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考——写作——考点+记忆篇——论证有效性分析——记忆

文章目录

  • 论证有效性分析得分要点、寻找漏洞方法
  • 论证有效性分析五大逻辑漏洞类型
  •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具体写法
  • 论证有效性分析十大解题思路(上)
    • 方法一:理想法
    • 方法二:极端法
    • 方法三:其他因素法
    • 方法四:可行性法
  • 论证有效性分析十大解题思路(下)
    • 方法五:评价标准法
    • 方法六:前后核心词概念变化法(运用频率特别高)
    • 方法七:核心词定义法(杠精适用)
    • 方法八:抠字眼法(杠精适用)
    • 方法九:归因不当
    • 方法十:过于理想
    • 论证有效性分析十大思路总结

论证有效性分析得分要点、寻找漏洞方法

1、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要求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具体的答题要求)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提示:具体的逻辑漏洞类型)
(1)逐句拆解: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通常考试中会给我们一篇包含论证的文章(材料),字数大概是 350-550 字,包含 4-6 组论证(存在一些缺陷和漏洞)。

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考试中需要我们找出论证中的 4 个或 4 个以上的逻辑漏洞,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划重点】考试中字数建议写到 600-660 字之间。

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句话是考试要求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他提示了我们三个关键词:评论、分析、论证有效性。
①评论,指的是我们要去告诉阅卷老师,材料中哪个论证出现问题、存在漏洞。(在哪里)
②分析,指的是我们告诉阅卷老师,为什么这个论证有问题,我们要给出原因。(为什么)
③论证有效性,指的是我们在找漏洞的时候,应该是去找材料中有“论证”的地方是否有漏洞, 去看论证是否有效,而不是去攻击某个独立的观点。
(2)考题示例:
618 期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旺盛。因此,在今年 618 期间出售的商品,一定可以有很高的销量。
答案 1:即使是在 618 期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未必旺盛。(评论)。今年经济形势不佳,同时失业率较高,导致消费者消费欲望降低,因此在 618 期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未必旺盛(分析)。(攻击论据)
答案 2:618 期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旺盛,也不意味着在今年 618 期间出售的商品,一定可以有很高的销量。(评论)。出售的商品是否销量高,不仅和消费需求有关,还取决于商品的质量、价格、市场竞争情况等。如果出售的商品质量欠佳、价格高昂或者所在市场竞争激烈,那即使消费者消费需求旺盛,该商品销量也未必高(分析)。(攻击论证过程)
答案 3:在今年 618 期间出售的商品,未必可以有很高的销量(评论)。据某宝商家透露,今年 618 期间商品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分析)。(攻击结论)
【划重点】考试中,我们更多去攻击论据和论证过程,不要去直接攻击结论。
2、论证有效性分析评分标准
论证有效性分析总分 30 分,分成两部分给分
(1)根据分析评论的内容给分,占 16 分。答对 4 个或 4 个以上要点,给 16 分;考生分析的内容如果超出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划重点】评论句一定要写,方便阅卷老师踩点给分;找 4 个即可,如果字数不够,可以写到 5 个。
(2)按论证程度、文章结构与语言表达给分,占 14 分。分四类卷给分。
一类卷(12-14 分):分析论证有力,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精炼流畅。
二类卷(8-11 分):分析论证较有力,结构较严谨,条理较清楚,语言较通顺,有少量语病。
三类卷(4-7 分):尚有分析论证,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连贯,语病较多
四类卷(0-3 分):明显偏离题意,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语句不通。
(3)每 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至多扣 2 分。
(4)卷面不整洁,标点不正确,酌情扣 1-2 分。
3、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实战(找漏洞、评论与分析)
2015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有一段时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 ①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②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③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其次,⑤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⑥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⑦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⑧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再说,⑨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⑩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⑪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⑫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步走】
第一步:找中心论点
第二步:梳理论证结构,找漏洞
第三步:评论与分析
第一步:找中心论点
第一段:有一段时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中心论点:政府不必采取措施应对生产过剩
第二步:梳理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结论),找漏洞;第三步:评论与分析
第二段:首先,①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②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③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论证结构:
③→②→①→中心论点;
④→中心论点
答案 1-攻击论据③:首先,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未必能扩大销售(评论)。因为销售能否扩大还取决于市场的饱和度、社会购买力、居民的消费习惯等其他因素。如果市场已经饱和,社会购买力低下,即使开拓市场、刺激需求也很难扩大销售(分析)。
答案 2-攻击④→中心论点:首先,出现生产过剩,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也不意味着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评论)。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调节的力度是有限的,如果生产过剩的程度过于严重,那市场的调节功能也无法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此时仍然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分析)。
第三段:其次,⑤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
⑥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⑦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⑧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论证结构:⑤→⑥→⑦→⑧→中心论点
答案 1-攻击⑤→⑥:其次,材料由“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未必可以推出“生产过剩是常见现象”(评论)。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也可能出现生产不足的现象,或者供求之间差异很小,未严重到生产过剩的程度。因此,并不能以此推出“生产过剩就是常见现象”(分析)。
答案 2-攻击⑥→⑦:再次,由“生产过剩是常见现象”难以推出“生产过剩是客观规律”(评论)。因为常见现象未必等同于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法改变的,而很多常见现象例如生产过剩,它是政府或者市场可以去人为调节的,所以它并不是客观规律(分析)。 第四段:再说,⑨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⑩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⑪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⑫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论证结构:⑪+⑫→⑨或⑩→中心论点
答案-攻击论据⑪+⑫:
最后,材料认为“生产过剩可以增加物资储备,未必会造成浪费”有失妥当(评论句)。如果生产过剩的产品保质期极短,那并不适合作为物资储备,从而会造成浪费(分析)。另外,生产不足造成供不应求,也未必会让人们缺衣少食(评论)。如果供不应求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例如珠宝、汽车等,那人们也不会缺衣少食,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未必会受到影响(分析)。
全文写法(范文):
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吗?
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试图得出“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这一结论,然而其论证过程存在诸多逻辑漏洞,现将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未必能扩大销售(评论)。因为销售还取决于市场的饱和度、社会购买力、居民的消费习惯等其他因素。如果市场已经饱和,社会购买力低下,即使开拓市场、刺激需求也很难扩大销售。
其次,材料由“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未必可以推出“生产过剩是常见现象”。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也可能出现生产不足的现象,或者供求之间差异很小,未严重到生产过剩的程度。因此,并不能以此推出“生产过剩就是常见现象”。
再次,常见现象未必等同于客观规律。因为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法改变的,而很多常见现象例如生产过剩,它是政府或者市场可以去人为调节的,所以它并不是客观规律。
最后,材料认为“生产过剩可以增加物资储备,未必会造成浪费”有失妥当。如果生产过剩的产品保质期极短,那并不适合作为物资储备,从而会造成浪费。另外,生产不足造成供不应求,也未必会让人们缺衣少食。如果供不应求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例如珠宝、汽车等,那人们也不会缺衣少食,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未必会受到影响。
综上,材料在论据和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得到“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的结论,还需要更加严谨的论证。(551 字)

