长度范围,第四个参数里面存放的是ip地址(也可以同时包含端口号),第五个参数表示端口号(当前面一个参数没有包含端口号时)。

  • 普通方法 
方法名解释
InetAddress getAddress()从接收/发送的数据报中,获取发送端的主机IP或者接收端的主机IP
int getPort()从接收的数据报中,获取发送端主机的端口号;或者获取发送端主机的端口号
byte[] getData()获取数据报中的数据

这些方法,就是用来获取udp数据报中的一些信息的,比如第一个获取ip地址,第二个获取端口号等,不过想要完成udp通信,掌握这几个方法还不够,但是现在先不介绍完,等到介绍完udp通信我们就一起介绍。

2.UDP编程

前置常识:接下来就是要编写一个关于udp的网络程序,就需要有服务器和客户端(两个不同的程序/进程),服务器是可以24*7h的处理请求的(我们写成死循环即可),客户端随意(我们也写成死循环,表示可以不断发送请求)。

而且我们这里的服务器暂时作为一个回响服务器,也就是不解析请求,发送什么再发送回去即可。接下来就开始编程我们的第一个简单网络程序吧。

2.1.大体框架

(1)服务器

//各种包,这里先不写
//回显服务器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ice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public UdpEchoService(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给服务器指定端口号}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while(true) {//写成死循环,用于不断处理客户端发来的请求//1.接收请求//2.解析请求//3.发送响应(解析好的请求)  }}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这个方法用来解析请求return requ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UdpEchoService service = new UdpEchoService(1314);service.start();}
}

main方法用来启动服务器,会先调用构造方法,构造好一个服务器,然后里面会自动调用start方法,表示服务器真正的启动了(可以处理请求)

(2)客户端

//各种包,这里也暂时不写
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private String Ip;private int port;public UdpEchoClient(String Ip,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系统随机分配端口号this.Ip = Ip;//记录服务器的ip地址this.port = port;//记录服务器的端口号}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while (true) {//1.输入请求//2.发送请求//3.接收响应(服务器处理好请求后返回)//4.打印响应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127.0.0.1",1314);//绑定本主机的服务器client.start();}
}

这里的客户端同理,构造方法只是做好了准备工作,等到start方法后,才能真正的开始发送请求(客户端启动)

2.2.内容构造

(1)服务器

接下来,我们分别完善服务器的三步曲:接收请求、解析请求、返回响应。

  • 接收请求

udp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是一个二进制/字节流数据,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个udp数据报对象来接收,也就是构造一个udp数据报对象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udp数据报对象中的参数相当于是一个“空盘子”,用来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udp数据报对象中没有实现,就需要我们自己指定一块空间)

当udp数据报对象构造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接收请求了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接收请求,存放在requestPacket中

此时,我们就已经拿到客户端的请求了,但是此时是二进制信息,为了我们方便解析请求,所以我们打算将其转换成一个字符串请求

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

这里就是需要使用到一些DatagramPacket类的方法了。

(1)第一个参数:前面介绍过多的,用来获取udp中的数据;(2)第二、三个参数,就是表示要获取udp中信息的范围,表示从0到二进制信息结尾(getLength()求的是什么长度?)(3)最后,String有提供相关的构造方法,用于将二进制数据转化成字符串数据

完整的接收请求代码:

//1.接收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
  • 解析请求

这一步就比较简单了,因为是回显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什么就返回什么即可;但是还是要做做样子,假装经过方法解析,然后得到一个响应。

//2.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ervice(request);

计算请求的方法:

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return request;
}

这一步很简单

  • 返回响应

我们现在拿到的响应是一个string,返回时需要的是一个udp,所以也需要转化一下才行,我们这里需要使用到上面的udp数据报构造方法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0,response.getBytes().length,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

这里有四个参数,需要解释一下:

(1)第一个参数:获取到字符串response中的数据;(2)第二、三个参数就是表示需要转化成的udp数据范围;(3)第四个参数:从前面接收的请求中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用来服务器确定响应是发给谁的)

通过上述的操作,此时responsePacket中就包含了响应和信息,接下来就可以返回响应了。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服务器的响应代码: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while(true) {//1.接收请求并解析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构造udp数据报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接收客户端的请求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将二进制请求(udp数据报)转化成字符串(字符流)//2.计算响应String response = service(request);//3.返回响应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0,response.getBytes().length,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socket.send(responsePacket);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requestPacket.getAddress(),requestPacket.getPort(),request,response);//                                                客户端请求     返回的响应                  客户端ip     端口}}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return request;}

