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链接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 |
---|---|
作业链接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homework/13315 |
作业目标 | 回顾自己的软工实践课程 |
学号 | 102202157 |
一、学期回顾
1.1 回顾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在课程开始前,我一直以为软件工程课程会聚焦于各种编程语言的高级特性以及复杂算法的实现,以为会通过海量的独立编程练习来提升编程能力,当时还因自己代码编程能力不好而深感担忧。然而实际学习过程中却并非如此,课程更侧重于深入讲解软件设计的理论知识,且理论学习占据了较大比重,其目的是让我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通过课上的理论学习指导课后的实践操作,进而具备独立开发功能完善、性能优良软件项目的能力。
根据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回顾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从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来看,在编程实践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通过第一次个人作业(使用 Python 编写一个 “羊了个羊” 风格的消除类小游戏,并完成游戏的基本功能和交互设计),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编程知识构建一个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小游戏,对代码的逻辑结构搭建、函数的组织调用以及简单算法(如游戏中元素的匹配算法等)的运用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这使我开始掌握代码编写从无到有的过程,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编程思维。
第二次结对作业将原型设计转化为实物的过程中,与搭档的合作让我体会到了代码整合的要点以及沟通在编程中的重要性。
在第三次团队作业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我参与了从需求分析、设计到编码实现和测试的全过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依靠我强大的队友,但身在其中还是让我对软件开发的整体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团队协作环境下,通过与不同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接触到了更多的编程思路和技巧,对基础算法的运用也更加熟练,比如在实现软件的搜索功能时,运用了高效的搜索算法来提高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也明白了如何编写更具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的代码,以适应团队开发的需求。
存在不足在面对大型软件项目的架构设计时,我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尽管参与了团队作业,但在项目架构搭建的过程中,我更多地是跟随团队中经验较为丰富的成员的思路,自己对于如何根据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要求以及未来的扩展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设计出合理的架构,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在课程学习中,虽然接触了一些软件架构的理论知识,但实际的项目经验相对较少,缺乏对不同架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测试环节,我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知道测试对于软件质量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如何设计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以及如何运用专业的测试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等方面,还存在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这是由于课程中对于测试部分的实践相对较少,自己在课余时间也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导致在测试实践中往往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测试
1.2 回顾你在这门课程中的投入与产出
在理论课程学习阶段,我相对较认真的在课堂中听讲,试图尝试在知识的海洋里抓住一些救命稻草,填充空白的自己,在临近理论课程考试时,面对教材中似乎 “全书都是重点” 的情况,我感到有些束手无策。为了应对考试,我专门安排了 4 天时间进行集中复习。然而,当我进入考场,看到试卷上出现的 SE、CRC以及什么结构相关题目时,我居然怀疑自己是否进错了考场。
实践课程是将理论知识落地的关键环节。在团队项目中,我积极参与了设计与开发工作,主要承担前端设计的角色,也就是协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前端设计部分的任务。自己差不多编写了5000多行代码,从项目的需求讨论阶段开始,我就与团队成员一起深入分析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探讨如何通过前端界面设计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在设计过程中,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和运用前端开发技术尝试不同的布局方式、颜色搭配和交互效果,以确保前端界面的美观性和易用性。
软工实践的花费时间总结
作业名称 | 花费时间(小时) |
---|---|
第一次个人作业 | 4 |
第二次个人作业 | 18 |
第一次结对作业 | 8 |
第二次结对作业 | 80 |
第一次团队作业 | 5 |
第二次团队作业 | 10 |
现场编程作业 | 4 |
团队作业 beta 冲刺 | 150 |
在软件工程课程上花费的时间
描述 | 时间 |
---|---|
累计时间 | 150(h) |
实际周均时间 | 15(h) |
预计周均时间 | 10(h) |
1.3 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次作业或答辩?为什么这次作业或答辩令你印象深刻?
