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变更检测机制

前段时间遇到这样一个 bug,通过一个 click 事件跳转到一个新页面,新页面迟迟不加载;
经过多次测试发现,将鼠标移入某个 tab ,页面就加载出来了。

举个例子,页面内容无法加载,但是将鼠标移入下图的 消息 或者 历史 tab,页面就加载出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常情况下,Angular 会在 组件初始化完毕后 自动进行变更检测,并更新视图。

但有时候,你可能希望在 组件实例化后 立即执行一次变更检测,以确保视图能够及时更新。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构造函数之后的代码中显式调用 detectChanges() 方法。

为了在切换路由后立即进行 变更检测 并渲染新页面,在路由导航结束后,Angular 提供了一个 Router.events 事件流来监听路由导航的状态。开发者可以订阅 NavigationEnd 事件,并在回调函数中调用 detectChanges() 方法。

import { Component, OnInit, ChangeDetectorRef } from '@angular/core';
import { Router, NavigationEnd } from '@angular/router';@Component({// 组件元数据
})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implements OnInit {constructor(private router: Router,private cdr: ChangeDetectorRef,) {}ngOnInit() {this.router.events.subscribe(event => {if (event instanceof NavigationEnd) {this.cdr.detectChanges(); // 在路由切换完成后调用 detectChanges}});}}

如此,就实现了跳转页面视图不展示的问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Angular 的变更检测策略,包括 默认策略OnPush 策略无策略

要关闭变更检测,可以将变更检测策略设置为 无策略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或 手动调用 detach() 方法来分离变更检测器。

1 变更检测策略

1.1 手动分离变更检测器

使用 detach() 方法来分离变更检测器,这样组件就不再与变更检测关联。

import { Component, OnInit, ChangeDetectorRef } from '@angular/core';@Component({selector: 'app-my-component',templateUrl: './my-component.component.html'
})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implements OnInit {constructor(private cdr: ChangeDetectorRef) {}ngOnInit() {this.cdr.detach(); // 分离变更检测器}
}

在此方法中,我们需要将 ChangeDetectorRef 注入到组件中,并在 ngOnInit 生命周期钩子函数中调用 detach() 方法。这样就会分离变更检测器,从而关闭变更检测。

1.2 使用变更检测策略

将组件的变更检测策略设置为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这会使得组件仅在输入属性发生变化时才进行变更检测。我们可以在组件的元数据中指定变更检测策略。

import { Component, ChangeDetectionStrategy } from '@angular/core';@Component({selector: 'app-my-component',templateUrl: './my-component.component.html',changeDetection: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 设置变更检测策略为 OnPush
})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

使用此策略时,我们需要手动触发变更检测,例如通过注入 ChangeDetectorRef 并调用 detectChanges() 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关闭变更检测可能导致视图无法及时更新,因此应仔细考虑是否真正需要关闭变更检测。一般情况下,使用默认的变更检测策略并让 Angular 自动执行变更检测是推荐的做法。只有在特定的性能优化需求下才应该考虑手动关闭变更检测。

2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策略

这里,我们要注意,将组件的变更检测策略设置为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这会使得组件仅在 输入属性 发生变化时才进行变更检测。输入属性指的是通过 @Input 装饰器定义在组件上的属性。这些属性用于从父组件向子组件传递数据。

当将组件的变更检测策略设置为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时,组件只会在 输入属性 发生变化时才触发变更检测和重新渲染。

举个例子,MyComponent 的组件,定义了一个输入属性 data,只有每次 data 的值发生变化, Angular 才会自动触发变更检测并更新组件的视图。

import { Component, Input, ChangeDetectionStrategy } from '@angular/core';@Component({selector: 'app-my-component',template: `<div>{{ data }}</div>`,changeDetection: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 设置变更检测策略为 OnPush
})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Input() data: string;
}

通过将组件的变更检测策略设置为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我们可以确保只有父组件修改了子组件的输入属性或者父组件手动调用 markForCheck() 方法,子组件才会执行变更检测、重新渲染,如此可以提高性能并减少不必要的变更检测。

事实上,除了输入属性发生变化,组件自身的事件(例如按钮点击、定时器等),也可以触发变更检测;

注意,当只有子组件内部的变量值发生改变而没有其他触发条件满足时,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策略下的组件不会自动触发变更检测。这意味着组件的视图不会被更新。

