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象存储OSS快速搭建网盘
基于对象存储OSS快速搭建网盘
通过以上几个课时的学习,小浩对阿里云云上存储产品类型和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小浩需要使用云上资源搭建个人网盘。在搭建个人网盘前,小浩梳理了个人网盘的架构图:
|
|
文件存储NAS入门
基于前面对存储产品的学习,小浩已经了解到文件存储NAS是一个可大规模共享访问、弹性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那如果用来作为公司的文件存储应用,该如何访问呢?文件存储有哪些使用的注意事项呢?在开始使用前,我们先一起学习一下文件存储的基础概念与功能特性。
文件存储NAS基础概念与功能特性
基础概念
-
地域(Region):数据中心所在的物理位置,创建文件系统时指定,创建成功后不能更换地域,可以对同地域、跨地域或线下IDC的计算节点进行挂载访问
-
可用区:在同一地域内,电力和网络互相独立的物理区域。创建文件系统时指定,例如,华东1杭州可用区A、B
-
专有网络VPC:一种虚拟私有网络,VPC之间相互隔离,可以使用云企业网连通,拥有一个网络环境是计算节点访问NAS文件系统所需的前提条件
-
文件系统:存储文件的地方,通过计算节点挂载访问。以传统的目录树形式管理文件的数据和元数据。支持数百个计算节点同时访问,进行数据共享和高并发读写
-
挂载点:NAS文件系统在网络环境中的连接点,以域名形式出现,用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
挂载:将计算节点与NAS文件系统相连接的操作。完成挂载后,计算节点可以访问NAS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文件存储NAS可支持上千台弹性计算ECS、容器服务ACK等计算节点共享访问。计算节点和NAS各模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758340-1058336200.png)
通用型NAS支持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开启生命周期管理后,可以根据其配置策略(如距最近访问14天以上)超过14天未访问的数据会自动实现以文件粒度的冷数据沉降到低频介质,以降低存储成本,详情可参考低频介质文档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808917-1007018011.png)
-
-
-
一个挂载点必须绑定且只能绑定一个权限组
-
一个权限组可以被多个挂载点绑定
-
默认权限组不允许编辑修改
-
NFS协议:计算节点挂载访问NAS文件系统时所使用的一种软件协议,Linux计算实例推荐选择NFS协议
-
SMB协议:计算节点挂载访问NAS文件系统时所使用的一种软件协议,Windows计算实例推荐选择SMB协议
-
POSIX接口:Linux操作系统用来访问文件的一套标准接口,可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编程语言调用,实现对文件的各种操作
功能特性
文件存储NAS作为一个可共享访问、弹性扩展、高可靠、高性能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支持任意类型计算节点挂载访问,具有丰富的功能特性,包括:容量弹性可扩展、共享访问、丰富的协议兼容、安全控制与合规、加密、灵活的访问模式、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备份等,详情可参考NAS产品文档-功能特性
文件存储NAS使用流程
小浩学习完文件存储的基础概念和功能特性之后,为了将NAS用于实际业务中,需要继续学习文件存储NAS的使用流程。
以下是使用NAS的初始化流程步骤:
-
首先我们通过登陆阿里云控制台找到NAS服务,查看我们是否已开通NAS服务
-
开通NAS服务之后,我们即可创建文件系统,在创建文件系统时可根据自身业务负载和场景需求选择地域、可用区、产品规格、协议类型(NFS、SMB)、vpc、回收站是否开通、生命周期管理等配置信息
-
我们在添加挂载点前,可以先创建权限组和规则(白名单机制,对不同的ip和网段授予不同访问权限),需注意默认权限组不允许修改编辑
-
文件系统创建完成之后,通过添加挂载点,然后完成文件系统挂载(使用ECS挂载、容器挂载、其它挂载场景),可通过控制台一键挂载、命令行挂载等
-
文件系统挂载完成之后,可查询其挂载状态,对文件系统进行读写操作、也可将本地文件或其它存储设备上的文件迁移至文件系统
-
若后续不在需要使用文件系统且文件系统中数据已废弃时,可以卸载文件系统
以上为使用NAS的初始化流程,详情可参考官方文档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827347-104367845.png)
学习了文件存储NAS的使用流程之后,想要动手实践一下,创建属于自己的文件系统,他该如何操作呢?下面以创建通用型NAS为示例(通过控制台创建其它类型文件系统的步骤类似)
创建文件系统
说明
步骤
-
登录NAS控制台
-
在概览页面,单击创建通用型NAS
-
在创建通用型NAS面板,配置文件系统相关信息,如下三张图所示
-
单击立即购买,完成文件系统的创建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841354-2043820049.png)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853195-1926180506.png)
验证是否创建成功
步骤
-
登录NAS控制台
-
单击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列表,在列表中查看文件系统是否创建完成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911185-1465830267.png)
已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件系统,他需要把该文件系统挂载到他的计算实例上,于是他继续研究控制台如何实现ECS挂载文件系统:
通过控制台实现ECS实例一键挂载文件系统
步骤
-
登录NAS控制台
-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文件系统 > 文件系统列表
-
在页面上方,选择地域(您创建的文件系统所属的地域)
-
在文件系统列表页面,单击待挂载文件系统ID前的 图标
-
在挂载点列表,单击添加到ECS > 挂载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923864-1661538879.png)
|
|
-
在挂载到ECS的对话框,配置如下挂载选项: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934128-1599703998.png)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35939136-1377946100.png)
查询是否挂载成功
步骤
- 单击目标文件系统ID前的
图标
- 在挂载点列表,单击添加到ECS > 查询
- 在查询ECS挂载状态对话框,选择待查询的ECS实例,然后单击查询
- 在ECS实例详情页面,查看ECS实例详情及挂载配置,显示已挂载,表明已挂载
-
-
-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40007435-1340608199.png)
更多挂载访问方式,请参考NAS产品文档-挂载访问
|
|
基于文件存储NAS快速搭建网盘
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小浩已通过实战创建了自己的文件系统,同时完成了ECS实例一键挂载文件系统,那如何将NAS用于实际业务中呢?如何基于ECS和文件存储NAS完成网盘的搭建呢?
网盘场景说明
本节,我们通过ECS部署OwnCloud和httpd(Apache Web服务器),后端存储挂载阿里云文件存储NAS,完成网盘的搭建,小浩通过ECS的公网IP访问网盘服务,即可完成文件的读写操作;网盘架构图示如下:
![](https://img2024.cnblogs.com/blog/332984/202502/332984-20250210140026988-1331601545.png)
什么是OwnCloud
OwnCloud是一个开源免费的云存储项目,提供了网页界面和支持多平台的客户端(Windows、linux、MacOS、IOS、Android)使用,因其是基于PHP开发的云存储软件,需要PHP运行环境
什么是httpd
httpd是一款Apache Web服务器,非常流行的开源软件项目,基于标准的 HTTP 网络协议提供的网页浏览服务,可运行在 Linux、UNIX、Windows 等多种操作系统平台,详情可参考httpd
操作步骤
详细的实验内容,请前往练习实验进行学习
至此,小浩已初步掌握了阿里云对象存储OSS和文件存储NAS的基础内容,并能通过OSS和NAS完成网盘的搭建,在使用过程中小浩发现使用云存储的诸多好处(无需安装运维,开通即用、按量付费等),也激发了小浩继续探索云存储的兴趣。
|
|
课程总结与补充
通过本课程我们学习了:
那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使用和管理我们的存储资源?如:
诸如以上挑战和问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进一步的讲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88166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