论证有效性分析五大逻辑漏洞类型

论证有效性分析考试要求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课上笔记】概念是论证成立的一个重要基础。
【课上举例】小轩年薪 30 万,因此她取得了成功。
【例子说明】“成功”一词的概念没有进行明确界定,导致论证出现问题。
1、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混淆概念
(1)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某个核心词的概念定义出现问题)
例子: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
(2)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前后一致(论据和结论中,核心词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例子:写作很难,因此管综难以考好。
2、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论据不成立
3、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但不支持结论
4、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论据支持结论,但不够充分
5、结论不成立
提示:这五大逻辑漏洞,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是我们在考试中找逻辑漏洞的顺序,这五大逻辑漏洞已经涵盖了论证中所有逻辑漏洞。

1、混淆概念(重点掌握)
频率:特别高,基本每 1-2 年就会出现 1 次。
特点:论据和结论中,核心词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思路:指出两个核心概念存在区别
2015 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答案:即使“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也无法得出“生产过剩是客观规律”(评论)。因为常见现象并不等于客观规律。常见现象是指经常发生的现象,但并非是必然发生的,而且是人为可以去干预的。而客观规律是必然发生的,人为无法改变的,两者并不等同。例如车祸是常见现象,但并非是客观规律(分析)。 2016 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的。
答案:其次,即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也无法得到大学生供不应求的结论(评论)。因为劳动力市场上需求的劳动力,可能是技术工人、有经验的工作人士等群体,而未必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那么我国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分析)。
【课上笔记】劳动力(大学毕业生、技术工人、建筑工人、有工作经验的白领、科研人才等等)

2018 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答案:物质丰富并不等同于物质主义潮流(评论)。物质丰富指的是一个人有丰富的物质基础,而物质主义潮流指的是人们强调物质的重要性,喜欢追求物质,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就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即使物质丰富会充实精神世界,也无法得到“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空虚”这一结论(分析)。

2023 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据统计,我国 2019 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 77.3 岁,这说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了,所以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

2、论据不成立
频率:中等
特点:论据中出现绝对化表述
思路:找其他因素(要使结论成立,还需要满足其他因素)
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1)小轩去年考上了北大,因此她学习一定很努力。
(2)据统计,我国 2019 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 77.3 岁,这说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了,所以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
道理论据:
(1)作者自己的观点、见解、推理
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北大。因此,每天都在学习的小轩一定能考上北大。
(2)引用学派理论、专家言论
某药厂专家宣称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治疗新冠病毒。因此中国疫情将会很快消失。

2015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
答案: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未必能够扩大销售(评论)。销售能否扩大还取决于产品的质量、价格等其他因素。如果生产过剩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价格太高,那即使生产企业去开拓市场、刺激需求,也难以扩大销售,更何谈化解生产过剩(分析)。
【课上笔记】“只要 A,就 B”这样的句式只是一个假言命题、一个观点,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论证。里面的“A”不能作为论据,因为其只是一个假设,并不具备真假性(论据需要能判断真假性,即能够证明其真假)。
【课上举例】如果努力(不能作为论据),就能成功;小轩努力了(可以作为论据),她一定能成功。

2020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北京与张家口共同举办冬奥会,必然会在中国掀起一股冰雪运动热潮。
答案:北京与张家口共同举办冬奥会,未必会在中国掀起一股冰雪运动热潮(评论)。冬奥会可能会引发人们关注冰雪运动,但是否会掀起冰雪运动热潮,还要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条件、有兴趣、有时间去进行冰雪运动。如果人们工作较忙,没有时间也没有场地去进行冰雪运动,那也不会掀起冰雪运动热潮。(分析)。

2018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
答案: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也未必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评论)。满足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是否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方面,还要看个人的欲望程度、追求等。如果一个人对物质的欲望十分强烈,希望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那即使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也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方面。(分析)。
【课上笔记】引用的理论作为论据,是可以攻击的。因为该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大纲给的答案中也攻击过理论。
【大纲答案】后物质主义只是国外某个学派所提出的观点,这种观点能否普遍地说明社会问题,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和学术界的认同。
3、论据成立但不支持结论(出现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
频率:特别高。
特点:没有明显的特点(出现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
思路:论效十大解题思路

2020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中国南方许多人从未有过冰雪运动的经历,会出于好奇而投身于冰雪运动。
我从未攀登过珠穆朗玛峰,所以我会出于好奇而去攀登珠峰。
答案:即使南方许多人从未有过冰雪运动经历,也未必会由于好奇而投身于冰雪运动(评论)。由于冰雪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未有过冰雪运动的南方人即使好奇,也可能担心受伤而不敢轻易尝试。另外,南方人通过观看冰雪运动的比赛也可以满足其好奇心,未必就会因为好奇而亲身去体验这项运动。(分析)

2022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
答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未必就是会“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评论)。 评价某一善举是否具有默默无闻的特性,更应该看行善者的主观意图。如果行善者在做出善举的时候,主观上并不希望这一善举被人知道,事后也没有主动张扬,那即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善举被媒体宣传,也无法说明“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分析)
4、论据支持结论但不充分
区分第 3 种和第 4 种逻辑漏洞类型:
例子 1:小轩获得了高考加 20 分的资格(论据),因此他肯定能上北大(结论)。
例子 2:背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论据),因此,只要我们好好背单词,就能学好英语(结论)。
频率:不高,早年真题出现较多
特点:试图通过阐述某事物的重要性或必要性,以此来证明其充分性。
思路:找其他因素

2013 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答案:首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文化建设”这一观点不免过于绝对(评论)。即使文化的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软实力还体现在教育、国家的制度建设、民族精神等其他方面。如果仅仅搞好了文化建设,但忽略了对教育、制度建设等其他方面的提升,那国家的软实力也未必能得到增强。(分析)

2014 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利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答案:制衡与监督是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则,也未必能保证企业成功(评论)。制衡与监督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则,只能保障企业的内部管理,但是企业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营销能力、市场竞争情况等内外部因素。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营销能力欠佳、市场竞争激烈,那企业仅仅依靠制衡与监督也未必能成功。(分析)

