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备案复审阶段涉及产品信息填报,所以一度让一些开发者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只有等产品要上线了,才能火急火燎地去申请算法备案。但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其实开发者也可以在没有具体产品的情况下发起算法备案申请。只要材料合法合规,也能取得备案号。下面是一些具体信息介绍:
(“产品及功能信息”容易让人以为要有产品才能申请备案)
一、重点:算法备案的备案对象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算法备案的备案对象是算法!算法!算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虽然很多取得备案号的开发者都拥有相关APP、小程序等服务产品,但这并不是必须的。只要算法成熟、合法合规、材料齐全,开发者就可以申请备案。
另外,一个算法备案号对应一个算法而非一个产品。开发者自研算法通过备案后,应用到更多产品中,无需再次发起备案;但如果开发者完成算法备案时填报的产品新加入了某项新自研算法,这需要重新对新的算法备案。
(算法备案的核心是算法而不是产品)
二、无产品申请算法备案
1、提供API服务的
通过API等形式提供深度合成服务的,正常走算法备案流程即可。但要在复审阶段的算法基础信息中选择“技术支持者”。
2、计划提供产品服务的
计划推出APP、小程序、网站等服务的开发者,可在完成相关产品研发前发起算法备案申请。开发者在复审阶段算法基础信息中选择“服务提供者”,可暂不关联产品。
三、申报流程和材料
1、技术支持者
通过API等形式提供深度合成服务的,其流程和填报材料是统一的,没有特别需要注意事项的,这里不过多讨论。
2、服务提供者
计划推出产品但还没有研发的,可先针对算法准备材料,不关联产品。此外,开发者也可先简单进行产品策划,只针对算法备案产品功能部分准备材料(无需实际研发,只是做策划,整理材料,针对算法备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