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数据结构(七)——二叉树

     文中代码源文件已上传:数据结构源码

<-上一篇 初级数据结构(六)——堆        |        NULL 下一篇->

1、写在前面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在《初级数据结构(五)——树和二叉树的概念》中已经介绍得足够详细了。上一篇也演示了利用顺序表模拟二叉树。但链表形式的二叉树在逻辑上相对于顺序表尤其复杂,当然也比顺序表更为灵活。

        链表形式的二叉树任何操作,本质都是有条件地遍历各个节点。而熟练掌握递归算法对遍历链表形式二叉树尤为重要。如果你对递归还犯迷糊可先翻阅《轻松搞懂递归算法》一文,其中对递归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2、建立

        链表形式的二叉树的创建操作已经属于遍历操作了,本部分将通过边创建边说明的方式演示如何遍历二叉树。

2.1、前期工作

        老样子,先建文件。

        binaryTree.h :用于创建项目的结构体类型以及声明函数;

        binaryTree.c :用于创建二叉树各种操作功能的函数;

        main.c :仅创建 main 函数,用作测试。

        这次演示是通过字符串创建二叉树,空节点以“ ? ”表示,所以在 binaryTree.h 中先写下如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typedef char DATATYPE;#define NULL_SYMBOL '?'
#define DATA_END '\0'
#define DATAPRT "%c"//创建二叉树节点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left;struct Node* right;
}Node;//函数声明-------------------------------------
//创建二叉树
extern Node* BinaryTreeCreate(DATATYPE*);
//销毁二叉树
extern void BinaryTreeDestroy(Node*);

         然后在 binaryTree.c 中 include 一下:

#include "binaryTree.h"

        在 main.c 中创建个 main 函数的空客:

#include "binaryTree.h"int main()
{return 0;
}

2.2、常规遍历

        二叉树有三种常用遍历顺序,称为前序、中序和后序。前中后序指的是访问节点中数据的次序。

        前序:先访问根节点,之后问左树,最后访问右树。

        中序:先访问左树,之后问根节点,最后访问右树。

        后序:先访问左树,之后问右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先看图:

        用前序访问上图第一棵树顺序是 A→B→C ,中序是 B→A→C ,后序则是 B→C→A 。而这是相对于子树而言的。如果访问上图第二棵树需要将树根据当前访问的节点拆分为子树。如用前序访问,先访问 D ,之后定位到 D 的左节子点 E , 但此时是先将 E 节点当作子树,访问的是该子树的根节点。 之后访问 G 也是如此。用前序访问的顺序是 D→E→G→F→H→I 。而实际访问顺序如下图:

        DEGNULLNULLNULLFHNULLNULLINULLNULL

        用前序来说明可能不太明显。如果用中序,先定位到 D 节点,此时先不访问 D 的数据,而是访问 D 的左子节点 E 。而 E 作为子树,它还存在自己的左子节点,因此也不访问 E 的数据,而是它的子节点 G 。此时以 G 为根节点的子树不存在左子节点,因此访问 G 的数据,然后访问 G 的右子节点。但 G 不存在右子节点,所以访问完 G 的数据也就是访问完以 G 为根节点的子树,相当于 E 的左树访问完毕,此时才访问 E 的数据。下一步访问 E 的右子节点,但 E 不存在右子节点,所以 以 E 为根的子树访问完成,相当于 D 的左子树访问完毕,所以访问 D 的数据,然后访问 D 的右子树 F ……因此,以中序访问这棵树顺序是 G→E→D→H→F→I 。实际访问顺序:

        NULLGNULLENULLDHNULLNULLFINULLNULL 

        后序的逻辑可以类比中序,访问顺序是 G→E→H→I→F→D 。实际访问顺序:

