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
一、学期回顾
1.1 课程想象与现实
最初听闻软件工程课程,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群程序员在电脑前敲打着代码,创造出一个个功能强大的软件。想象着自己能通过这门课,精通多种编程语言,独立开发出令人惊艳的应用程序。可是在第一次编程作业布置下来时,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不知从何下手。
如今学期结束,在所学所练方面,确实掌握了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到编码、测试的整套流程,熟悉了如 Python编程语言的实际应用,学会了使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这些实实在在的技能达成了部分期待。然而,在项目的架构设计优化、应对大规模代码的调试能力上,仍感不足。原因在于课程项目的复杂度有限,实战经验欠缺,遇到复杂场景时难以迅速拿出最优方案。
1.2 投入与产出
在软工实践课程当中我编写了约 5000 行代码。
我在个人第二次作业中独立完成了“羊了个羊”类似游戏的开发。
在结对编程中,与伙伴完成了一款“跨界合作平台”的小程序
我参与了 “剑来” 的设计与开发,在团队中担任前端开发人员,负责页面设计,页面功能的基本实现。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费的时间:
作业 | 花费时间 |
---|---|
第一次个人作业 | 1h |
第二次个人作业 | 10h |
第一次结对作业 | 4h |
第二次结对作业 | 80h |
第一次团队作业 | 40h |
第二次团队作业 | 30h |
现场编程作业 | 3h |
团队作业 alpha 冲刺 | 50h |
团队作业 beta 冲刺 | 30h |
在软件工程课程上花费的时间:
累计时间 | 实际周均时间 | 预计周均时间 |
---|---|---|
248h | 31h | 10h |
1.3 印象深刻的瞬间
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团队作业 beta 冲刺阶段。那一周里,团队成员们为了修复测试反馈的各种 bug,每天从早到晚都坐在电脑前,不断地改进优化,不断地写代码。
当最终成功上线稳定版本,看到“剑来”游戏能完整的运行,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深刻体会到团队力量汇聚爆发的震撼。
二、总结收获
2.1 软工实践故事
在个人编程时,为了实现一个复杂算法,反复查阅资料、调试代码,从最初的逻辑混乱到逐渐清晰,明白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耐心调试的重要性。
结对编程时,与搭档相互启发,避免了很多思维盲区,像做界面设计,两人互补审美与技术实现,成品远超预期。
团队项目中,沟通协调是关键,成员技能各异,合理分工才能高效推进,如开发 “剑来”,前端、后端、测试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保障项目成功。
2.2 新技术与工具助力
•Lightly:Lightly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工具(IDE),支持Python/C/C++/Java/JavaScript/PHP/HTML等多种语言在线编程。Lightly自动构建开发环境,提供优秀的IDE编程体验,项目实时存储在云端,可以与朋友协作开发或分享项目。Lightly是TeamCode旗下的完全免费的云端IDE,支持高亮显示、自动补全、多语种选择、安装第三方库、多人在线协作等功能。Lightly对高频移动、多平台切换等场景也十分适用。
2.3 技术外的成长
•团队协作: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想法,共同朝着目标努力,理解 1 + 1 > 2 的团队力量。
•时间管理:面对多项作业与项目节点,合理规划时间,制定任务优先级,保证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不再手忙脚乱。
•文档撰写:从需求文档到用户手册,规范的文档写作让项目思路清晰展现,便于团队传承与外部对接。
2.4 随心而记
在编程的过程中,总是能遇到奇奇怪怪的bug。“不是哥们,这怎么不能运行。”“bsgm,这怎么能运行”
因此,每次在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常常想着,“要不我就摆了吧,总有人能写出来的。”
可是看着小组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的分工努力,我觉得我也得尽力,不能半途而废。
时间过得很快,没想到软工实践这么快就结束了。之前还总是担心代码怎么写,最后到底能不能实现。现在全都是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起这几个月的经历,不由得有点恍惚,感觉结束的有点突然,是不是在做梦。
三、致谢
这一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成长,更是青春奋斗的见证,感恩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