2.1 子组件 ngModule 值变化

这里,可能会有人提问,子组件的 ngModule 值变化,会不会触发子组件的变更检测和重新渲染。

答案是不会,ngModuleAngular 中用于定义模块的装饰器函数,它通常在应用程序的根模块中使用,并且在启动时就确定了,它的变化不会被视为触发变更检测的条件。

子组件input框的 ngModule 值发生变化时,并不能直接触发子组件的变更检测,那么 input 框中内容会发生变化吗?
input 框的 ngModule 值发生变化时,输入框中的内容仍然会根据新的值进行更新,因为这是由 ngModel 实现的。这种更新是通过 DOM 事件(如 inputchange)来触发的,而不是通过 Angular 的变更检测系统。

2.2 子组件 内部数据发生变化

这里,举一个内部数据发生变化的例子。

  • 使用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策略;

count 的值定时发生变化,但是页面并未更新;

import { ChangeDetectorRef, ChangeDetectionStrategy } from '@angular/core';@Component({selector: 'test',templateUrl: './test.component.html',styleUrls: ['./test.component.less'],changeDetection: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export class TestComponent implements OnInit, OnDestroy {constructor(private router: Router,private cdr: ChangeDetectorRef,) { }count = 1;ngOnInit(): void {setInterval(() => {this.count++;}, 100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不使用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 策略;

页面数据会刷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父组件传值发生变化

父组件传值,直接修改了可变对象(如:数组、对象等),而没有创建一个新的引用,那么组件可能无法检测到这个改变,从而不会触发变更检测。

items: string[] = ['Item 1', 'Item 2', 'Item 3'];
this.items.push('New Item');

3 关闭变更检测

Angular 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ChangeDetectorRef 来关闭或禁用变更检测。ChangeDetectorRef 是一个服务,提供了与变更检测相关的方法。以下是一种关闭变更检测的方法:

注入 ChangeDetectorRef 服务:

import { Component, ChangeDetectorRef } from '@angular/core';@Component({selector: 'app-example',template: `<!-- Your component's template -->`
})
export class ExampleComponent {constructor(private cdr: ChangeDetectorRef) {}
}

在需要关闭变更检测的地方调用 detach() 方法

this.cdr.detach();

调用 detach() 方法会将组件从变更检测树中分离,意味着该组件及其子组件将不再进行自动的变更检测和视图更新。这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渲染,提高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将组件从变更检测树中分离,它将不再自动响应输入属性的变化或事件的触发。如果你需要手动控制变更检测,可以使用 markForCheck() 方法来通知 Angular 运行变更检测。例如:

this.cdr.markForCheck();

使用 markForCheck() 方法可以标记组件及其父组件,使其在下一次变更检测周期中进行变更检测。

总结起来,通过 ChangeDetectorRefdetach() 方法,我们可以关闭变更检测以提高性能,并使用 markForCheck() 方法手动触发变更检测。请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手动关闭变更检测,Angular 的默认行为通常已经足够高效和准确。

this.cdr.markForCheck()this.cdr.detectChanges()是Angular中的变更检测相关方法,它们有一些区别和适用场景。

  • this.cdr.markForCheck(): 调用markForCheck()方法会通知 Angular 在下一次变更检测周期中检查组件及其子组件,并执行相应的变更检测操作。该方法将标记组件为“已脏”(dirty),意味着组件可能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检查。这对于在组件中进行异步操作,但可能没有直接触发变更的情况非常有用。调用markForCheck()方法本身不会立即触发变更检测,而是等待下一次变更检测周期执行。

  • this.cdr.detectChanges(): 调用detectChanges()方法会立即触发一次变更检测,无论组件是否已被标记为“脏”。这将从组件树的根节点开始进行变更检测,并检查任何已标记为“脏”的组件。这可以用来强制立即进行变更检测,而不必等待下一次自动变更检测周期。但是,过度使用detectChanges()方法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因为它执行了全面的变更检测,而不只是对标记为“脏”的组件进行检查。

从使用角度来看,通常情况下应该优先使用this.cdr.markForCheck()方法,因为它更高效且更符合 Angular 的变更检测机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在组件中调用了异步操作但未触发变更时,才应该使用this.cdr.detectChanges()方法来强制立即进行变更检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11530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记录:移动设备软件开发(Android项目组织结构)