        NULLNULLGNULLENULLNULLHNULLNULLIF

2.3、操作函数

2.3.1、创建二叉树

        创建二叉树的过程也是在遍历二叉树。而创建过程中,必须先有根节点,才能创建子树,所以建立二叉树是以前序边创建边访问建立的。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创建节点的结构体时,并没有创建指向父节点的指针成员变量。当创建完左树之后,要如何回到根节点。这里先往回思考,在前中后序的说明中不难看出,这就是一种递归。树拆成子树,子树又拆成子树的子树……而不论拆分成哪一级子树,访问方式都是统一的顺序。而递归是具有回溯属性的,也就是说,用递归的方式创建二叉树再合适不过了。函数的代码便呼之欲出:

//创建二叉树
Node* BinaryTreeCreate(DATATYPE** ptr2_data)
{//参数有效性判定if (!ptr2_data || !*ptr2_data){fprintf(stderr, "Data Address NULL\n");return NULL;}//数据为空节点符号或末位尾符号则返回if (**ptr2_data == NULL_SYMBOL || **ptr2_data == DATA_END){return NULL;}//创建节点Node* node = NULL;while (!node){node = (Node*)malloc(sizeof(Node));}//前序递归node->data = **ptr2_data;*ptr2_data += !(**ptr2_data == DATA_END);node->left = BinaryTreeCreate(ptr2_data);*ptr2_data += !(**ptr2_data == DATA_END);node->right = BinaryTreeCreate(ptr2_data);return node;
}

        在 main 函数中用以下代码进行测试:

DATATYPE data[] = "abc??d??f?g?h";
DATATYPE* ptr_data = data;
Node* root = BinaryTreeCreate(&ptr_data);

         树并不像线性表那么直观,检查测试结果时最好自己先画图,然后在监视窗口中检查。对于以上测试结果应当如下图:

        调试起来,将调试窗口中逐层展开,对其中的信息对比上图。或者另外画图, 将两张图作对比进行检查。

        结果正确。顺带写出前中后三种顺序访问二叉树的函数。这里为了方便观察遍历顺序,多加一个参数用于控制是否显示空节点。先在 binaryTree.h 中加个枚举类型以完善传参时代码的可读性:

enum NULL_VISIBLE
{HIDE_NULL,    //空节点不可见 = 0SHOW_NULL     //空节点可见 = 1
};

        然后加声明:

//前序访问二叉树
extern void PreOrderTraversal(Node*, int);
//中序访问二叉树
extern void InOrderTraversal(Node*, int);
//后序访问二叉树
extern void PostOrderTraversal(Node*, int);

        函数具体内容: 

//前序访问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al(Node* root, int NULLvisible)
{//空树返回if (!root){if (NULLvisible == SHOW_NULL){printf("NULL ");}return;}printf(DATAPRT" ", root->data);PreOrderTraversal(root->left, NULLvisible);PreOrderTraversal(root->right, NULLvisible);
}//中序访问二叉树
void InOrderTraversal(Node* root, int NULLvisible)
{//空树返回if (!root){if (NULLvisible == SHOW_NULL){printf("NULL ");}return;}InOrderTraversal(root->left, NULLvisible);printf(DATAPRT" ", root->data);InOrderTraversal(root->right, NULLvisible);
}//后序访问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aversal(Node* root, int NULLvisible)
{//空树返回if (!root){if (NULLvisible == SHOW_NULL){printf("NULL ");}return;}PostOrderTraversal(root->left, NULLvisible);PostOrderTraversal(root->right, NULLvisible);printf(DATAPRT" ", root->data);
}

        这里可以观察到,所谓前中后序不过是调整了一下访问 root->data 语句的位置,其余完全一样。 

        然后开始测试。

int main()
{DATATYPE data[] = "abc??d??f?g?h";DATATYPE* ptr_data = data;Node* root = BinaryTreeCreate(&ptr_data);//前序:printf("前序 --------------------\n");PreOrderTraversal(root, SHOW_NULL);printf("\n");PreOrderTraversal(root, HIDE_NULL);printf("\n");//中序printf("中序 --------------------\n");InOrderTraversal(root, SHOW_NULL);printf("\n");InOrderTraversal(root, HIDE_NULL);printf("\n");//后序printf("后序 --------------------\n");PostOrderTraversal(root, SHOW_NULL);printf("\n");PostOrderTraversal(root, HIDE_NULL);printf("\n");return 0;
}