最下面有一个打印客户端信息的代码:前面两个就是获取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

回响服务器完整代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回显服务器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ice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public UdpEchoService(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给服务器指定端口号}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while(true) {//1.接收请求并解析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构造udp数据报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接收客户端的请求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将二进制请求(udp数据报)转化成字符串(字符流)//2.计算响应String response = service(request);//3.返回响应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0,response.getBytes().length,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socket.send(responsePacket);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requestPacket.getAddress(),requestPacket.getPort(),request,response);//                                                 客户端ip          客户端端口号                  客户端请求     返回的响应}}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return reques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UdpEchoService service = new UdpEchoService(1314);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类服务器");service.start();}
}

(2)客户端

现在只需要完成客户端的四部曲即可:输入请求、发送请求、接收响应、打印响应

  • 输入请求

我们这里直接使用字符串来接收请求即可

System.out.print("请输入你的请求:");
//1.输入请求
String request = in.nextLine();
  • 发送请求

因为我们输入的请求是一个字符串类型,而发送udp数据报是字节类型,也可以说是需要将字符串请求打包成一个udp数据报才能发送

打包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0,request.getBytes().length,InetAddress.getByName(Ip),port);

这里同理,打包成一个DatagramPacket数据报,里面需要包含:请求和服务器的ip和端口号;前面三个参数就不多介绍,第四个参数是一个新的方法:InetAddress.getByName(int port),用来……

发送请求: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发送请求完整代码:

//2.发送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0,request.getBytes().length,InetAddress.getByName(Ip),port);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 接收响应

当向服务器发送完请求后,就需要接收服务器返回回来的响应,类型是一个DatagramPacket数据报。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

这里需要提前构造一个DatagramPacket数据报,然后再去接收。

  • 打印响应
//4.打印请求
String response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0,responsePacket.getLength());System.out.println("响应为:"+response);

客户端完整代码:

//客户端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private String Ip;private int port;public UdpEchoClient(String Ip,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this.Ip = Ip;this.port = port;}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请输入你的请求:");//1.输入请求String request = in.nextLine();//2.发送请求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0,request.getBytes().length,InetAddress.getByName(Ip),port);socket.send(requestPacket);//3.接收响应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4.打印请求String response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0,responsePacket.getLength());//System.out.println("中文翻译为:"+response);System.out.println("响应为:"+respons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127.0.0.1",1314);//绑定本主机的服务器client.start();}
}

客户端服务器也就都写好了,接下来实验一下。

先启动服务器:

在启动客户端:

客户端发送请求:

服务器日志:

至此,UDP服务器-客户端编码完成。

 执行流程图:

2.3.方法总结

在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一次方法了,现在又准备介绍一次,是为了水字数吗?那当然不是,前面两个类中的一些方法,只是为了让你认识到这些类,和实例化了对象后该怎么去做。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结合代码来介绍方法,而且主要是和DatagramPacket有关的方法。

(1)获取ip地址和端口号

  • 直接调用方法分别获得
方法解释
InetAddress getAddress()获取ip地址
int getPort()获取端口号

在代码中的体现

(2)求数据长度

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你一定看过这些代码

这些求数据长度的有什么区别?该怎么使用?为什么要这样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

  • 字符和字节的区别

首先,字符>字节,一个字符可能包含多个字节。一个字符串,如果都是数字或者英文字母,那么它的字符数和字节数大概率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一个字符串中包含汉字等重量字符,那么字符数>字节数。

  • 求长度的区别

如果本身是一个字节类型的字符串数据,那么我们直接取长度就好;但是如果是一个String类型的字符串,要将它转化成udp数据报,就需要先转化成字节类型,再求其长度。

如果本身是字节类型,就不需要转换;如果是字符串类型,就需要。原因:只要转化成最小单位,就不会遗漏数据

(3)字符串ip地址转成点分十进制格式

在客户端程序里面,有这么一个方法:

所以通过InetAddress.getByName(String ip)方法就可以将String类型的ip转换成一个java可以识别的ip对象(也就是InetAddress对象)

