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 -- 系统架构之分布式多形态的存储型集群

一、多形态的存储型集群

在上阶段,我们简单聊了下集群的基本知识,以及快速过了一下逻辑处理型集群的内容,下面重点来看看存储型集群,毕竟这块才是重头戏,集群的形态在其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

逻辑处理型的应用,部署集群架构是为了解决单点故障、获得更高的吞吐量,集群内各节点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同时遵循着“去中心化思想”,即多个节点里没有所谓的“老大”。

反观存储型的应用,需要保存数据、记录会话数据、用户认证信息、事务状态等信息,如果要搭建集群架构,则需要考虑各节点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来看个例子:

假设现在数据库使用三个节点组成集群,如果和业务系统集群一样,多个节点之间地位平等,此时客户端读写数据时,究竟该去到哪个节点呢?包含多个操作的事务如何保证落到同一节点?用户在A节点登录后,如何把登录态(连接信息)同步给B、C节点?

正是因为上述一堆的问题,存储型集群里的节点必须要划分等级,一定要有一个等级更高的节点,来承担客户端的写操作。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涉及到数据存储的应用,集群方案都是以主从模式为主。

趣事:主从模式对应的英文是Master/Slave,不过大家会发现,后来许多技术的主从模式,都叫Leader/Follower,这是为啥?因为Master/Slave代表的是“主人/奴隶”,再加上集群存在选举机制,所以在西方被痛斥为“此命名的政治思想不正确”,于是许多技术栈都经历过“语言净化”(如Redis)……

好了,上面提到主从集群,下面来展开聊聊存储型应用的集群方案,粗分下来也是两大类:

主从模式:集群内的节点区分等级,可以有一或多个主节点,具备完整的读写能力;也允许拥有多个从节点,但能力方面有所阉割,只具备处理读取请求的能力。

分片模式:集群内节点地位平等,各节点都具备数据读写能力,但每个节点只负责一部分数据,完整数据分散在各节点上。

1.2、主从架构

主从集群,这个概念所有人都熟悉,它的身影在各种技术栈随处可见,如主从集群、镜像集群、复制集群、副本集群……,尽管在不同技术栈的叫法不同,可本质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上图是经典的一主多从架构,客户端的写请求,都会落到主节点A上,而后再给同步给B、C这两个从节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主从复制技术”,数据同步有三种方案:

  • 同步复制:等数据写入集群所有节点后,再给客户端返回写入成功;
  • 半同步复制:等集群内一半数量以上的节点写入数据成功后,给客户端返回写入成功;
  • 异步复制:数据在主节点上写入成功后,立即给客户端返回写入成功。

大多数支持主从复制的技术栈,几乎都上面三种同步方案,从数据一致性角度看:同步复制>半同步复制>异步复制,而从性能角度出发则完全相反:异步复制>半同步复制>同步复制

如今大多数技术栈默认的复制方案都是第三种,虽然有数据丢失的风险,可是它的性能最好,何况“主节点写入完数据,正好就发生故障”的这种几率很小。当然,如果你的系统更在乎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那就可以选择半同步模式,如果完全不在乎性能,则可以切换成同步复制模式。

1.2.1、读写分离

在主从架构中,因为从节点被阉割掉了处理写请求的能力,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如果从节点只作为数据副本而存在,显然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为了充分利用从节点的资源,一种名为“读写分离”的技术曾风靡一时。

虽然从节点没有处理写请求的能力,可是它会把主节点写入的所有数据都同步过来,为此,它具备“一定程度”的读请求处理能力,此时就可以将读取数据的请求分发给从机,既能充分利用空闲资源,又能减轻主节点的访问压力

PS:从节点只具备“一定程度”的读请求处理能力,注意里面用引号标出的“一定程度”,这啥意思?