2023 年经济类联考真题
我们应引导家长破除“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因为这一观念是加重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家长都能正视这一事实,破除“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把期望值降低一些,过重的学习负担马上就减轻了。
答案:家长破除“望子成龙”的观念,过重的学习负担马上就能减轻了吗?未必(评论)。学习负担过重,不仅仅是因为家长持有“望子成龙”的观念,还与国内的应试制度、学校竞争压力、学生自我期许等原因有关。因此,即使家长破除该观念,但学生为了考试高分、应对竞争压力,仍然可能存在较重的学习负担。(分析)
5、结论不成立
频率:出现概率低,真题中出现过 1 次。
特点:概念、论据、论证过程都找不到问题,而且结论出现绝对化表述(类似只要就、如果…那么、必然等表述)
2021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老子还说,讲究表面的礼节是“忠信之薄”的表现。韩飞解释时举例说,父母和子女因为感情深厚而不礼节,可见讲究是感情不深的表现。现在人们把那种客气的行为称作“见外”,也是这个道理。这其实也是一种“眼所见者未必实”的现象。因此,如果你看到有人对你很客气,就认为他对你好,那就错了。
【大纲答案】有人对你很客气,也有可能真的对你好。
课后总结(五大逻辑漏洞类型):
1、混淆概念(论据和结论中,核心词的概念前后不一致,指出两个概念的区别,出现频率高,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重点关注)
2、论据不成立(道理论据,论据出现绝对化的表述,找其他因素,出现频率中等)
3、论据成立,但不支持结论(出现各种逻辑错误、频率比较高、会有一定难度,后面通过论效十大解题思路来进行分析)
4、论据支持结论,但不充分(试图通过阐述某个事物的重要性或必要性,来证明其充分性,结论通常是含有绝对化表达,找其他因素,出现频率不高,难度不大)
5、结论不成立(当我们发现,概念、论据、论证过程都找不到漏洞的时候,并且结论存在绝对化表述,那我们可以尝试直接去攻击结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具体写法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结构
标题(必须写,不写扣 2 分)16 字以内
首段(引出下文)3 行 60 字左右
本论 4 段(评论+分析)每段 6 行 120 字左右(5-7 行)
结尾段(总结全文)3 行 60 字以内
1、标题的写法
(1)后吗式标题:中心论点加个“吗?”。表示我们对你这篇论证能否得到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注:标题是可以加问号的,放心用)
(2)中心论点一般在首段末尾(近 11 年真题中,只有 2017 年和 2013 的中心论点在第二段末尾,其余年份真题的中心论点都在首段末尾) (3)标题要控制在 16 个字以内,居中写。

2023 年管理类联考真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大家都在议论老年人还要不要继续工作的话题。我们认为,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可见,老年人继续工作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
据统计,我国 2019 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 77.3 岁,这说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了,所以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
如果老年人不再继续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就势必会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原有平衡,从而造成社会劳动力的短缺。如果老年人继续工作,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
此外,老年人有权利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他们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就应该继续工作。再说,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所以老年人继续工作还有益于其身体健康。

中心论点: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
【标题】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吗?

2022 年经济类联考真题
国内公布的一项国民阅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大城市的数字阅读率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说明数字阅读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即将成为国人主要的阅读方式。
数字阅读和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较具有绝对的优势。各种电子阅读器在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店比比皆是,人们可以十分方便地买到和使用;互联网时代全球信息一体化,国人可以方便的使用这些丰富的资源,这无疑会加速数字阅读的发展。
另外,为满足受众需求,电子类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迅猛增加,而原有的纸质媒体如古籍等也正在加速实现数字化,这些不争的事实也在佐证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将很快被人们舍弃而寿终正寝。
中心论点:数字阅读即将成为国人主要的阅读方式
【标题】数字阅读即将成为主要阅读方式吗?
哪些标题不能用?
通用式:似是而非的论证、失之偏颇的论证、一篇有缺陷的论证
立论式:生产过剩不能听之任之、政府干预生产过剩并非坏事、政府应该干预生产过剩
讨论式:政府是否应该干预生产过剩?
【短视频都讲究黄金 3 秒,文章也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2、首段的写法:总结材料+表达质疑立场
(1)材料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得出结论:政府不应该干预生产过剩。然而,其论证过程存在着诸多逻辑漏洞,现分析如下:(含标点 51 个字)
(2)材料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并不难。这一论证过程看似有理,但存在不少逻辑漏洞,现分析如下:(含标点 51 个字)
提示:注意联系材料,不要使用通用的表达,类似:
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该论证过程存在诸多缺陷,现分析如下:

练习-202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大家都在议论老年人还要不要继续工作的话题。我们认为,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
【答案】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结论: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然而,其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漏洞,现分析如下:(含标点 60 个字)
3、本论(评论和分析 4 个逻辑漏洞的段落)4 段的写法
(1)评论+分析
首先,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未必能扩大销售、缓解生产过剩。(评论)因为销售还取决于市场的饱和度、社会购买力、居民的消费习惯等其他因素。如果市场已经饱和,社会购买力低下,即使开拓市场、刺激需求也很难扩大销售。何况,即使扩大了销售,扩大的销售量有可能并不足以化解生产过剩。(分析)
(2)评论+分析+结尾
首先,材料由“长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得出“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的”,这样的推理难以必然成立。(评论)因为劳动力市场的空缺职位不一定适合大学生,所空缺的岗位可能大部分是对农民工、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等其他劳动力群体的需求。(分析)因此,我国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结尾)
注:如果分析内容中,没有能直接表达“结论无法推出”的句子,那建议加个结尾。
(3)评论句的三种句式
2020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中国南方许多人从未有过冰雪运动的经历,会出于好奇而投身于冰雪运动。
①引用式
首先,文章指出“…” ,这样的推理难以必然成立的。
其次,作者认为“…” ,这样的论证是值得商榷的。
再次,上文通过“…” ,试图得出“…”,这犯了…的错误。
最后,材料认为“…” ,这样的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示例】首先,材料认为“南方人从未有过冰雪运动经历,会出于好奇而投身于冰雪运动”,这一论证值得商榷。(46 字)
②精简式
A 未必 B。
【示例】首先,南方人从未有过冰雪运动经历,也未必会因为好奇投身冰雪运动。(32 字)
③反问式:
【示例】首先,南方人从未有过冰雪运动经历,就会因为好奇而投身冰雪运动吗?未必如此。 (37 字)
三种形式的评论句都可以,建议穿插使用,让文章句式更加丰富。
4、结尾句写法:总结材料+再次表达质疑立场
(1)综上所述,由于材料存在上述逻辑漏洞,其得出的结论“政府不应干预生产过剩”也难以必然成立。
(2)综上所述,由于文章的论证过程存在以上诸多的逻辑问题,因此得出的“政府不应干预生产过剩”这一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提示:注意联系材料,不要使用通用的表达,类似:
综上所述,材料的论证存在多处逻辑漏洞,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5、评论和分析,多用短句: 长句通常很难读懂,很难理解。
【错误示范】最后,在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由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来概括所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也是不充分的。因为所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能比那一部分大学生所具有的问题多得多,仅用可以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妄想来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
【CPA】即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
6、少用绝对化词语。
用词:未必成立、失之偏颇、值得商榷、不太严谨、也许、可能
不要用:一定、必然、毫无道理、非常荒谬
【错误示范】首先,材料认为“南方人从未有过冰雪运动经历,会出于好奇而投身于冰雪运动”,这一论证非常荒谬。
注意:“有失偏颇”该词的正确用法为:失之偏颇。
7、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实战

