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习计划:做题
例题1:笨笨的机器人
问题描述:
肖恩有一个机器人,他能根据输入的指令移动相应的距离。但是这个机器人很笨,他永远分不清往左边还是往右边移动。肖恩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设定这个机器人不管向哪边只要走出7步就会自动回到原点(如果不这样设定机器人就有可能跑到肖恩找不到的地方)。请你计算肖恩给机器人一串指令后,机器人能回到肖恩面前的概率(机器人初始时在肖恩面前)。
输入描述:
第一行输入一个n,表示肖恩一次输入n条指令;
第二行输入n个整数,a[i]表示肖恩输入的第i条指令。
数据保证:1 <= n <= 15,0 <= a[i] <= 1000
输出描述:
输出一个浮点数表示机器人回到肖恩面前的概率。浮点数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点后4位小数。
参考答案:
def get():cnt = 0for i in range(1<<n):ans = 0for j in range(n):if (i >> j & 1 == 1):ans += li[j]else:ans -= li[j]if ans % 7 == 0:cnt += 1return cnt
n = int(input())
tot = 2**n
li = list(map(int,input().split()))
cnt = get()
print('{:.4f}'.format(cnt / tot + 0.0000001))
运行结果:
以下是我对此题的理解:
这道题目可以通过暴力枚举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可以枚举所有可能的指令组合,并计算每个组合下机器人能否回到原点。然后,统计满足条件的组合数量,并计算其概率。
思路解析:
1.枚举所有可能的指令组合
使用位运算可以方便地枚举所有可能的指令组合。假设肖恩输入了n条指令,那么一共有2^n种指令组合,即1 << n;
2.计算每个组合下机器人是否能够回到原点
遍历每个指令组合,根据指令的正负确定机器人的移动方向,并累加移动的距离。然后判断移动的距离能否整除7,如果能,则表示机器人可以回到原点。
3.统计满足条件的组合数量
统计满足条件的组合数量,即机器人能够回到原点的组合数量。
4.计算概率
将满足条件的组合数量除以总的指令组合数量,得到机器人回到原点的概率。
接下来是我的代码解释:
def get():定义了一个函数get,用来统计满足条件的组合数
cnt = 0:初始化满足条件的组合数量为0
for i in range(1<<n):通过位运算枚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组合
ans = 0:初始化移动的距离为0
for j in range(n):遍历每个指令
if(i >> j & 1 == 1):检查当前指令是否在指令组合中
如果是,则将指令对应的距离加到ans中,否则,就减去。
if ans % 7 == 0:检查ans是否为7的倍数
如果是,则说明机器人能回到原点,将满足条件的组合数加一
return cnt:返回满足条件的组合数量
n = int(input()):输入肖恩一次输入的指令数量
tot = 2 ** n:计算总的组合数量
li = list(map(int,input().split())):输入肖恩所输入的指令列表
cnt = get():调用get函数统计满足条件的组合数量
print('{:.4f}'.format(cnt / tot + 0.0000001)):计算最后答案。加上0.0000001是为了避免除法运算时可能出现的精度损失导致的错误舍入。
例题2:迷失之数
问题描述:
肖恩是一名冒险家,他听说在一座神秘的迷宫中隐藏着巨大的宝藏,迷宫中有一个特殊的房间,房间里有一行数字序列A,被称之为”迷失之数“,传说有着神秘的力量。
据传言,只有将这些数字重新排列,才能找到通往宝藏的路径。肖恩发现,通过重排这个数字序列,使得重排后的序列的前缀或和数组B的字典序最大,就能够触发隐藏在迷宫深处的传送门,进入宝藏所在的禁地。
肖恩希望能够成功解开这个谜题,以获得宝藏的荣誉和财富。他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洞察力,找到最佳的数字排列方式。现在,你能帮助肖恩找到正确的序列,找到通往宝藏的序列吗?
前缀或和:B[i] = a[1] or a[2] or a[3] or... or a[i - 1] or a[i]称B[i]为A的前缀1到i的前缀或和。
输入描述:
第一行输入一个n,表示数字序列A的长度;
第二行输入n个数字,第i个数字A[i]表示序列的第i个数字。
数据保证:1 <= n <= 10^6,1 <= A[i] <= 10^9。
输出描述:
输出n个数字,表示前缀或和字典序最大的序列。
若字典序相同时,保持原数组输入顺序不变,即若ai和aj(i < j)在某一位置能得到相同字典序的序列时,保持ai在aj之前。
参考答案:
n = int(input())
A = list(map(int,input().split()))
B = [max(A)]
V = max(A)
A.remove(max(A))
for _ in range(30):tmp,ind = -1,-1for i in range(len(A)):if tmp < ((V|A[i]) - V):tmp = ((V|A[i]) - V)ind = iif ind == -1:breakB.append(A[ind])V|=A[ind]A.remove(A[ind])
print(*A,*B)
运行结果:
以下是我对此题的理解:
一行一行写太麻烦了,我用注释的形式表示出来:
n = int(input()) # 输入数字序列 A 的长度
A = list(map(int,input().split())) # 输入数字序列 AB = [max(A)] # 初始化一个数组 B,初始值为 A 中的最大值,表示序列的第一个数字
V = max(A) # 使用变量 V 来记录当前已经形成的前缀或和A.remove(max(A)) # 从 A 中移除最大值,因为最大值已经添加到 B 中# 循环 30 次,这里选择 30 次是因为题目中限定了数字范围为 1 到 10^9,而 2^30 = 1073741824 大于 10^9
for _ in range(30):tmp, ind = -1, -1 # 初始化临时变量 tmp 和索引 ind,用于记录最大增加值和对应的索引# 遍历 A 中的数字,找到能够使得字典序最大的数字for i in range(len(A)):# 计算当前数字与 V 进行按位或操作后的增加值add_value = (V | A[i]) - V# 比较增加值是否大于临时变量 tmp,如果是则更新 tmp 和 indif tmp < add_value:tmp = add_valueind = i# 如果找不到能够增加字典序的数字,则结束循环if ind == -1:break# 将找到的数字添加到 B 中,并更新 VB.append(A[ind])V |= A[ind]A.remove(A[ind]) # 从 A 中移除已经添加到 B 中的数字# 输出新序列,保持原数组输入顺序
print(*A, *B)
好了,以上的注释就是我的思路。
OK,今天状态不好,这篇就这样了,下一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