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规格说明书
一、面向用户分析
网上点餐系统主要面向以下用户群体:
普通消费者:包括年轻人、上班族、学生等,他们希望通过便捷的方式快速点餐。
餐厅经营者:需要通过系统管理菜品、订单、顾客信息等,以提高运营效率。
外卖配送人员:负责将订单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系统需为其提供清晰的订单信息。
二、预期用户数量
根据市场调研,中国目前有约5.45亿名网上外卖用户。考虑到网上点餐系统的用户不仅包括外卖用户,还包括到店自取的用户,预计系统上线初期用户数量可达1000万,随着推广和运营,用户数量有望持续增长。
三、功能性需求
- 用户管理
用户注册、登录(支持手机号、邮箱、社交媒体账号等多种方式)。
用户个人信息管理(修改资料、绑定支付方式等)。
用户历史订单查看。 - 菜品浏览与点餐
用户可浏览不同餐厅的菜单,查看菜品详情(图片、价格、描述、评价等)。
支持菜品搜索、筛选功能。
用户可将菜品加入购物车,并进行下单操作。 - 订单管理
订单创建、显示订单状态(待付款、待配送、已完成、已取消等)。
用户可查询订单历史记录。
用户可取消订单。 - 支付系统集成
整合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提供便捷的在线支付服务。 - 评论与评分
用户完成订餐后,可对餐厅及菜品进行评价和打分。 - 店家管理后台
菜品信息管理(添加、删除、修改菜品信息)。
订单处理(确认订单、发货、完成订单等)。
营业统计与数据分析。
四、技术需求
- 前端技术
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开发,确保界面友好、操作流畅。
使用Vue.js或React等前端框架,提升用户体验。 - 后端技术
采用Spring Boot框架开发,简化配置,提高开发效率。
数据库使用SQL Sever,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性能要求
系统应能够处理高并发请求,确保在高峰时段仍能保持良好的响应速度。 - 安全性
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五、系统的真实性、可用性及价值
- 真实性
系统采用真实的餐厅和菜品信息,所有菜品均来自实际运营的餐厅。
用户评价和评分系统确保了用户反馈的真实性。 - 可用性
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直观简单,用户易于上手且几乎不需要培训即可使用。
系统每天至少有22小时可用,并允许对每天使用的数据进行统计评估。 - 价值
对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点餐方式,节省时间和精力。
对餐厅经营者: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对社会:推动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团队任务计划
一、任务分解
任务阶段 | 描述 |
---|---|
需求分析 | 分析用户需求,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
系统设计 | 设计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等 |
前端开发 | 开发用户界面,实现用户交互功能 |
后端开发 | 实现系统后端逻辑,处理业务流程 |
测试 | 对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功能正常且无明显缺陷 |
部署与维护 | 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进行日常维护和更新 |
二、分工
成员姓名 | 角色 | 负责任务 |
---|---|---|
张可烨 | 项目经理 | 整体项目管理、进度跟踪 |
梁敏灵 | 需求分析师 | 需求分析、文档编写 |
张圣誉 | 系统架构师 | 系统设计、架构规划 |
王闻柘 | 前端开发工程师 | 前端界面开发 |
陈肯贤 | 后端开发工程师 | 后端逻辑开发 |
刘泳霖 | 测试工程师 | 系统测试、缺陷修复 |
范诗琦 | 运维工程师 | 系统部署、日常维护 |
林敏俐 | UI/UX 设计师 | 界面设计、用户体验优化 |
卢秋宏 | 数据分析师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三、时间安排表
原有时间安排:
任务阶段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负责人 |
---|---|---|---|
需求分析 | 2025-03-26 | 2025-04-01 | 需求分析师 |
系统设计 | 2025-04-02 | 2025-04-08 | 系统架构师 |
前端开发 | 2025-04-09 | 2025-04-22 | 前端开发工程师 |
后端开发 | 2025-04-09 | 2025-04-26 | 后端开发工程师 |
测试 | 2025-04-27 | 2025-05-03 | 测试工程师 |
部署与维护 | 2025-05-04 | 持续 | 运维工程师 |
校正后时间安排:
任务阶段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负责人 |
---|---|---|---|
需求分析 | 2025-03-26 | 2025-04-01 | 需求分析师 |
系统设计 | 2025-04-02 | 2025-04-08 | 系统架构师 |
前端开发 | 2025-04-09 | 2025-04-23 | 前端开发工程师 |
后端开发 | 2025-04-09 | 2025-04-27 | 后端开发工程师 |
测试 | 2025-04-28 | 2025-05-04 | 测试工程师 |
部署与维护 | 2025-05-05 | 持续 | 运维工程师 |
校正计算方法
前端开发:原计划4周,考虑到前端界面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进行优化和调试,调整为3.5周。
后端开发:原计划3周,考虑到后端逻辑较为复杂,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开发和测试,调整为3.5周。
测试:原计划1周,考虑到测试阶段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发现和修复缺陷,调整为1.5周。
部署与维护:原计划从第7周开始,考虑到系统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进行部署和调试,调整为从第8周开始。
四、码云链接 https://gitcode.com/WebCrafters/OnlineOrderingSystem
五、码云团队项目issue截图:
团队成员完成情况及感想
张可烨(项目经理)
完成情况:完成了项目计划的制定,跟踪了项目进度,确保各阶段任务按时完成。
感想:作为项目经理,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和及时沟通,我们能够高效地推进项目。同时,我也意识到需要不断优化项目管理方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梁敏灵(需求分析师)
完成情况:完成了需求分析文档的编写,明确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用户需求。
感想:需求分析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通过与用户的深入沟通,我能够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功能模块。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
张圣誉(系统架构师)
完成情况:大体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和接口设计。
感想:系统架构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与其他成员的紧密合作,我确保了架构设计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王闻柘(前端开发工程师)
完成情况:正在进行前端界面的开发,实现了用户交互功能。
感想:前端开发让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使用现代的前端技术,我能够为用户提供流畅的操作体验。同时,我也意识到与后端开发的紧密配合至关重要。
陈肯贤(后端开发工程师)
完成情况:正在构思后端逻辑的开发,处理了业务流程。
感想:后端开发是系统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与其他成员的紧密合作,我能够及时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刘泳霖(测试工程师)
完成情况:在准备系统的测试,以应对缺陷并协助修复。
感想:测试是确保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严格的测试流程,我能够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注重细节和质量。
范诗琦(运维工程师)
完成情况:正在准备系统的部署和日常维护。
感想:运维工作需要时刻关注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优化性能,我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我也意识到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运维需求。
林敏俐(UI/UX设计师)
完成情况:正在构思界面设计,优化用户体验。
感想:界面设计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通过与开发团队的紧密合作,我能够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用户界面。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卢秋宏(数据分析师)
完成情况:筹备数据统计与分析工具与技巧,为项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感想:数据分析让我能够从数据中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方向。通过与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我能够为项目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这个过程让我更加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