        对比上面的图,说明代码正确。 

2.3.2、销毁二叉树

        销毁跟创建是同样的逻辑,必须从底层开始销毁。当然也可以从根部销毁,但如果不先销毁子节点,一旦销毁根节点之后便无法再找到子节点的地址,因此还得对子节点地址进行记录后再销毁,显得过于麻烦。因此采用后序遍历销毁最为简便。

//销毁二叉树
void BinaryTreeDestroy(Node* root)
{//空树直接返回if (!root) return;//后序递归销毁节点BinaryTreeDestroy(root->left);BinaryTreeDestroy(root->right);free(root);
}

        这个函数测试过程需要一步一步调试观察。 实际上跟之前后序访问的函数是一个道理,这里也没必要再多作测试。但使用完该函数记得把根节点指针置空。

2.3.3、搜索

        搜索也是通过遍历比对节点中的数据,再返回节点地址。

        必不可少的声明:

//二叉树搜索
extern Node* BinaryTreeSearch(Node*, DATATYPE);

        代码:

//二叉树搜索
Node* BinaryTreeSearch(Node* root, DATATYPE data)
{//空树直接返回if (!root) return NULL;//创建节点地址指针Node* node = NULL;//前序搜索node = (root->data == data ? root : NULL);node = (node ? node : BinaryTreeSearch(root->left, data));node = (node ? node : BinaryTreeSearch(root->right, data));return node;
}

        在刚才创建的二叉树基础上测试:

	Node* node = NULL;node = BinaryTreeSearch(root, 'f');if (node)printf("Found Data '"DATAPRT"' In 0x%p\n", node->data, node);elseprintf("Not Found\n");node = BinaryTreeSearch(root, 'j');if (node)printf("Found Data '"DATAPRT"' In %p\n", node->data, node);elseprintf("Not Found\n");

         测试通过。此外,搜索既然实现了,修改就不必说了,这里不再演示。 

3、层序

        除了之前提到的前中后序遍历二叉树以外,还有层序遍历。顾名思义,就是逐层遍历二叉树中每个节点。层序遍历是最复杂的一种遍历方式。由于二叉树节点中并不包含兄弟节点和堂兄弟节点的指针,因此层序遍历需要其他变量来记录各层节点的左右子节点,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序。

3.1、队列

        这里可以利用队列的特性,访问完根节点后,对左右子节点地址进行入队,并将根节点出队,从而实现遍历。因此,这里先在 binaryTree.h 中创建个队列。

//队列类型
typedef struct Queue
{int top;int bottom;size_t capacity;Node* data[];
}Queue;

        之后是在 binaryTree.c 中创建操作队列的各个函数。

//创建队列并初始化
static Queue* QueueCreate()
{Queue* queue = NULL;//创建队列while (!queue){queue = (Queue*)malloc(sizeof(Queue) + sizeof(Node*) * 4);}queue->top = -1;queue->bottom = -1;queue->capacity = 4;//返回队列return queue;
}//数据入队
static void QueuePush(Queue** queue, Node* node)
{//若队列空间不足,扩容if ((*queue)->top + 1 >= (*queue)->capacity){Queue* tempQueue = NULL;while (!tempQueue){tempQueue = (Queue*)realloc(*queue, sizeof(Queue) + sizeof(Node*) * (*queue)->capacity * 2);}(*queue) = tempQueue;(*queue)->capacity *= 2;}//节点入队(*queue)->bottom = ((*queue)->bottom == -1 ? 0 : (*queue)->bottom);(*queue)->top++;(*queue)->data[(*queue)->top] = node;
}//数据出队
static void QueuePop(Queue* queue)
{//空队列返回if (queue->top == -1)return;//出队queue->bottom++;//出队后若为空队列if (queue->bottom > queue->top){queue->bottom = -1;queue->top = -1;}
}