因为主从复制技术,都依靠网络来同步数据,而网络并不可靠,也必然存在延迟性。在异步复制的模式下,当一个数据写入到主节点,立马出现读请求到从节点读取,此时有可能读不到最新的数据。

1.2.2、故障转移

本文开篇提到的集群四大优势,其中一条则是保证了高可用,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可实际上部分技术栈,虽然支持主从集群,但却只提供了基本的主从复制功能(如MySQL),并不具备故障转移能力。

所谓的故障转移,通常是针对主节点而言的,即: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集群能自动推选出新主节点,并将流量自动转移到新主处理。大家熟知的MySQL,它并不具备自动故障转移功能,当原本设定的主节点故障后,必须通过人工介入、或第三方工具(如MHA),又或者自己研发的组件实现故障转移。

当然,也有很多技术栈,官方就实现了故障转移机制,比如RedisSentinel哨兵、MongoDBArbiter仲裁者、KafkaController控制器……,这些中间件的主从集群,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都能实现无人力介入、自动转移效果。

这种自动故障转移机制,它们内部是如何实现的?其实原理大同小异,故障转移的第一步,是需要能检测出故障的节点,有两种方案可选:

  • ①探测模式:负责故障处理的节点,每隔一段时间向集群所有节点发送探测包(ping),没有回复的节点说明已经故障;
  • ②上报模式:集群内所有节点,主动向负责故障处理的节点发送存活信息(心跳),当一个节点没有心跳时说明陷入故障。

不过为了兼容网络分区问题,通常会组合起来使用,正常情况下,集群节点主动发送心跳包,当某个节点没有心跳后,故障处理节点会主动发起探测请求,如果还是没有回复,则会认为该节点陷入故障。考虑到网络分区的影响,故障处理节点也可能陷入了分区,因此也会向其他故障处理节点,发出二次确认的请求,以此进一步确认对应节点是否故障。

PS:上述概念类似于Redis哨兵里的主观下线、客观下线,同时也不仅仅只有故障处理节点,具备故障检测能力,集群内的节点也拥有该能力,如从节点去拉数据时,也可以检测出主节点的健康状态。

如果本次检测出的故障节点是主节点,则会进入新主选举流程,选举一般是通过投票机制实现,新主上任的前提是“节点数一半以上的票数”;而投票机制的内在逻辑则是数据POS点,即谁的数据更新则更有机会成为新主,总体流程如下:

  • ①故障检测:当感知到某个节点不可用时,会先发起通信向其他可用节点进行二次确认;
  • ②故障处理:如果检测到主节点不可用,从节点会将自己转换为候选人,并向其他成员宣布;
  • ③选举开始:轮次号加一,开启一轮新的选举,每个候选人节点开始向其他成员发送拉票请求;
  • ④投票开始:在一个新的选举轮次中,每个节点只能投一票,可以投给自己或者其他节点;
  • ⑤投票结束:所有节点已投票,或抵达本轮选举的时间限制后,将获得大多数投票的节点立为新主;
  • ⑥主从切换:新主会向其他节点发送“上位”消息,其他节点更新自己的配置,接受新主上位;
  • ⑦数据同步:完成主从切换后,从节点以新主为数据基准,校验自身数据是否完整,有缺失则同步。

上面只是大概流程,但几乎所有技术栈实现的思路都是这样,因为它们都遵循着Paxos、Raft等协议制定的标准,本文对此不做展开,后续会单开篇章来聊。

1.2.3、级联复制

级联复制是主从架构的变种,其本质还是主从模型,主要用于一主多从的结构中,如:

在主从架构中,想要实现数据同步有两种方式:

  • 主节点推送:当主节点出现数据变更时,主动向自身注册的所有从节点推送新数据写入。
  • 从节点拉取:从节点定期去询问一次主节点是否有数据更新,有则拉取新数据写入。

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存在一个问题:主节点同步数据的压力,会随着从节点的数量呈线性增长!啥意思?因为不管是推还是拉,数据都需要从主节点出站。

对主节点来说,数据同步会对磁盘、内存、带宽、CPU带来不小压力,此时多一个从节点,自然多出一倍的压力,数据量较大时,特别容易把主节点的资源占满,从而造成主节点无法处理客户端的请求,级联复制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此问题。