目录 Android项目管理结构ui管理ViewGroupUI控制 使用Android Studio开发Android应用简单、方便&#xff0c;除了创建Android项目&#xff0c;开发者只需要做两件事情&#xff1a;使用activity_main.xml文件定义用户界面&#xff1a;打开Java源代码编写业务实现。但对于一个喜欢…

上PICO,沉浸式观看亚运直播,参与跨国界游戏竞技

备受瞩目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xff0c;将于9月23日正式开幕。据悉&#xff0c;这也是有史以来项目最多的一届亚运会&#xff0c;除部分传统奥运项目外&#xff0c;还包含武术、藤球、板球、克柔术、柔术等亚洲特色项目&#xff0c;以及霹雳舞、电子竞技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

Mybatis SQL构建器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在Mybatis映射器中使用SelectProvider、InsertProvider、UpdateProvider、DeleteProvider进行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xff1b;本篇我们介绍如何使用SQL构建器在Provider中优雅的构建SQL语句。 如果您对在Mybatis映射器中使用SelectProvider、InsertProvider…

yolov5使用最新MPDIOU损失函数,有效和准确的边界盒回归的损失,优于GIoU/EIoU/CIoU/EIoU(附代码可用)

文章目录 1. 论文1.1. 主要目的1.2. 设计思路2 代码3.总结1. 论文 MPDIoU: A Loss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Bounding Box Regression (一个有效和准确的边界框损失回归函数) 论文地址 1.1. 主要目的 当预测框与边界框具有相同的纵横比,但宽度和高度值完全不同时,大多数…

基于Java的高校竞赛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亮点:发起比赛、报名、审核、评委打分、获奖排名,可随意更换主题如蓝桥杯、ACM、王者荣耀、吃鸡等竞赛)

高校竞赛管理系统 一、前言二、我的优势2.1 自己的网站2.2 自己的小程序&#xff08;小蔡coding&#xff09;2.3 有保障的售后2.4 福利 三、开发环境与技术3.1 MySQL数据库3.2 Vue前端技术3.3 Spring Boot框架3.4 微信小程序 四、功能设计4.1 主要功能描述4.2 系统角色 五、系统…

操作系统、进程和线程

目录 一、操作系统 二、进程/任务&#xff08;Process/Task&#xff09; 1. 什么是进程/任务 2. 进程控制块抽象&#xff08;PCB Process control Block&#xff09; 3. CPU分配 —— 进程调度&#xff08;Process Scheduling&#xff09; 4. 内存分配 —— 内存管理&…

expected ‘,’ after expression in R【R错误】

出现如下错误&#xff1a; 在红色叉的位置&#xff0c;会有提示“expected . after expression”&#xff0c;咋一看出现红色叉的位置没有任何的错误&#xff0c;怎么会出现错误呢&#xff1f; 解决办法&#xff1a; 寻找这个代码第一次出现红色叉的位置&#xff0c;看其是否…

QT---day2---9.18

完善登录框 点击登录按钮后&#xff0c;判断账号&#xff08;admin&#xff09;和密码&#xff08;123456&#xff09;是否一致&#xff0c;如果匹配失败&#xff0c;则弹出错误对话框&#xff0c;文本内容“账号密码不匹配&#xff0c;是否重新登录”&#xff0c;给定两个按钮…

please choose a certificate and try again.(-5)报错怎么解决

the server you want to connect to requests identification,please choose a certificate and try again.(-5)

【C++】vector中的常见函数和使用

前言 感觉vector在目前阶段很常用&#xff0c;就总结记录一些vector的用法 方便自己忘记的时候查找 因为是自用&#xff0c;所以我直接放代码了&#xff0c;只说明如何使用&#xff0c;以及一些小的注意点&#xff0c;对于函数具体实现过程&#xff0c;在这篇文章中&#xff…

LLMs资源

一、ChatGPT 《中科院学术专业版 ChatGPT》&#xff1a; gpt_academic项目针对了中科院日常科研工作&#xff0c;基于 ChatGPT 专属定制了一整套实用性功能&#xff0c;用于优化学术研究以及开发日常工作流程。其中内置的工具&#xff0c;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xff1a;学术…

使用 PyTorch 的计算机视觉简介 (1/6)

一、说明 Computer Vision&#xff08;CV&#xff09;是一个研究计算机如何从数字图像和/或视频中获得一定程度的理解的领域。理解这个定义具有相当广泛的含义 - 它可以从能够区分图片上的猫和狗&#xff0c;到更复杂的任务&#xff0c;例如用自然语言描述图像。 二、CV常见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