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布局
核心组件
连接管理器:
功能: 允许用户配置和管理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
特点: 集中式管理、安全性高(敏感信息如密码可以加密存储在连接设置中)、配置重用(相同的连接参数可以应用到多个项目,减少重复配置的工作量)。
支持的数据库类型:MySQL、PostgreSQL、SQLite、Oracle、SQL Server等。
编辑器:
功能: 用于编写SQL语句、脚本和查询。
特点: 支持语法高亮、代码折叠、自动补全和代码提示等高级功能;直观的界面、智能编辑工具、可配置的布局。
其他功能: 书签、代码导航和错误检测等。
设计器:
功能: 提供一套可视化工具,用于直观地构建、修改和管理数据库对象。
特点: 快速设计(能够快速构建数据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直观的编辑(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来管理数据库架构,如拖放字段或设置约束)、代码生成(可以将所见即所得的设计转换为实际的SQL代码,便于集成和自动化部署)。
控件使用
文本框
用途: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文本信息,如在连接配置界面中,文本框用于输入数据库服务器地址、端口号、用户名、密码等连接参数;在查询编辑窗口中,用户可在文本框内编写 SQL 查询语句。
示例: 在新建数据库连接的对话框中,有一个名为 “服务器地址” 的文本框,用户在此处输入数据库服务器的域名或 IP 地址,如 “localhost” 或 “192.168.1.100”。
按钮
用途: 触发特定的操作或命令。如前面提到的工具栏中的各种功能按钮,以及在对话框中的 “确定”“取消”“测试连接” 等按钮。
示例: 在连接配置对话框中,当用户填写完所有连接参数后,点击 “测试连接” 按钮,客户端将尝试连接到指定的数据库服务器,并根据连接结果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告知用户连接是否成功。
表格
用途: 以行和列的形式展示数据,主要用于显示数据库表中的数据记录以及查询结果集。用户可以在表格中查看数据详情、进行数据编辑(如修改单元格的值、插入新行、删除行等),还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以方便数据的浏览和分析。
示例: 在工作区显示数据表数据时,表格的每一行代表一条数据记录,每一列对应表中的一个字段。例如,在一个名为 “employees” 的员工信息表中,可能包含 “员工 ID”“姓名”“部门”“工资” 等列,表格将清晰地展示每个员工的这些信息,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员工数据,并在表格中直接修改员工的工资信息或添加新的员工记录。
下拉列表
用途: 提供多个选项供用户选择,限制用户的输入范围并确保输入的准确性。常用于一些有固定取值范围的参数设置,如在数据库连接配置中选择数据库类型,或者在数据筛选操作中选择筛选条件的运算符(等于、大于、小于等)。
示例: 在新建连接时,有一个 “数据库类型” 下拉列表,用户点击展开后,可以从列表中选择要连接的数据库系统类型,如选择 “MySQL” 后,客户端将根据所选类型进行相应的连接设置和参数验证。
标签
用途: 用于对其他组件或控件进行标识和说明,帮助用户理解界面上各个元素的含义和用途。例如,在连接配置对话框中,“服务器地址” 文本框前会有一个 “服务器地址:” 的标签,明确指示该文本框所对应的参数。
复选框
用途: 用于表示布尔值的选择状态,用户可以通过勾选或取消勾选来选择某个选项的开启或关闭。比如在查询设置中,有一个 “显示查询结果的列标题” 的复选框,用户勾选后,查询结果将显示列标题,否则不显示。
示例: 在数据备份设置对话框中,有一个 “压缩备份文件” 的复选框,用户若勾选此选项,则在进行数据备份时,备份文件将被压缩以节省存储空间,若不勾选,则备份文件以原始数据形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