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其早期病变往往会通过多种身体症状向我们发出信号。这些症状涉及身体多个方面,比如疲劳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肝病的早期信号10个?
1、疲劳乏力:
肝脏是人体的能量代谢中心,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其代谢功能会受到影响,肝细胞受损可能导致糖原合成减少、脂肪代谢紊乱等。身体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患者就会感到持续性的疲劳和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
2、食欲不振:
肝病早期,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肝脏疾病可能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胆汁分泌或排泄异常会导致脂肪消化障碍,引起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
3、恶心呕吐:
其原因与肝脏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代谢产物刺激胃肠道有关。当肝脏受损时,血液中的毒素水平可能升高,这些毒素会刺激胃肠道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恶心和呕吐。
4、皮肤瘙痒:
肝病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以及胆汁酸在皮肤中沉积所致。胆汁酸对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有刺激作用,会引起瘙痒感。瘙痒的程度不同,可从轻微的瘙痒到严重的难以忍受,患者常常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问题。皮肤瘙痒在夜间可能会更加明显,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5、体重变化:
一方面由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食物摄入减少,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另一方面某些肝病可能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脂肪在肝脏内堆积的同时,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代谢也可能受到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或肥胖。
6、尿色异常:
肝病早期,尿液颜色可能发生改变。如前文所述,当肝细胞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时,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经过肾脏排泄,使尿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增加,尿液颜色可变为深黄色,类似浓茶色。这种尿色变化通常是逐渐出现的,患者可能在偶然间发现尿液颜色与以往不同,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重要的肝病早期症状之一。
7、腹胀:
主要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和消化功能减弱。一方面肝脏病变可能影响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对于调节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肝功能受损可能使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产生过多气体。气体在肠道内积聚,无法顺利排出,就会引起腹胀。患者会感觉腹部胀满,尤其是进食后更加明显,有时还可能伴有腹部膨隆和肠鸣音减弱。
8、肝区疼痛:
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但肝包膜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当肝脏出现炎症、肿大、肿瘤等病变时,肝包膜会受到牵拉,刺激感觉神经,从而引起疼痛。疼痛的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钝痛或刺痛,疼痛程度也因人而异。
9、蜘蛛痣和肝掌:
多见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面部、颈部、胸部等。它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小动脉末梢扩张。蜘蛛痣呈红色,中央有一个小红点,周围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分支,形似蜘蛛。
肝掌则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皮肤发红,加压后褪色。蜘蛛痣和肝掌的出现提示肝脏功能可能有异常,但并非所有肝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而且它们也可能在其他一些健康状况下出现,不过在肝病早期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
10、黄疸:
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因为肝脏在胆红素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肝细胞受损时,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当其在体内积聚过多时,就会使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黄疸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眼白微黄,重者全身皮肤明显发黄,尿液也可能呈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样。
来源:北京丰台人和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