2016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 2011 年减少了 345 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 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岗位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第一步:找中心论点
第一段: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①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
中心论点: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标题:大学生就业并不难吗?
首段:材料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并不难。然而,其论证过程存在着诸多不妥之处,现分析如下:
结尾段:综上所述,由于材料存在上述逻辑漏洞,其得出的结论“大学生就业并不难”也难以必然成立。

第二步:梳理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结论),找漏洞;第三步:评论与分析
第二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②2012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 2011 年减少了 345 万,③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④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⑤2015 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 1.06,⑥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⑦因此,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的。

论证结构:②→③;④+⑤→⑥;③+⑥→⑦
答案 1-攻击②→③-混淆概念、论据成立但不支持结论:首先,材料由“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45 万”得出“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这有失妥当。如果我国 2011 年劳动力过剩的数量大于 345 万,那即使 2012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345 万,我国劳动力还是过剩的。另外,用 2012 年的数据来说明我国如今就业现状,缺乏时效性。
答案 2-攻击④+⑤→⑥-混淆概念、论据成立但不支持结论:其次,“长三角的用工荒”、“第二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推不出“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为长三角本就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本身较高,但我国其他地区未必如此,并不能就此直接推出全国的用工水平。而且,岗位与求职人数的数据仅仅是第二季度的数据,无法代表全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
答案 3-攻击⑥→⑦-混淆概念:其次,即使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也无法得到大学生供不应求的结论。因为劳动力市场上所空缺的岗位,可能大部分是针对农民工、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等其他劳动力群体,而未必适合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那么我国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三段:⑧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岗位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⑨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⑩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论证结构:⑧→⑨→⑩
答案 1-攻击⑧-论据不成立:再次,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高,整体素质未必就高。受教育程度仅仅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水平,但是整体素质除了包括一个人的学习水平,还与个人的道德水平、实践能力等有关。如果一个人学习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强,那也未必整体素质高。
答案 2-攻击⑨→⑩-混淆概念、论据成立但不支持结论:再次,“大学生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就业”也不意味着“大学生就业就不难”。如果经济形势不好,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用工需求,市场上没有在招聘的岗位,那即使大学生比其他群体容易就业,也难以找到工作。
第四段:⑩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⑪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论证结构:⑩→⑪
答案 1-攻击⑩→⑪-论据支持结论但不够充分:最后,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等措施,未必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对就业岗位要求过高只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部分因素,但是还存在其他因素,比如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毕业生能力等。如果经济形势不好,毕业生能力不行,那这些措施也无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十大解题思路(上)

评论(决定了文章的基础分)与分析(决定了你是否能拿到高分)
分析方面,大家会遇到的两个问题:
1、缺乏分析思路,不知如何去反驳论证,或者想到分析内容耗时较长。
2、有分析思路,但说服力较弱,字数不够。
本节课就是解决大家上述两个问题,帮助大家遇到某种类型的逻辑漏洞,就能迅速找到切入点。

方法一:理想法

适应情况:材料在论证或阐述某个事件一定会出现恶果
反驳思路:补充一些条件(让该事件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从而使得恶果不会出现。
【例子 1】学生玩游戏、刷短视频一定会影响学习成绩。
改善或补充条件:
(1)主体 1-学生:学生可以在休息时间玩游戏和刷短视频,并不会影响学习,反而可以劳逸结合、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
(2)主体 2-游戏、短视频:玩游戏可以玩益智类的游戏,刷短视频可以看知识类、学习类的短视频,那并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反而可以让我们提升思维水平、积累更多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例子 2】大学生兼职必然会耽误大学宝贵的学习时间,不利于职业发展。
改善或补充条件:
(1)主体 1-大学生:大学生可以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去兼职,并不会耽误大学的学习时间。
(2)主体 2-兼职:可以找和专业相关的兼职,那可以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反而有利于职业发展。

真题实战:
2019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选择越多,我们在考察分析选项时势必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就势必带来更多的烦恼和痛苦。
【分析角度】
主体 1-我们:个人目标明确、自我认知清晰、筛选能力较强
主体 2-选择/选项:最优、最适合的选项一目了然
【参考答案】首先,选择越多,我们在分析选项时未必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个人有比较强的筛选能力,且目标十分明确,或者选择中最优、最适合自己的选项很容易筛选出来,那即使选择越多,也未必需要在分析选项时付出更多努力。

2019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我们在做考卷中的选择题时,选项越多选择起来就越麻烦,也就越感到痛苦。
【分析角度】
主体 1-我们:掌握了做题方法、熟知出题人套路
主体 2-选择题:题目简单、通过题干可以直接推理演算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做选择题时,选择越多也未必越麻烦、越感到痛苦。如果我们熟知出题人套路,或者题目较为简单、可以从题干直接推理演算出正确答案,那不需要去逐一分析选项也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答案,因此选项越多选择起来也未必会更加麻烦。

2015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
【分析角度】
主体 1-人们:购买替代品
主体 2-生产不足的产品:生产不足的产品并不是衣服和食物
【参考答案】再次,生产不足未必会让人们缺衣少食。如果生产不足的商品存在替代品,那人们也许会去购买替代品,这样人们未必会缺衣少食。另外,如果生产不足的商品是非生活必需品,例如珠宝、汽车等,那即使供不应求,也无法得到“人们会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这一结论。

