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构建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安全监控、人流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人脸识别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必须对环境、行人以及摄像头的设置有明确的要求和建议。本文将详细介绍人脸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环境和安装要求,以及摄像机实时接入分析平台视频分析网关在智能化监控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和应用场景。
一、具体应用建议
1、环境要求
光照强度:
1)用于人脸检测,建议在70lux~900lux之间。
2)用于人脸识别,建议在100lux~900lux之间。
3)光线方向:均匀,无逆光/强光/阴阳脸。避免摄像机周围有低色温光源(如钠灯)。
2、行人要求
-
正常步行速度,无骑行/人车混杂。行走有规律且方向可控。比如园区出入口,行人按约束的通道行走,便于抓拍。
-
安装点位:设在通道正前方,正对行人脸部,角度越正,抓拍效果越好。
3、目标像素要求
为了获取较理想的图像效果,不同焦距段的摄像机对抓拍的人脸像素要求不同。推荐抓拍目标像素满足如下要求:
1)用于人脸抓拍
-
对于短焦款(焦距为12mm及以下):推荐人脸像素宽度约80×80 像素以上。
-
对于中长焦款(焦距为12mm以上):推荐人脸像素宽度约120×120 像素以上。
2)用于人脸识别:推荐人脸像素宽度约110×110像素及以上。
3)安装高度:
-
架设高度H为2.5米~3.5米。2.8mm、3.6mm短焦款建议不高于3m。
-
俯视角α建议保持15°以内,现场一般不好测量角度,可通过安装高度和距离控制角度。
4)安装距离和监控宽度
-
安装距离D:摄像机安装位置与规划抓拍位置的距离。
-
监控宽度W:摄像机规划抓拍位置的覆盖宽度。
注意:建议纵向抓拍距离不要过小。过小时,成像可达到抓拍要求,但是行人出现时间短,抓拍头顶较多,可能漏抓拍,影响抓拍效果。
对于中长焦款型,建议纵向抓拍距离最小不低于5m,最大不高于15m。大于15米时,距离过远会导致补光灯补光不足,且倾斜角度也可能偏小,进而影响抓拍效果。
最远纵向抓拍距离下,目标能够被抓拍,但抓拍图片可能无法用于后端识别。
人脸抓拍检测安装场景推荐:大厅出入口,地铁出入口,过街天桥,人行道,园区出入口,室内走廊。
二、视频分析网关
智能分析网关V4是TSINGSEE青犀视频推出的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软硬一体AI边缘计算硬件设备,硬件内部署了近40种AI算法模型,支持对接入的视频图像进行人、车、物、行为等实时检测分析,上报识别结果,并能进行语音告警播放。算法可按需组合、按场景配置,平台支持前端设备管理、实时视频预览、录像与云存储、告警推送、取证抓拍、算法在线加载及优化、数据态势分析大屏等。
硬件目前有3种型号(8路/16路/32路),性能高、速度快,功耗低、易安装、易维护,操作简单、即插即用,同时拥有丰富的北向API接口,支撑上层业务应用大平台,可应用在工厂、工地、社区、校园、楼宇、交通等行业与领域中。
系统内置近40种AI算法模型,算法配置后,即可对监控视频流进行实时检测,包括安全帽/工作服检测、人员摔倒、玩手机/打电话检测、区域人数统计、区域进入检测等。当检测到事件后,将立即触发告警并抓拍,并上报告警消息。告警消息可通过弹窗、提示音等方式进行提醒,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查看。
综上所述,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光照、行人动态以及摄像头的精确配置,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准确识别。拍照检测视频分析网关作为一款集成了多种AI算法模型的边缘计算设备,不仅能够提升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能够在多种行业和领域中实现定制化的视频分析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脸识别和视频分析技术将在保障安全、优化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构建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