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开工第一周,DeepSeek引领的这一波AI浪潮不仅没有褪去,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回到2024年初,我甚至都不敢想象自己工作、思考的方向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去年年底和几个朋友聊起今年的工作计划,我说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All In AI!
这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或者单纯的追热点,而是从去年下半年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AI时代,我应该做什么,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而不被淘汰。
现在我越来越确定,距离真正的AI时代到来,不远了。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各路资本和大厂的疯狂投入,注定了AI必须成为未来社会竞争的轴心。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DeepSeek算法有多厉害,模型有多创新都是外行看门道,图个热闹。 真正对普通人来说有用的,是如何赶上这一波AI浪潮,吃到还处于蓝海阶段的AI红利。
或者换句话说,在未来的AI时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生存下去。
纵观目前的各种AI大模型和工具应用,无论它们自诩功能有多强大,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依然是在重复工作的基础领域进行各种迭代,比如数据整理、信息检索、法律条文。
简而言之,AI工具的价值在于将人从机械的重复工作中解脱出来,转而聚焦于更有深度和创意的工作。比如绘画、比如写作、比如思考。
以写作来说,写作本质上是思考的过程。当我们将脑海中模糊的思绪转化为一段段文字时,大脑会进行特别复杂的逻辑推理和价值判断,最终输出饱经淬炼的内容。
这种逻辑推理和价值判断的认知训练,是AI无法替代的。因此即使到了真正的AI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动手写作,让大脑经受这种逻辑推理和价值判断的淬炼,否则最终将沦为“提示词输入者”而失去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投资领域,有这样一个原则:分散配置,即分散配置那些亏损有限但盈利空间较大的机会。这句话的核心不在于分散配置,而是亏损有限,这是投资的核心。同样的原则应用于当下或者未来的AI时代,同样适用。
综合当前的各种信息判断,当下正处于AI时代的蓝海,蕴含着大量的机会。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在工具领域大家都在基础技术领域快速迭代,应用层反而大家都在摸索。
换言之,目前大家基本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在真正的AI应用层面爆发来临前,大家都有机会。
我个人认为,在普通人和AI之间,当前的链接路径有两种:1-尝试在工作中落地AI;2-借助AI开展副业。
第一种,在工作中落地。优势是当前很难有公司会拒绝AI,好处是相关资源都可以向公司申请,你只需要能借助AI落地拿出对应的好结果,就能获得来自公司的奖励,以及个人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落地经验。
这些第一手的落地经验在如今可能价值不会很大,但会对你未来的职场生涯,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
第二种,借助AI开展副业。当前可见的案例也不多,无非是卖AI通识课、AI落地案例、AI低代码开发付费应用(产品)、资源整合(在各种AI工具上面包装一层,做更上层的应用探索)。
其中前两者相对容易,门槛没那么低,完全可以边学边做。后两者则需要一定的技术功底,以及资源整合能力。
如果你现在相信AI,相信未来是AI时代,相信AI是新一轮巨大的技术产业革命,那你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拥抱AI。
有能力、有毅力、有智慧的同学,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学习实践,用AI武装自己,赶上这一波浪潮。如果没有,你可以筛选靠谱的付费AI课程|产品|社区,用些许金钱,换来最新的资讯、认知、落地案例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