InetAddress.getByName(String ip)将字符串类型的ip地址转成java可识别的

(4)同时获得ip地址和端口号

服务器中的一段代码

目的是:现在服务器需要将响应发回客户端,就需要知道客户端的ip地址和客户端。

getSocketAddress()获取ip和端口号

返回一个InetSocketAddress对象,里面就包含ip地址和端口号

(5)获取数据

  • 获取udp数据报中的数据
byte[] getData()将udp中的数据存入一个字节数组中

代码体现:

  • 获取字符串中的数据
byte[] getBytes()将字符串中的数据存入一个字节数组中

代码体现:

以上就是udp客户端-服务器编程中使用到的方法了。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67936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力”

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的“核心驱动力” 一、人工智能与知识图谱二、知识图谱的定义与重要性三、知识图谱工程师的薪资情况四、知识图谱的应用领域六、知识图谱的未来展望七、总结 一、人工智能与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AI)作为21世纪的前沿技术&…

【四、性能测试】性能测试基础与几个重要的概念

你好,我是山茶,一个95后在职程序员。也是一个目标跟 1000 程序员探索出 AI 测试 副业之路的 bro,欢迎跟我一起沟通交流! 一、什么是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

JRT失控处理打印和演示

基于JRT完备的脚本化和打印基础,基于JRT的业务可以轻松的实现想要的打效果,这次以质控图的失控处理打印和月报打印来分享基于JRT的打印业务实现。 演示视频链接 失控报告打印 失控处理打印的虚拟M import JRT.Core.DataGrid.GridDto; import JRT.Co…

Bugku Crypto 部分题目简单题解

抄错的字符 题目描述: 老师让小明抄写一段话,结果粗心的小明把部分数字抄成了字母,还因为强迫症把所有字母都换成大写。你能帮小明恢复并解开答案吗: QWIHBLGZZXJSXZNVBZW 观察疑似base64解码,尝试使用cyberchef解码…

【OceanBase 系列】—— OceanBase v4.3 特性解读:查询性能提升之利器列存储引擎

原文链接:OceanBase 社区 对于分析类查询,列存可以极大地提升查询性能,也是 OceanBase 做好 HTAP 和 OLAP 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特性。本文介绍 OceanBase 列存的实现特色。 OceanBase从诞生起就一直坚持LSM-Tree架构,不断打磨功能支…

Google Earth Engine谷歌地球引擎计算遥感影像在每个8天间隔内的多年平均值

本文介绍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中,求取多年时间中,遥感影像在每1个8天时间间隔内的多年平均值的方法。 本文是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系列教学文章…

PPP点对点协议

概述 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在链路层上传输网络层协议前验证链路的对端,主要用于在全双工的同异步链路上进行点到点的数据传输。 PPP主要是用来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建立连接、…

【高阶数据结构】图--邻接矩阵、邻接表、BFS、DFS、Kruskal、Prime

图--邻接矩阵、邻接表、BFS、DFS、Kruskal、Prime 一、图的概述1、概述(纯理论部分)2、邻接矩阵(实现一个添加边的图)(1)思路介绍(2)代码部分(3)测试部分 3、…

QT实战百度语音识别

前言 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愈发缺乏满足感。刚好看到微信语音转文字的功能,经网上查询,发现可以使用 QT 百度语音识别技术 实现这一功能。当然,由于使用的 QT 和 百度语音识别,那么看不到一些具体的底层实现&#xff…

将大概的流程具体还是看源码

之前看源码的时候呢没有文字整理,想来还是写一个大概的流程吧,具体是无法用文字描述 spring源码真的yyds,数据结构 反射 父子类 接口…玩得溜到飞起 博大精深呐 后期不断喜欢ing! springApplication.run方法 获取了一个Configu…

STC8增强型单片机开发——GPIO

一、理解电灯案例的代码 #include "STC8H.H"int main() {P5M0 0x00;P5M1 0x00;P53 1;while(1) {} } #include "STC8H.H" 引入头文件P5M0 0x00;P5M1 0x00;配置引脚模式P531;配置IO引脚的电平 二、头文件STC8H.H 针对 STC8H 系列芯片的头文件&#xff…

VALSE 2024 Workshop报告分享┆ 大规模自动驾驶仿真系统研究

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VALSE)旨在为从事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研究的中国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平台。该平台旨在促进国内青年学者的思想交流和学术合作,以期在相关领域做出显著的学术贡献&#xff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