级联复制模式中,只有一个从节点B挂在主节点A下面,其余的从节点都会成为B的从节点,数据由B先同步到自身,其余节点再从B去同步数据,这样就解决前面的问题,可此时又会带来新问题:

  • 数据延迟:本身主从复制就存在延迟性,而新加入一层后,数据延迟性会更高;
  • 级联节点故障:负责同步主节点数据的B一旦故障,会导致其余从节点无法同步数据。

凡事有利必有弊,虽然级联复制能解决原本的问题,可是也会带来新问题,这时就需要处理新的问题,或者把新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

PS:用来同步数据的Canal中间件,就类似于级联复制的思想。当然,除开小部分特殊的项目,一般很少用到级联复制模式。

1.2.4、多主热备

虽然可以通过读写分离、级联复制,减轻主节点的部分压力,可对于写请求,都必须得落到主节点上处理,而主节点再强悍,总有扛不住的时候,这时又出现了变种集群:双主/多主模式

多主模式也是建立在主从复制的基础之上,比如双主模式时,两个节点互为主从,各自都具备完整的读写能力,客户端的写请求,可以落入任意节点上处理。不管数据落到哪个节点,另一个节点都会将数据同步过去,此时客户端的读取请求,在任意节点上都能读到数据。

通过这种方案,可以将写入性能翻个倍,并且可以继续拓展出更多的主节点,组成多主集群。不过一般是双主,因为大部分技术栈支持的主从集群,仅允许为一个从节点配置一个主节点,在这个限制下,想要实现多主,则只能组成环形多主集群:

这种环形多主架构,由于每个节点都支持写入数据,所以能极大提升写入吞吐量,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个节点写入新数据后,需要经过N次(节点数量-1)复制,才能将数据同步给所有节点,集群内的延迟性很高,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只搭建双主的根本原因。

PS:多主集群除开能提升写入吞吐量外,只要客户端略加适配,就可以实现“客户端版故障转移”,即客户端检测到一个节点不可用后,自动切换到其他节点上读写数据。

1.3、分片架构

不管是开始提到的横向集群,还是上面聊到的主从集群,本质上都是“克隆”多个具备完整功能的单机节点组合部署,尽管主从里的从节点功能有所阉割,可整体上还是属于主节点的复制体。

对业务系统这类应用而言,用多个克隆体组成集群没任何问题,这也是集群概念的标准思想,但对于存储型应用来说,就会出现三个致命问题:

  • 木桶效应:三个节点的磁盘容量为512G、1T、1T,集群最大容量则为512G
  • 写入受限:传统的主从集群,写入的吞吐量受单个主节点限制,写入的并发很难提升;
  • 容量危机:主从集群通过升配存储GB、TB级数据,但上升到PB甚至更高量级时无力。

为了解决木桶效应,必须保证集群所有节点的资源配置一致,否则同步数据时存不下;为了解决写入受限,可以搭建另类的多主集群,可这种模式数据延迟太大;为了存储海量数据,只能不断加硬件资源带来更大的存储空间……

主从集群有着天然的弊端,虽然可以通过特殊手段环境,但无法根治“先天性的劣势”,这种传统型的集群方案,不再适用于增长迅猛的系统(无法处理高并发与海量数据存储)。正因如此,存储型应用在设计集群模式时,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将数据分区存储,既然一台机子存不下,那我就用多台机子存!

1.3.1、分片式集群

分区存储,就是目前大数据存储领域大名鼎鼎的分布式存储技术,也叫:分片式集群,我们再来好好聊聊这块知识~

之前的单体模式也好,主从集群也罢,数据其实都是集中式存储,即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起。分区存储,就相当于把原本的一缸水,分到不同的桶子里,如下:

每个分片节点,都具备读写数据的能力,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写入瓶颈,并且数据分散到多个节点独立存储,这并不受木桶效应的影响,解决了PB级数据存储造成的容量危机。

