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展示
队名:DeepSleep
队员姓名 | 队员学号 |
---|---|
吴钊鑫(组长) | 3123004244 |
薛考瑶 | 3223004258 |
苏雨童 | 3223004255 |
林赛强 | 3123004184 |
李锦 | 3123004270 |
蔡梓欣 | 3223004209 |
左栋立 | 3123004294 |
队员风采
吴钊鑫
- 风格:追求简洁高效的解决方案
- 擅长技术:C++
- 编程兴趣:热衷于学习新兴技术
- 希望的软工角色:开发
- 宣言:“能解决问题的代码,就是好代码”
薛考瑶
- 风格:致力提高代码可读性和逻辑性
- 擅长技术:前端开发、Java、Python
- 编程兴趣:追求算法优化,提升程序性能
- 希望的软工角色:开发
- 宣言:“用工程师的严谨实现设计师的天马行空”
苏雨童
- 风格:希望实现更好的用户交互
- 擅长技术:Unity,Java
- 编程兴趣:着眼优化用户体验
- 希望的软工角色:美工、UI,也能开发。
- 宣言:“请和我做一辈子软件。”
林赛强
- 风格:执着,严谨,疯狂,艺术
- 擅长技术:C++编程
- 编程兴趣:造轮子
- 希望的软工角色:开发
- 宣言:试图创建没有bug的可以面临各种挑战的程序
李锦
- 风格:轻便简洁,提高代码质量
- 擅长技术:前端
- 编程兴趣:利用所学完成感兴趣的挑战
- 希望的软工角色:开发
- 宣言:无惧挑战
左栋立
- 风格:精简代码美学|逻辑至上主义
- 擅长技术:Unity,Java
- 编程兴趣:AI注释生成|开源轮子制造机
- 希望的软工角色:运维
- 宣言:“It’s a feature, not a bug.”
蔡梓欣
- 风格:清晰高效,追求算法优化
- 擅长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 编程兴趣:用AI解决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
- 希望的软工角色:算法工程师
- 宣言:探索智能边界
团队的首次合照
团队的特色描述
这个团队展现了技术多样性和角色互补性,成员擅长的技术涵盖C++、前端开发、机器学习、Unity等多个领域,能够为项目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团队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简洁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强调代码质量、逻辑性和用户体验优化。多个成员热衷于学习新兴技术,特别是AI和开源项目,展现了对技术探索的热情与前瞻性。此外,团队中既有专注于开发和算法的成员,也有关注运维、美工/UI设计的角色,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基础。成员们的宣言体现了无惧挑战、严谨执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展现了通过软件创造价值的决心与能力。整体而言,这是一个技术全面、充满活力且目标明确的团队,具备应对各种复杂软件工程项目需求的强大潜力。
团队分工
职责 | 参与队员 |
---|---|
后端服务开发 | 林赛强 |
苏雨童 | |
前端界面开发 | 李锦 |
薛考瑶 | |
仓库管理兼代码审查 | 吴钊鑫 |
测试和部署 | 左栋立 |
项目描述 - 在线代码测评系统
系统名称
在线代码测评系统
简短描述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在线代码测评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 用户注册登录
- 题目浏览与解答
- 代码提交与评测
- 竞赛参与
系统分为四个部分:
- 视图层:提供用户界面和管理员后台。
- 网络接口层:处理用户请求并返回JSON格式响应。
- 业务层:实现核心功能模块(如用户服务、题目服务、竞赛服务等)。
- 数据层:通过MySQL和Redis进行数据持久化存储。
预期用户量
- 目标:5000名活跃用户。
目标阐述
真实性
满足编程学习者及竞赛爱好者对于代码评测的实际需求,提供准确的评测结果。
可用性
简洁易用的界面设计,确保多终端流畅访问,实时反馈机制提升用户体验。
价值性
促进编程技能提升,增强社区交流,支持公益性质竞赛活动,鼓励技术分享。
2. Git仓库
https://github.com/LinFFF5/deepsleeping-OJ
二、团队计划
团队项目时间规划表
周次 | 主要任务 |
---|---|
第6周 | 1. 团队组队、团队博客发布。 2. 团队介绍、成员展示、角色分配、选题确定。 3. 制定团队计划安排,规定团队贡献分规则。 |
第7周 | 1. 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2. 原型设计,任务难度评估,学习必要技术。 3. 完成编码规范、平台环境搭建、初步架构搭建。 |
第8周 | 1. 改进原型,向目标用户展示并收集反馈。 2. 架构设计,完成WBS(工作分解结构),成员估计任务时间。 3. 制定测试计划。 |
第9-10周 | 1. 团队项目Alpha任务分配计划。 2. 连续7天的Alpha敏捷冲刺,每日Scrum Meeting博客+代码提交。 |
第11周 | 1. 用户反馈收集与测试计划改进。 2. 团队Alpha阶段个人总结。 3. 发布团队项目Alpha博客(发布说明、测试报告、展示博客、项目管理)。 |
第12周 | 1. 团队项目Alpha博客:事后分析。 |
团队成员绩效评估模板
评估维度与标准
1. 任务完成质量 (35%)
- 质量达标率 (20%)
- 工作成果符合质量要求的比例,如代码审查通过率、测试用例通过率等。
- 需求覆盖率 (10%)
- 工作对既定需求的覆盖程度,确保功能完整实现业务需求。
- 问题响应速度 (5%)
- 对工作中出现问题(如Bug、突发状况)的响应及处理速度。
2. 工作量贡献 (30%)
- 产出量 (15%)
- 工作成果的产出数量,如代码行数、文档页数、测试用例数量等。
- 非核心贡献 (15%)
- 在非主要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贡献,如协助他人、参与跨职能任务等。
3. 协作与沟通 (20%)
- 协助次数 (10%)
- 主动协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的次数。
- 跨职能支持 (5%)
- 参与跨部门或跨岗位协作任务的表现。
- 沟通参与度 (5%)
- 在团队会议、讨论等沟通场景中的参与和贡献程度。
5. 时间管理 (10%)
- 按时交付率 (7%)
- 按计划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比例。
- 突发任务时效 (3%)
- 处理突发任务的时间效率,能否快速响应并完成。
6. 文档规范 (5%)
- 文档质量
- 工作相关文档的完整度、可读性、规范性。
评分方式
所有评估指标采用自评(50%)和互评(5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
自评与互评比例分配
- 自评:50%
- 成员根据自身在项目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
- 互评:50%
- 成员之间相互评价对方在整个项目周期中的表现。
细化评分标准
评估维度 | 占比 | 评估指标 | 评分方式 |
---|---|---|---|
任务完成质量 | 35% | 质量达标率 | 自评(50%) + 互评(50%) |
需求覆盖率 | |||
问题响应速度 | |||
工作量贡献 | 30% | 产出量 | |
非核心贡献 | |||
协作与沟通 | 20% | 协助次数 | |
跨职能支持 | |||
沟通参与度 | |||
时间管理 | 10% | 按时交付率 | |
突发任务时效 | |||
文档规范 | 5% | 文档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