2021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只有将表象加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看到真相。
转换:不对表象加以分析,就无法看到真相。
【分析角度】
主体 1-人们:知识全面、经验丰富、认知事物能力较强。
主体 2-事物真相:真相并不复杂,已经呈现在表面,不需要分析。(例:指鼠为鸭)
【参考答案】表象未必需要加以分析才能看到真相。如果事物的真相也清晰地呈现在了表面,那我们在看到表象的同时,无需分析也能直接看到真相。另外,如果观察者知识全面、经验丰富,认知事物的能力较强,那不需要对表象进行分析也能直接看到真相。

202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如果老年人不再继续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就势必会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原有平衡,从而造成社会劳动力的短缺。
【分析角度】
主体 1-老年人:/
主体-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岗位):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劳动力的岗位减少
【参考答案】再次,如果老年人不再继续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就势必会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原有平衡吗?未必如此。即使老年人不再继续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但可能还会有更多新的年轻劳动力加入劳动力市场,或者社会上岗位需求量减少,那未必会造成社会劳动力短缺。

2017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
简化:设立监察官制度,会让监察官(以权谋私者)和其他官吏共谋私利。
【分析角度】
主体 1-监察官制度:设定严格的奖惩制度(缺乏奖惩的监督是无效的)
主体 2-监察官、其他官吏:存在利益冲突、监察官认为私利微不足道、其他官吏不愿放弃部分利益
【参考答案 1】再次,设置监察官的方式未必会使监察官和官员共谋私利。如果国君对监察官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让监察官制止以权谋私行为时能获得更大的奖赏、共谋私利会遭到严峻的惩罚,那监察官正是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会更加尽职地履行职责。
【参考答案 2】再次,设置监察官的方式未必会使监察官和官员共谋私利。如果监察官和其他官吏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监察官认为共谋所获得的私利微不足道,并不值得花费时间与精力,那监察官即使好利恶害,也未必会选择与其他官吏共谋私利。

方法二:极端法

适应情况:材料在论证或阐述一件事情一定会造成好的结果。
反驳思路:对这一事件去极端化,从而推导出一个不好的结果。
【例子】手机让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快捷顺畅,因而一定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使用手机一定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1、过度依赖手机,低头族,人们见面交流更少。
2、过度依赖手机,人们见面次数减少。
3、过度依赖手机,认识了更多的人,没有足够精力维系感情。
原理:物极必反。
刷题一定能帮你提高成绩。反驳:过度刷题
运动一定有利于你的健康。反驳:过度运动(剧烈运动)
材料的论证符合两个特征,可以尝试用极端法。
1、这个事情或做法,表面看起来是有利的事情或做法。
2、论证过于绝对化。

真题实战:
2014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参考答案】平等观念成为企业管理理念,也未必会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即使平等观念成为了企业管理理念,但是绝对的平等(极端化)可能会让企业的运行陷入无秩序的状态,例如每个人具有同等的决策权,可能会由于意见不统一使得企业无法做出决策。而且,能力和职位高的人不具备较高的权力,也可能会丧失工作积极性。如此一来,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就难以保证了。

201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
【参考答案】材料认为“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这一论证值得商榷。如果两国的文化差异过大,甚至完全对立(极端化),那一国的文化可能会遭到他国的屏蔽和抹杀,而未必是关注。

2020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而且,冰雪运动与广场舞、跑步不一样,需要一定的运动用品,例如冰鞋、滑雪板与运动服等等。这些运动用品价格不菲而具有较高的商业利润。
【参考答案】运动用品价格不菲,未必会具有较高的商业利润。如果这些运动用品的价格过高(极端化),超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那可能导致这些运动用品销量不佳,市场上购买的人数较少,从而未必具有较高的商业利润。
思考问题:极端法会不会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会不会说服力不强?
【早年真题】过于勤俭节约,会导致不好的后果(经济发展不起来…)。因此,勤俭节约是不好的。(过度沉迷游戏不好,所以游戏是不好的)
【解答】并不会混淆概念。
通过个例,证明整体必然都如此,是混淆概念。勤俭节约(过于勤俭节约、正常勤俭节约)
例:过于勤俭节约不好,因此勤俭节约不好。
通过个例,证明整体未必都如此,是有效论证。运动(过度运动、适度运动)
例:过度运动不好,因此运动未必好。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适当而行,过了就适得其反

方法三:其他因素法

适应情况:材料在论证或阐述一件事情一定会造成好的结果。
反驳思路:该结果发生,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即需要满足其他条件)
适用的漏洞类型:论据不成立、论据支持结论但不充分

真题实战:
201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论据:文化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部分
结论:搞好文化建设就能增强软实力
【参考答案】首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文化建设”这一观点不免过于绝对。即使文化的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软实力还体现在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国家的制度建设等其他方面(列举其他因素)。如果仅仅搞好了文化建设,但忽略了对教育发展水平、制度建设等其他方面的提升,那国家的软实力也未必能得到增强。
【固定句式】结果的发生还取决于/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果某某因素不满足,那结果也未必发生。
【积累 1】国家实力(国家治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指数)相关的因素:
硬实力:科技力量、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力量、政治实力
软实力:文化影响力、民族精神、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制度建设(法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等)、教育发展水平、治安管理水平、社会贫富差距、人民就业机会、人民收入水平

2017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参考答案】首先,材料认为“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未必过于绝对”。因为赏罚分明并非影响臣民治理的唯一因素,能否治理好臣民,还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治安管理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有关(列举其他因素)。试想,如果国家经济落后、治安管理水平较差、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社会动荡,那即使赏罚分明,又如何能治理好臣民呢?

2014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参考答案】制衡与监督是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则,也未必能保证企业成功。制衡与监督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则,只能保障企业的内部管理,但是企业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营销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如果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营销能力欠佳、创新能力不足,那企业仅仅依靠制衡与监督也未必能成功。

2014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
论据: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
结论:制衡与监督可以保证管理制度实施有效
【参考答案 1】监督机制未必能确保管理者不敷衍塞责。因为为了保障“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不仅需要监督机制,可能还需要适当的奖惩机制等诸多机制进行配合(列举其他因素)。如果仅仅有监督机制,但缺乏有威慑力的惩罚机制,那管理者也可能会继续敷衍塞责。
【参考答案 2】其次,即使监督使得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也可能无法保证企业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受管理者主观态度、执行能力、思维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列举其他因素),不敷衍塞责只是主观态度的一个方面,如果管理者能力低下思维混乱,企业运营无秩序,那如何去管理制度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呢?
【积累 2】企业实力(企业治理、员工满意度)相关的因素:
企业实力:企业营收水平、市场规模和地位、创新能力、营销实力、产品竞争力
企业治理:薪资水平、员工福利、工作环境、团队氛围、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管理者思维水平与执行能力、管理者主观态度