分片集群的好处很多,但想要实现分片式存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路由问题,写入时能自动根据规则落到某个分片节点存储,读取时能精准找到存储的分片节点获取数据。这和前面聊的请求分发算法类似,只不过数据分发时,需要保证同一数据的写入/读取落入相同的节点。

数据路由到具体的分片节点,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分片(路由)算法,二是分片(路由)键。数据分发和请求分发不同,因为要保证同一数据读写都在相同节点操作,光靠分发算法无法实现,所以每条数据需要有个标识,这个标识就是路由键,以ID字段作为路由键来举例:

集群有四个节点,选用取模分发算法,根据ID值取模节点数量,计算出数据最终要落入的节点。来看实际过程,假设要操作ID=1这条数据:

  • 写入:路由键ID取模四:1%4,结果为1,数据落入分片节点2
  • 读取:路由键ID取模四:1%4=1,从分片节点2中读取数据。

通过这种方式,就保证了读写数据的节点一致,避免“写入成功,无法读取”的尴尬现象发生。不过除了取模分发外,还有其他一些分发算法,如范围分发、哈希取模、一致性哈希、哈希槽……,像Redis-cluster集群中,就采用CRC16算法计算KeyKey即路由键),并结合哈希槽模式实现数据分发。

解决了数据分发问题后,分片架构其实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好比多节点的数据如何聚合等等。如果当前分片的存储组件属于关系型数据库,如何兼容事务机制?多表联查如何关联?如何实现多字段维度查询?当然,其实还有一系列头疼的问题,这里不做展开,感兴趣可参考《分库分表副作用篇》。

经过上面的阐述后,大家一定对分片式集群有了基本认知,现在来聊聊分片集群的类型,总体可分两种:中心代理分片集群、去中心化分片集群

1.3.2、中心化分片集群

中心化分片集群,意味着集群中又存在不同的角色节点,最少有两种:

  • 中心节点:负责路由规则、数据节点的管理工作,以及处理数据分发请求,自身不存储分片数据;
  • 数据节点:具体存储数据的分片节点,负责处理中心节点分发过来的写入/读取数据请求。

上面的中心节点,就类似于之前的”负载均衡器“,负责管理集群所有节点,以及具体的分发工作,这种模式也是早期最主流的分片集群方案,即:代理式分片集群

代理式分片,可以在官方不支持分片集群的情况下,自己来搭建分片集群,以传统关系型数据为例,MySQL官方并不支持分片存储,怎么办?如果工作年限较长的小伙伴一定清楚,之前有个大名鼎鼎的中间件叫:MyCat,示意图如下:

尽管MySQL不支持分片架构,但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将一个个独立的MySQL节点,组合成一个逻辑上的大整体,每个独立的MySQL节点,则代表着具体要存储数据的分片节点。MyCat则是负责节点管理与数据分发的中心节点,所有要操作MySQL的客户端,都会连接到MyCat,读写请求交给MyCat做具体分发。

PS:实际MyCat就是伪装成了一台MySQL,业务系统依旧和往常一样连接即可,屏蔽了客户端对分片集群的感知。

除开MyCat外,如同类型的Sharding-Proxy,又或者早期RedisTwemProxy、Codis等等,这都是代理式分片理念的产物。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早期官方并不支持分片式架构,因此部分业务庞大的企业迫于无奈,只能在更高的维度上,架设中心节点来分发数据到不同的节点中存储。

这种中心化分片集群的思想,直到现在依旧在使用,只不过如今很少有代理中间件,基本都由官方自己实现,如MongoDB分片集群,依靠路由节点mongos进行数据分发。

为啥我称呼这类分片集群为“中心化分片集群”呢?其实站在数据/分片节点的角度出发,节点之间相互平等,不存在之前主从架构里的Master概念。可是,虽然没有了Master,但在数据节点之上有了一种更高维度的节点,所有数据节点都得“听”它安排,这就是一种另类的中心化体现。

中心化分片集群有何劣势?特别明显,不管是第三方实现的代理中间件,还是官方自身研发的“高等级节点”,毕竟所有请求都需经过“中心节点”,为此,一旦这类节点故障,必然会造成整个分片集群不可用。

