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日本第一家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是谁吗?
松下电器。
继松下之后,其他日本公司也开始陆续在中国投资发展。例如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丰田、电装、东芝、资生堂、永旺等等。
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管理特点,即都采用集团化经营模式。随着在华发展的深入,他们在不同地区建设多个工厂,甚至工厂之间又经营不同的业务。多地区、多工厂、多业态逐渐成为在华日企新的特点。
集团化管理虽好,但
集团化、多业态的管理虽然能够提升企业的规模效应,促进协同发展,提高竞争力,但在运营效率方面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
多组织跨区域,导致决策链路长效率低
集团化企业通常由多个子公司组成,而这些子公司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且各自运作,同时,企业内组织架构复杂,比如一些制度的审批可能需要层层批复或者需要多个中国区域负责人和部门领导共同决策,导致决策链路长、效率低。
缺乏统一平台,数据无法有效追溯
多组织且跨区域分布的特点,让很多分子公司管理各自为阵。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没有统一的规则和平台,这带来的结果一是数据无法有效追踪,给各分子公司自身带来不便;二是当集团想要了解下属公司的情况时,无法第一时间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线下管理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体验不佳
尽管日企有很多先进理念,但不少集团仍旧停留在线下管理的阶段,尤其是在考勤管理方面。例如员工提交纸质单据,主管手工签核,考勤员需要依据表格手动统计周期内的员工出勤情况等。而手工作业往往意味着相对较高的错误率,因此不仅拉低了运营效率,还影响员工体验。
怎么破?统一平台管理
决策链路长、数据无法有效追踪、线下手工管理,归根结底是缺乏系统的问题。因此,很多企业选择先从统一平台管理入手,将问题各个击破,从而提升运营效率。
具体怎么做?
统一管理规则。通过梳理各个分子公司的考勤管理规则,在保留部分个性化制度的同时,做到不同工厂不同业态规则统一,方便集团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化。规则统一后,由集团统一上线考勤系统。对集团来说,统一的平台能够支撑各个公司业务;对分子公司开始,也省去了单独上线系统带来的成本。
机制协同了,管理统一了,运营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首先,系统管理取代人工作业,效率和准确率双提升。以往需要手工花一周甚至更多时间完成的工作,借助系统可以在半天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还能实时更新数据异常,各个工厂员工可实时查询和自助处理个人数据,大大节省了时间。
第二,打通数据壁垒,一线情况尽在掌握。借助系统,实现中国区所有员工基于云平台的统一管理,同时打通和原有系统的数据壁垒,建立专业规范的系统管理网络,方便管理者实时查看一线情况。
第三,移动自助,员工体验更好了。以往手工统计,免不了出现错误。而借助系统能够将失误降到最低,同时员工随时可以在手机移动端查看、解决各类审批申请等,体验大幅提升。
第四,动态分析报表,运营信息时刻掌握。流程产生的数据将会整合为动态分析报表,各班组人力状态、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工时多少、薪资多少一目了然,运营信息时刻掌握,为战略决策提供可信依据。
第五,制度更规范,提升跨区域用工管理水平。诸如考勤等规则统一部署,进一步提升集团在中国区的劳动力管理水平。
第六,集团统一管理,降低集成成本。统一平台后,原本需要额外各个分子公司承担的客制化接口费用就省去了,变为由集团统一支付。
电装等知名日企的劳动力管理选择
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电装的自动化水平很高,但伴随人员规模激增,其在管理方面还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天津电装电子(以下简称TDE)为例,如何盘活员工,提升公司的活力和效能,成为电装人力资源管理的头等大事。
落到实操上,考勤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一项基础性工作,该如何解决呢?
例如,以企业员工规模3000人来算,一个月22天,假设一天至少两条考勤记录,HR到月末就要处理好几万条记录。如何既让员工快捷地完成自助考勤,又方便HR准确地收集到这些数据?
在多次筛选、检索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后,最终TDE选择盖雅作为劳动力管理的合作伙伴进行实施落地。
系统上线以来,TDE在以下方面看到了效果:
员工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APP查看、确认及处置自己考勤的异常
简洁、清晰的网页端操作页面,为各个部门的考勤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了省纸化的SDGs理念,助力环保
员工各项申请实现线上审批和办结,减少了在厂区内步行的浪费,开启了“不见面、省事办”的新型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