2020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北京与张家口共同举办冬奥会,必然会在中国掀起一股冰雪运动热潮。
【参考答案】北京与张家口共同举办冬奥会,必然会在中国掀起一股冰雪运动热潮。冬奥会能否掀起冰雪运动热潮,要看民众是否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列举其他因素)。如果民众本身并不喜爱冰雪运动,或者没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冰雪运动中,那冬奥会最多是让这些民众了解这项运动,而不必然掀起运动热潮。

2020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而且,冰雪运动与广场舞、跑步不一样,需要一定的运动用品,例如冰鞋、滑雪板与运动服等等。这些运动用品价格不菲而具有较高的商业利润。
【参考答案】再次,运动用品价格不菲未必就具有较高的商业利润。利润还与产品的成本有关、销量等因素有关。如果本身产品成本较高,或者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商品销量不佳,那即使售价高,这些运动用品的商业利润也未必高。

202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经济类联考)
如果家长都能正视这一事实,破除“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把期望值降低一些,过重的学习负担马上就减轻了。
【参考答案】首先,家长破除“望子成龙”的观念,过重的学习负担马上就能减轻了吗?未必。学习负担过重还与国内的应试制度、学校竞争压力、学生自我期许等原因有关(列举其他因素)。如果国内应试制度不改变、学校内竞争压力大、学生自我期许较高,那即使家长破除该观念,但学生为了考试高分、应对竞争压力,仍然可能存在较重的学习负担。

方法四:可行性法

适应情况:材料在论证或阐述一件事情一定会造成好的结果。
反驳思路:由于缺乏某个前提,导致该做法不可行,即达不到目的。
【例子】我们应该每天都去北大里面听韦东奕老师上课,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数学大师。
需要满足前提:我们能进入北大、我们能听懂。

真题实战:
2017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这样,以权谋私的罪恶行为就无法藏身,就是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了。
简化: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和揭发官员,那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了。
【参考答案】最后,利用赏罚促使臣民去监督就可防止以权谋私,未免过于理想化。相互检举的前提条件是官员以权谋私的举动是为人知的。如果的确以权谋私,但这一行为他人并不知道(前提不满足),又如何检举揭发呢?因此,利用赏罚促使臣民去监督未必可以防止以权谋私。

2014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所谓制衡,是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
【参考答案】制衡使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也未必可以保证任何人不滥用权力。即使制衡可以使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但是如果滥用权力的现象比较隐蔽,很难被发现(前提不满足),那制衡的功能也无法实现。

202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经济类联考)
最后,如果有关部门再进一步出台更为严格的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法规,减负就能获得成功。
【参考答案】最后,有关部门再进一步出台更为严格的法规,减负就能获得成功吗?未必如此。如果国家出台了更严格的法规,但学校和家长不理解和接受,也没有贯彻实施(前提不满足),那也未必能成功减负。

【论效十大解题思路方法 2-4 总结】
适用的情况:材料在论证某个事件或做法能有好的结果。(措施目的类论证)
在逻辑上,常见的论证方法有:措施目的类论证和因果论证、归纳论证、统计论证
措施目的类论证指的是材料主要在论证某个措施能达到某个目的,例如以下 6 年的论效真题:
措施目的类论证的材料: 23 年真题(经济类联考):加强引导管理,就能减轻学生负担
20 年真题:设立冰雪运动中心(措施),可以获得可观收益(目的)
18 年真题:物质丰富可以促进人类精神世界发展
17 年真题:利用赏罚就可以治理好臣民
14 年真题:制衡与监督可以确保企业成功
13 年真题:搞好文化建设可以提升软实力
大家在考场上遇到这类措施目的类论证的材料,就要优先考虑是否能用到方法 2-4(因为这类材料,就是在论证有一件事情或做法一定会造成好的结果,和方法 2-4 适用的情况是相同的),并且我们可以按如下的顺序来进行思考
(1)是不是该措施,只是有利条件,但如果过度会起到相反效果(用极端法) (2)是不是该措施,只是必要条件,或结论成立的条件或因素之一(用其他因素法)
(3)如果使用上述两个方法,还是没有分析思路的话,则可以考虑使用“可行性法”。即虽然这个措施确实能达到目的,但是会不会在现实中,由于缺乏某个前提,而导致该措施达不到目的?(用可行性法)

2014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极端法解题】绝对的平等(极端法),会让能力高和职位高的员工得不到应有的权力来行使岗位职责,那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
【其他因素法解题】企业的和谐与稳定还取决于公司的运营状况、管理制度、薪酬水平等因素(列举其他因素)。如果公司运营状况不佳、管理制度有缺陷、薪酬水平无法满足员工预期,那仅靠平等也无法保证企业内部和谐稳定。
【可行性法解题】平等观念成为企业管理理念,但是在员工当中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不满足前提),那也未必能保证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其他年份的真题为因果论证材料。
23 年真题:老年人应该继续工作
22 年真题:无私奉献不能成为社会道德精神
21 年真题:眼见未必为实
19 年真题:选择越多越痛苦
16 年真题: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15 年真题:政府不必干预生产过剩
这类材料比较适合用方法 1(理想法),以及后面会讲的另外 6 种方法。

论证有效性分析十大解题思路(下)

方法五:评价标准法

适应情况:材料对某个人物或事物表达了某种态度,或做出了某种评价(正面、负面)。
反驳思路:评价标准不合理,我们去提出更正确和合理的评价标准。
固定句式:评价 XX 是否 XX,更应该看…。列举该评价维度下 XX 的特点,因此…。
【例子 1】理想汽车缺乏核心技术,因此理想汽车不是一台值得购买的汽车。
理由:缺乏核心技术(站在技术的角度)
反驳:评价一款汽车是否值得购买,更应该看其是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出更合理的评价标准)。理想汽车在设计上充分迎合了消费者,满足了家庭用户对汽车空间、舒适度、续航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因此理想汽车未必不值得购买。
【例子 2】996 成就了很多互联网巨头公司,因此 996 是一项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制度。
理由:996 成就了很多互联网巨头公司(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评价)
反驳:评价一项制度是否对社会发展有益,更应该考虑其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提出更合理的评价标准)。996 虽然成就了公司,但是他透支了劳动者的健康和精力,损害了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其未必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制度。(站在员工、社会角度来评价)