中心化分片集群,为了解决中心节点的单点故障问题,一般都需要对中心节点做高可用建设,如mongos集群式部署、MyCat做热备等等。

1.3.3、去中心化分片集群

与上阶段提到的中心化分片集群相反的,则是去中心化分片集群,典型的例子就是Redis3.x推出的Redis-Cluster集群,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去中心化集群,所有负责读写数据的节点地位平等,并且没有“中心化”的路由节点。

相反,Redis-Cluster中采用了哈希槽的概念,总计16384个槽位,集群初始化时会平均分给每个节点负责管理(支持手动设置),比如现在有四个节点,哈希槽的默认分配如下:

  • A节点:0~4095槽位;
  • B节点:4096~8191槽位;
  • C节点:8192~12287槽位;
  • D节点:12288~16384槽位;

类似于之前0~1516个默认的库一样,每个槽中都可以存放多个Key,同时配备CRC16哈希算法,最终实现数据的分发,例如下述命令:

  • set name zhuzi

则会使用CRC16算法对name这个键名进行哈希,接着取模总槽数16384,从而得出具体要落入的槽位。假设name对应的哈希值是185272,最终落入槽位则是5047(185272%16384-1),即落入到B节点中存储。

既然没有中心化的路由节点,那CRC16+取模运算的工作谁来完成?集群内的所有节点!在Redis-Cluster中,任意节点都具备CRC16取模的能力,来看个场景:

如果一个本该落入A节点的Key,在set时去到了C节点,那么C节点在经过CRC16计算后,会不会把该Key转发到A节点去呢?

答案是不会,而是会向客户端会返回一个重定向错误的消息,其中指示了正确的节点位置,告诉客户端去连接对应节点写入数据即可。

PS:实际项目中,并不会把CRC16+取模的工作交给Redis来做,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一次重定向,通常都是客户端计算,而后直连正确的节点写入数据(如Java中主流的Redis客户端框架,都有实现CRC16的逻辑)。

好了,上述便是去中心化的大体逻辑,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为啥叫去中心化分片集群,因为不存在中心节点,各个节点自身就具备数据分发计算的能力,即使集群内部分节点宕机,也只会影响部分数据,保证了BASE理论中的基本可用思想,并不会像中心化分片集群那样,一旦中心节点故障,就会造成分片集群不可用。

PS:分库分表领域的Sharding-JDBC,也是一种去中心化分片存储的体现,即各个客户端具备数据分发的能力,不需要依赖MyCat这类中间件实现数据路由。

相较于传统的主从集群,分片式集群的维度显然更高,当应对数据量级、并发规模非常大的系统时,分片式集群能够利用多台机器的共同满足数据需求,它能充分利用集群中每一台机器的资源,实现数据读写的并行处理,以及海量数据的分区存储。也正因如此,早期想实现分片式存储,需要自己研发中间件,反观如今,随着分布式各领域技术的发展,分片式集群成为了新趋势,官方基本都开始支持分片架构。

二、集群篇总结

OK,看到这里,我们一步步阐述了集群中的常用知识,也对集群的形态有了全面认知,但本文并没有涵盖集群的方方面面,实际上,不同类型的集群架构,总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未做展开,也包括集群与云平台的结合,本文也未曾说明,这些就留给诸位自行去探索啦~

相信看到这里的小伙伴,对集群方面的知识应该建立出了系统化、结构化的认知体系,不过经常阅读我文章的小伙伴会发现,本文中的很多概念,在以往的文章里都有提及,看起来会感觉异常熟悉,为啥?这就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技术学到最后都是共通的,不同技术之间最后都能串起来

不管是业务系统,还是注册中心、定时任务、Redis、MQ、MySQL、ES……等各种组件,在实现集群方案时,底层逻辑都大差不差,本文则是各种技术栈集群方面的共通知识,当你在学不同技术栈的集群技术时,就会发现这些技术之间的共通性。