在本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学习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那次现场编程作业。
当提前一周收到作业通知时,我的内心便充满了忐忑不安。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担心自己的编程能力不足,怎么办,总不能当着老师的面使用AI帮我生成吧,而且一想到团队成员可能都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而自己相对较弱,担心会拖团队的后腿,这种焦虑的情绪一直萦绕在心头。直到作业当天,当老师现场出题要求做一个记账系统时,我的心先是悬了起来,但很快又落了地。虽然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庆幸的是这是一个团队作业,大家在规定时间一起完成。紧接着,我迅速调整状态,积极地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认真听取组长的安排,明确自己在这次作业中的任务和职责。
在作业过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代码编写和功能实现中,结合自己的想法,人工智能的帮助。与团队成员紧密协作,遇到问题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互相交流编程思路和技巧。在团队成员的鼓励和帮助下,我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为整个团队项目贡献了一份力量。
这次作业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让我经历了从焦虑担忧到积极应对的心理转变过程,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它不仅仅是一次编程作业,更是一次对自我能力的挑战和团队精神的考验,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成长,也让我对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的实践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总结收获
2.1 展开说说你的软工实践故事
个人编程/结对编程/现场编程/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
1. 个人编程
个人编程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羊了个羊”风格小游戏开发中,起初我对元素随机生成和匹配规则毫无头绪。但通过查阅资料,运用 Python 数据结构与控制语句,逐渐构建起游戏逻辑。期间遇到变量命名混乱、输入边界情况未考虑等问题,经反复调试,辅助AI的运用,我开始注重代码规范性和健壮性,深刻体会到独立解决问题对编程提升的关键作用。
2. 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让我学会协作沟通。在原型转化作业里,我与伙伴分工,依各自优势负责前端或后端。面对前端与后端对接问题,我们面对面交流思路,共同探讨接口设计与数据传输格式。如在选择前端框架时,通过对比优缺点确定合适方案。这不仅提升编程技巧,更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3. 现场编程
现场编程考验编程与心理素质。做记账系统时,团队迅速分工,我负责编写linechart.html以及linechart.css,过程是有惊有喜,大家依靠平时的经验,AI的辅助,我们在压力下冷静解决问题,最终完美实现,让我明白平日积累和团队协作在高压环境下的重要性。
4. 团队项目实践
团队项目实践涵盖软件全流程开发,真正的是从零开始做起,要做什么?能否做成?此过程让我全面体会团队协作意义,认识到软件开发需不断迭代优化以提升用户体验。
2.2 介绍学习到的新技术或生产力工具以及它们给你带来了哪方面的帮助?
Github:是一个基于 Git 的代码托管平台,在团队协作和个人代码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墨刀:墨刀是一款专业的原型设计工具,在软件项目的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给我带来了诸多帮助。
豆包(免费):豆包作为一款智能助手,在我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Cursor:(有一定次数免费,但是完善写代码是真的好)
2.3 技术之外,这门课程还给你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提升?
个人:时间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进步,能合理安排任务与学习时间;抗压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面对困难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团队:沟通协调能力提升,能清晰表达观点并倾听他人意见;团队合作意识与责任感增强,关注整体项目并积极协作。
认识:对软件工程流程有全面认知,从需求到维护各环节重要性铭记于心,改变对软件项目的简单看法。
编程习惯:代码规范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提高,注重结构优化与复用,利于长期开发与团队协作。
AI 使用:学会借助 AI 辅助编程,如用其生成代码框架、排查错误和优化算法,拓宽解决问题的途径。
2.4 如果还有什么想记录的或者想说的,就写在这儿吧!
未来可期,美好的大学生活要努力奋斗呦
三、致谢
一个学期过去了,你特别想要感谢的人有谁?
本学期,我要感谢很多人。任课老师用生动案例讲解知识,助我搭建起软件工程知识框架,像讲设计模式时让我茅塞顿开。实践老师在项目初期耐心指导,帮我们明确方向、避开弯路。助教批改作业严谨、答疑耐心,分析我们的作业,提出建议。组长组织协调能力强,在 beta 冲刺时合理规划任务、调解矛盾,保障项目进度。团队成员亲如一家,面对困难时齐心协作,让我这个访学者快速融入,收获知识、技能与友谊,感恩有你们!
有什么话想要对TA说呢?
在这一学期的实践学习中,我由衷地感激老师对于团队成员的安排,让我有幸邂逅了如此温暖且优秀的团队伙伴。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学术环境和复杂的专业知识,我时常感到迷茫无措,犹如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然而,是你们毫不犹豫地向我伸出了援手,用耐心和善良为我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我穿越重重迷雾,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
每一次在我为难题绞尽脑汁、濒临崩溃的边缘,你们总是第一时间给予真诚的鼓励与无私的帮助,那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个关切的眼神,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我内心的不安与惶恐,让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不仅仅是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在无数次的讨论与交流中,不同的观点相互交织、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让我深刻领悟到团队的真谛。团队,绝非简单的人员组合,而是智慧与心灵的交融汇聚,是共同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千言万语汇成最真挚的祝福,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辛勤付出都能化作甜蜜的果实,每一份努力都能换来满心的欢喜。愿你们的生活如诗如画,岁月温柔以待,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绽放光彩,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