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命名
Nvme-0-n1-p1:0代表第一块Nvme硬盘,n1代表硬盘的第一个命名空间就相当于一块盘,p1代表n1下的第一个分区
MBR分区工具fdisk
fdisk /dev/sdb
对sdb硬盘进行fdisk命令操作
n 新建
p 主分区
d 删除
w 保存
mbr只能有4个主分区
lsblk /dev/sdb #查看sdb硬盘的分区情况
GPT分区工具gdisk
gdisk /dev/nvme0n1
对nvme硬盘进行gdisk命令操作
制作ext4或xfs文件系统
mkfs.xfs /dev/sdb1
格式化制作xfs文件系统
开机自动挂载
-
编辑 /etc/rc.local
在文件中写入
mount /dev/sdb1 /mnt
echo '/dev/sdb1 挂载到 /mnt'
cat /tmp/run.log
查看开机之后的日志 -
编辑 /etc/fstab
在文件中写入
/dev/sdb1 /mnt xfs defaults 0 0
在多块硬盘的场景下,sdb1的盘符可能对不上,尽量采用UUID的挂载方式:
查看UUID:
blkid /dev/sdb1
制作swap分区(虚拟内存分区)
fdisk /dev/sdb # 分出一个1G的硬盘空间
mkswap /dev/sdb1 # 格式化 硬盘分区 为swap
dd if=/dev/zero of=/swap_file bs=1M count=200
mkswap -f /swap_file #格式化 一个文件 作为swap
swapon /dev/sdb1 # 激活swap分区
swapon 后面也可以加文件,将这一个文件作为swap分区
swapon -s # 查看激活的swap分区
swapoff /dev/sdb1 # 关闭某一个swap分区
free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buff/cache(缓冲区/缓存区) :操作系统用内存来对 写/读 进行优化操作
buff 主要侧重于对磁盘 I/O 操作的缓冲,关注的是数据的写入和读取过程;而 cache 主要侧重于对已经访问过的数据进行缓存,以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
联系:它们都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而存在的,并且都使用了系统的空闲内存。当系统内存紧张时,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 buff 和 cache 所占用的内存,以满足其他应用程序的需求。
释放 buff/cache 缓存(风险很大)
释放页缓存(Page Cache)
sudo sh -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释放目录项和 inode 缓存
sudo sh -c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释放页缓存、目录项和 inode 缓存
sudo sh -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这是最彻底的缓存释放操作,它会同时释放页缓存、目录项缓存和 inode 缓存,尽可能多地回收内存。
执行释放缓存命令后,再次运行 free -h,对比 buff/cache 列的值,你会发现其数值明显减小,而 free 列的值会相应增加。
partprobe 刷新分区表
partprobe 命令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内核重新读取磁盘的分区表,从而使内核能够识别到最新的分区变化,而无需重启系统。
文件系统出错与修复
在Linux系统中,为了增加系统性能,通常系统会将一些数据写先放在内存中,并不会直接将数据写入硬盘,这是因为内存速度要比硬盘快若干倍。但是有个问题,万一公司服务器突然断电或者其他未知原因,再次启动后,会造成文件系统错误:“emergency mode”
journalctl 系统日志查看
journalctl -xb 是一个用于查看系统日志信息的命令
执行命令后,会输出一系列的日志信息,每条日志通常包含时间戳、日志来源(如内核、某个服务等)、日志级别(如错误、警告、信息等)和具体的日志消息。
修复方式(不懂)
0、如果进入不了操作系统,可以进入单用户模式下操作
1、首先尝试mount和umount文件系统,以便重放日志,修复文件系统,如果不行,再进行如下操作。
2、执行xfs_repair -n,只检查不修复:检查文件系统是否损坏,如何损坏会列出将要执行的操作
[root@localhost ~]# xfs_repair -n /dev/sdb2
如果是日志和数据不一致了,xfs 默认会在挂载的时候修复这种不一致,操作系统给出的建议是以读写的方式挂载并自动修复,可以尝试以只读不修复方式挂载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 mount -o ro,norecovery /dev/sdb2 /opt
3、如果上述挂载不成功,可以执行xfs_repair修复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 xfs_repair /dev/sdb2
4、如果还不行,那最后方法只能采用"损失部分数据的修复方法"
根据打印消息,修复失败时:
先执行xfs_repair -L /dev/sdb2(清空日志,会丢失文件)
再执行xfs_repair /dev/sdb2
说明:-L是修复xfs文件系统的最后手段,慎重选择,它会清空日志,会丢失用户数据和文件。
备注:在执行xfs_repair操作前,最好使用xfs_metadump工具保存元数据,一旦修复失败,最起码可以恢复到修复之前的状态。
5、修复完成以后,尝试能不能正常挂载 ,如能,取消挂载,再启动就正常了
xfs文件系统备份与恢复
增量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