最后,也希望大家不管在学习什么技术,不要只把目光集中在表层的应用,闲暇之余,记得看看内层的实现思想,这样方能做到一通百通,才能让大家真正成为技术领域的“高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596373.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设计模式—享元(FlyWeight)模式

享元模式(Flyweight),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public abstract class Piece {protected PieceColor m_color;protected PiecePos m_pos;public Piece(PieceColor color ,PiecePos pos){m_color color;m_pos pos;}public ab…

linux 迁移home目录以及修改conda中pip的目录

1)sudo rsync -av /home/lrf /data/home/lrf 将/home目录下的文件进行负责(假设机械硬盘挂载在/data目录下) 2)usermod -d /data/home/lrf -m lrf 修改用户$HOME变量 3)vi /etc/passwd 查看对应用户的$HOME变量是否成…

CTF之矛盾

这一题就是php的弱比较“” 这里要求输入的不是数字,并且输入要为1才打印flag 那我们就输入一个1后面接随便什么字符,因为php的弱比较将字符与数字进行比较的时候,会把字符转换成数字再比较,当转换到字符时后面便都为空了 flag{…

Jetson nano部署Yolov8 安装Archiconda3+创建pytorch环境(详细教程+错误解决)

由于jetson nano 是aarch64架构,Anaconda官方不支持aarch64架构,所以有了一个叫“Archiconda”,其目的就是将conda移植到aarch64平台上 一. 下载地址Releases Archiconda/build-tools GitHub 然后安装archiconda bash Archiconda3-0.2.3…

机器学习周报第36期

目录 一、文献阅读1.1 摘要1.2 论文背景1.3 论文背景1.4 视频处理特征传播1.5 论文方法 二、相关代码 一、文献阅读 论文标题:Object Detection in Videos by High Quality Object Linking 1.1 摘要 与静态图像中的目标检测相比,视频中的目标检测由于…

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

​ 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BVA)的测试用例来自于等价类的边界,是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根据边界值划分法,等价类分析法中的测试数据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而是应当选取正好等于、…

TiDB MVCC 版本堆积相关原理及排查手段

导读 本文介绍了 TiDB 中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机制的原理和相关排查手段。 TiDB 使用 MVCC 机制实现事务,在写入新数据时不会直接替换旧数据,而是保留旧数据的同时以时间戳区分版本。 当历史版本堆积过多时,会导致读…

物联网系统设计 8

1 规划中小型LoRa 中小型分时复用,大型项目需要学习LoRaWAN 1.1 通信记录 1.2 节点能耗 1278芯片 满功率20DMB,增加PA,发送功率 30 DBM 内置天线柔性 棒状 3db 203 休眠、发生、接收 计算链路预算,工作电流,工…

docker部署在线流程图

下载镜像 docker pull registry.cn-beijing.aliyuncs.com/wuxingge123/drawio:latestdocker-compose部署 vim docker-compose.yml version: 3 services:drawio:container_name: drawioimage: registry.cn-beijing.aliyuncs.com/wuxingge123/drawio:latestports:- 8083:8080v…

JAVAEE之Spring Boot日志

1. 日志概述 1.1 学习日志的原因 ⽇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从JavaSE部分, 我们就在使用 System.out.print 来打印日志了. 通过打印日志来发现和定位问题, 或者根据日志来分析程序的运行过程. 在Spring的学习中, 也经常根据控制台的日志来分析和定位问题. 随着项⽬的复杂…

CSS-语法、选择器

&#x1f4da;详见 W3scholl&#xff0c;本篇只做快速思维索引。 概述 CSS 是一种描述 HTML 文档样式的语言。 有三种插入样式表的方法&#xff1a; 外部 CSS内部 CSS行内 CSS &#x1f4c5; 外部 CSS 外部样式表存储在.css文件中。HTML 页面必须在 head 部分的<link&g…

【数据库】SQL简介

SQL&#xff08;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xff0c;结构化查询语言&#xff09;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xff08;RDBMS&#xff09;的标准化语言。它用于访问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xff0c;执行各种任务&#xff0c;如插入、更新、删除和检索数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