真题实战:
2007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有的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怎么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
【参考答案】经济学家担任公司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不代表其就无法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评价经济学家是否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更应该考虑其学术水平和是否有产出研究成果(提出更合理的评价标准)。如果经济学家在担任董事或上电视节目之外的时间,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并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那也能够做出严肃经济学研究。

2022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而这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既然他从社会得到了回报,怎么还可以说是无私奉献呢?
【参考答案】即使默默无闻的善举得到回报,也可以是无私奉献。评价一个善举是否为无私奉献,主要是看做出这一举动的人是否主动要求回报(提出更合理的评价标准)。如果做出善举的当事人,在做出善举的时候本意是不图回报的,事后社会给予的回报也并非他主动索取,那他的善举仍旧可以称为是“无私奉献”。
【总结】总的来说,如果材料中出现作者对某一个事物的某一种态度,无论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态度,那我们可以提出另一套更合理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质疑。
【思考 1】评价标准法和理想法有什么区别?
林斌老师的写作班课时很少,因此销量一定不会高。
林斌老师的写作班课时很少,因此不是一门好的课程。
【思考 2】评价标准法和其他因素法有什么区别?
直播带货的商品价格便宜,因此销量一定会很高。
直播带货的商品价格便宜,因此很值得购买。
区别 1:结论是预测的后果(理想法、其他因素法),结论是评价或态度(评价标准法)
区别 2:论据和结论有因果关系(理想法、其他因素法),论据和结论没有因果关系(评价标准法)

方法六:前后核心词概念变化法(运用频率特别高)

适应情况:论据和结论中,核心词概念发生变化。
反驳思路:指出论据和结论中核心词概念不一致(混淆概念);或运用断桥思路。
注:断桥思路,指的是我们去切断两件事情之间的逻辑关系。
【背景知识】一个句子,通常由主体+属性构成
论据:主体+属性
结论:主体+属性
如果主体不一致,可能出现的是混淆概念的错误;如果属性不一致,可以使用断桥思路。
【例子 1】写作很难,因此管综拿不到高分。
【例子 2】轩轩很喜欢喝六个核桃,因此,轩轩一定很聪明。

真题实战:
202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据统计,我国 2019 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 77.3 岁,这说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了,所以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
【分析角度】
老年人寿命长→老年人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
【参考答案】其次,人均寿命达到了 77.3 岁,不意味着健康水平就大大提高。因为寿命长不等于健康,寿命长的老年人可能也存在着一些不致命的疾病,未必就处于健康的水平。另外,即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可能还无法达到工作所要求的身体条件,继而也无法得到“老年人完全有能力继续工作”。

2021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经济类联考)
从道理上讲,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规律。诈骗是一种邪恶的行为,最终必将被正义的力量彻底消灭。
【分析角度】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正义会彻底消灭诈骗(邪恶)
【参考答案】即使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也不意味着诈骗会被正义的力量彻底消灭。因为“战胜”不等于“彻底消灭”。战胜是指胜利的一方在某个阶段占据上风,但不代表彻底消灭了对手。
正如诈骗,被正义战胜后,可能过一段时间又会有更高级、更新颖的骗术重新出现,那又如何能认为“诈骗会被正义彻底消灭”呢?

2016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分析角度】
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参考答案】其次,“长三角的用工荒”推不出“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为长三角本就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本身较高,但我国其他地区未必如此,因此并不能就此直接推出全国的用工水平。
提示:前后核心词概念变化法,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一定要重视,有时候有一定难度,不易发现。
【例子】婚礼无非是大家互相攀比和收份子钱的仪式,很多不合理的婚俗,例如饱受诟病的“闹伴娘”行为更是比比皆是。因此,没有必要举办婚礼。
【分析角度】
论据:婚俗不好
结论:婚礼不好
婚俗不等于婚礼。婚礼是我们约定携手共度一生的一个重要仪式,他也可以简简单单,不需要有繁琐、不合理的婚俗。

方法七:核心词定义法(杠精适用)

适应情况:材料的论证,对某个核心词的理解或定义有误。
反驳思路:对该核心词做出正确的定义,从而推翻论证。
真题实战:
2014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
【参考答案】权力平衡并不等同于权力平等。权力平衡指的是各个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但是彼此的权力大小并不相等。而权力平等是指各方的权力完全相同。
2022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赖以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
【参考答案】无私奉献的精神未必是不为人知的。无私奉献指的是做出奉献的人不图回报,不想这件事让人知道,但未必是不为人知的。因为接受奉献的人,甚至旁观者都可能会把无私奉献这一善举传播出去,从而使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广为人知。

2015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参考答案】材料认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这一说法值得商榷。生产过剩指的是厂家生产出来的商品在已经满足了现时的需求和储备的需求之外,还有大量过剩。因此,生产过剩的产品已经不适合再用来增加物资储备,那也会造成浪费。

方法八:抠字眼法(杠精适用)

适应情况:实在没思路的时候。
反驳思路:抓住材料一些字眼出现的漏洞,来进行反驳。 201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参考答案】创作更多的文艺作品,不代表能扩大文化影响力。更多的文艺作品创造并不等同于更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宣扬,如果只是同一种观念的反复呈现,怎么能扩大文化影响力,又怎么能增强软实力?

2014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答案】平等观念成立企业管理理念,未必能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即使平等观念成为了企业管理理念,但是在员工与管理层的行为中却得不到具体执行与落实,那么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的管理理念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方法九:归因不当

适应情况:材料出现事实性的陈述,并得出某个原因来解释这个事实。
反驳思路:指出归因不当,提出另有他因。
【例子 1】小轩去年考上了北大(事实性的陈述)。因此,她去年一定很努力。
【例子 2】爱因斯坦在大学开的相对论课程,只有几个学生来听课(事实性的陈述),因此爱因斯坦教学水平不高。

2006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发达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比经济落后的国家多得多,这充分说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带来道德的进步。
2016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长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参考答案】长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未必能说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长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可能是因为岗位需求和劳动力的专业能力、求职意愿不匹配。例如市场上岗位需求的大多数是工人或高端技术人才,而劳动力供给则大部分是大学生,那也可能导致出现用工荒的现象。

2018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很多股民懊悔自己没有选好股票而未赚到更多的钱,从而痛苦不已,无疑是因为可选购的股票太多造成的。
【参考答案】股民懊悔自己没有选好股票而未赚到更多的钱,从而痛苦不已,未必是因为可选购的股票太多造成的。股民没有选好股票、痛苦不已的原因可能是自己缺乏股票投资经验,或者是市场环境不佳、股市低迷,而未必是因为可选的股票太多。
【思考】归因不当和其他因素法有什么区别?
小轩去年考上了北大。因此,她去年一定很努力。(由果推因)
小轩很努力。因此,她一定可以考上北大。(由因推果)
【区别】归因不当适用“果因推理”,而其他因素法适用“因果推理”。

方法十:过于理想

适应情况:如果一件事达不到一个“特别理想的、完美结果”,那这件事就没有必要去做。(过于理想)
反驳思路:这件事也可以达到其他效果,那也有必要做,未必要达到特别完美的结果,才需要去做。
【例子 1】反正你考不上北大(过于理想),何必那么努力呢?
【例子 2】反正工作也无法实现财富自由,何必拼命工作呢?

2009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论据: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 (没有人可以掌握所有知识或足够多的知识)
结论:培养和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掌握知识没意义)
【参考答案】首先,材料认为“培养和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毫无意义”,这有待商榷。即使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他在某方面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应专门知识,那他同样是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时,需要优先考虑的。

2017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此,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参考答案】廉政建设的关键,不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即使不存在不追求私利的廉洁之士,但是每个人之间追求私利的程度可能不一样。如果在选拔官员时能选拔那些不过于注重私利的人士,那么也有助于廉政建设。

2023 年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经济类联考)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未必能赢在终点线上,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纠结于“起跑线”呢?
【参考答案】材料认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未必能赢在终点线上”,因此不必纠结于起跑线,这一论证值得商榷。虽然在起跑线上不输,无法保证我们一定能赢在终点线,但是可以提高我们赢在终点线的概率,或者保证天赋较差的人不会落后他人太多,那纠结于起跑线也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论证有效性分析十大思路总结

理想法
极端法
其他因素法
可行性法
评价标准法
前后核心词概念变化法
核心词定义法
抠字眼法
归因不当
过于理想
问题:掌握分析思路(10 个方法)重要,还是掌握逻辑漏洞类型重要?
逻辑漏洞类型:不当类比、以偏概全、滑坡谬误、非黑即白、忽略发展、诉诸权威、诉诸无知、分解谬误、合成谬误、数字陷阱、强加因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218050.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nginx反向代理解决跨域实践

需求实现 本地请求百度的一个搜索接口,用nginx代理解决跨域思路:前端和后端都用nginx代理到同一个地址8080,这样访问接口就不存在跨域限制 本地页面 查询一个百度搜索接口,运行在http://localhost:8035 index.js const path …

HarmonyOS4.0系列——02、汉化插件、声明式开发范式ArkTS和类web开发范式

编辑器调整 我们在每次退出编辑器后再次打开会直接进入项目文件中,这样在新建项目用起来很是不方便,所以这里跟着设置一下就好 这样下次进入就不会直接跳转到当时的文件项目中!! 关于汉化 settings → plugins → installe…

AI换脸教程

方法一、MJ换脸大法 1.点击这个网站添加一个机器人到自己的服务器 https://discord.com/oauth2/authorize?client_id1090660574196674713&permissions274877945856&scopebot 2. /saveid 回车选择你自己的照片,并且在名字框命名身份,回车 3.…

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ResNet-v2)交通标志识别

文章目录 一、前言二、前期工作1. 设置GPU(如果使用的是CPU可以忽略这步)2. 导入数据3. 查看数据 二、构建一个tf.data.Dataset1.加载数据2. 配置数据集 三、构建Inception-ResNet-v2网络1.自己搭建2.官方模型 五、设置动态学习率六、训练模型七、模型评…

qt5.15.2及6.0以上版本安装

文章目录 下载在线安装器安装打开软件 下载在线安装器 因为从qt5.15开始不支持离线下载安装了,只能通过在线安装的方式进行安装。 下载在线安装下载器: 这个在线安装下载器网上也都是可以找到。 这里是其放到网盘上的下载地址: 链接&#x…

【持续更新】汇总了一份前端领域必看面试题

文章目录 1. 写在前面2. 前端面试汇总2.0.1. 如何提⾼webpack的打包速度2.0.2. 数组去重2.0.3. 前端有几种缓存方式?2.0.4. nextTick描述一下?2.0.5. Webpack层面的优化?2.0.6. 代码层面的优化?2.0.7. Web 技术的优化?…

Python基础语法之判断语句

1.布尔类型和比较运算符 布尔类型&#xff1a;数字类型的一种。 比较运算符&#xff1a; > < > < ! 2.if语句基本格式 if 要判断的条件&#xff1a; 条件成立&#xff0c;即做~ 例子&#xff1a; 注意&#xff1a;格式上冒号和缩进 3.if else组合…

超级应用平台的诞生

摘要&#xff1a;本文介绍了明道云的发展计划和商业模式。明道云将退出直营市场&#xff0c;专注于合作伙伴业务&#xff0c;提供更全面的支持&#xff0c;共同推动数字化能力的发展&#xff0c;实现业绩和终端客户收入的增长。文章强调了明道云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关系&#xff0…

C# 使用NPOI操作Excel的工具类

写在前面 NPOI是POI项目的.NET迁移版本。POI是一个开源的Java 读写 Excel、Word 等微软Ole2组件文档的项目&#xff1b;使用NPOI可以在没有安装Office或者相应环境的机器上对Word或Excel文档进行读写操作。 NPOI类库中操作EXCEL有两个模块分别是&#xff1a; 1️.HSSF模块&a…

centos7搭建ftp服务

一、安装 yum -y install vsftpd vi /etc/vsftpd/vsftpd.conf二、编辑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内容如下 #是否允许匿名&#xff0c;默认no anonymous_enableNO#这个设定值必须要为YES 时&#xff0c;在/etc/passwd内的账号才能以实体用户的方式登入我们的vsftpd主机…

DGL的图数据处理管道

DGL在 dgl.data 里实现了很多常用的图数据集。它们遵循了由 dgl.data.DGLDataset 类定义的标准的数据处理管道。 DGL推荐用户将图数据处理为 dgl.data.DGLDataset 的子类。该类为导入、处理和保存图数据提供了简单而干净的解决方案。 DGL中的Dataset类 它是处理、导入以及保存…

【小沐学写作】免费在线AI辅助写作汇总

文章目录 1、简介2、文涌Effidit&#xff08;腾讯&#xff09;2.1 工具简介2.2 工具功能2.3 工具体验 3、PPT小助手&#xff08;officeplus&#xff09;3.1 工具简介3.2 使用费用3.3 工具体验 4、DeepL Write&#xff08;仅英文&#xff09;4.1 工具简介4.2 工具体验 5、天工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