3.2、层序访问

        由于二叉树是有序树,每一层节点从左到右必然是有序的。仍以这棵树作演示:

        首先将根节点 D 入队,访问完根节点后,将左右子节点 E、F 依次入队,排在 D 之后,然后弹出 D 。之后访问 E,再将 E 的左右子节点 G 和 NULL 入队,弹出 E 。继续访问 F ,H、I 入队后再弹出 F 。如果当前根节点为 NULL ,则不再将子节点入队,仅仅弹出 NULL 。最后当队列为空时,树也遍历完毕。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知道层序访问顺序为 D→E→F→G→H→I,实际访问顺序:

        DEFGNULLHI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3.3、代码部分

        思路已经有了,代码也就顺理成章了。

//层序打印
static void LevelOrderPrint(Queue** queue)
{//空队列返回if ((*queue)->top == -1) return;//非空节点的左右子节点入队if ((*queue)->data[(*queue)->bottom]){QueuePush(queue, ((*queue)->data[(*queue)->bottom])->left);QueuePush(queue, ((*queue)->data[(*queue)->bottom])->right);}//打印非空节点if ((*queue)->data[(*queue)->bottom] != NULL){printf(DATAPRT" ", ((*queue)->data[(*queue)->bottom])->data);}//根节点出队QueuePop(*queue);LevelOrderPrint(queue);
}//层序遍历二叉树
void LevelOrderTraversal(Node* root)
{//创建队列Queue* queue = QueueCreate();//根节点入队QueuePush(&queue, root);//层序打印LevelOrderPrint(&queue);//销毁队列free(queue);
}

        仍沿用开头的测试案例,然后在 main 函数最后加入以下语句进行测试:

    //层序printf("层序 --------------------\n");LevelOrderTraversal(root);printf("\n");

        至此完成。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qwc.cn/news/293072.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编程知识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STM32CubeMX配置HAL库输入捕获

STM32CubeMX配置HAL库输入捕获 STM32的输入捕获功能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宽度或者频率。其工作原理是&#xff0c;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xff0c;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xff08;比如 上升沿/下降沿&#xff09;的时候&#xff0c;将当前定时器的值&#xff08;TIMx_C…

Vue开发实践:解决Chrome浏览器禁止通过代码关闭窗口的问题

前言 在开发 Electron 桌面端应用时&#xff0c;软件有一个退出软件的按钮&#xff0c;用于关闭应用程序。然而&#xff0c;在实现这一功能的过程中&#xff0c;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xff0c;并给出解决方案。 实现 询问负责 Electron 的同学…

智能变电站协议系列-1、GOOSE、SV、MMS协议简介及GOOSE示例运行问题(IEC61850)

文章目录 一、前言二、资料准备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架构四、GOOSE、MMS、SV协议以及其他协议1、GOOSE&#xff08;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xff09;协议2、MMS&#xff08;制造消息规范&#xff09;协议3、采样值 (SV) 协议4、数字化变电站中使用的其他协议遗留协议 五…

智能算力进阶C位,揭秘人工智能产业背后的“冰山一角”

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前几年&#xff0c;在IDC领域&#xff0c;市场谈及最多的还是数据中心&#xff0c;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成熟&#xff0c;特别是今年以来大模型的爆发&#xff0c;智算中心逐步替代了数据中心进入大众视野&#xff0c;成为市场热议的关键词&#xff…

java-多线程

程序&#xff0c;进程&#xff0c;线程 【1】程序&#xff0c;进程&#xff0c;线程 ➢程序(program)&#xff1a;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用某种语言编写的一组指令的集合,是一段静态的代码。 &#xff08;程序是静态的&#xff09; ➢进程(process)&#xff1a;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VGGNet

目录 一、VGGNet介绍 1、VGG块 2、VGG架构 3、LeNet, AlexNet和VGGNet对比 4、总结 二、代码实现 1、定义VGG卷积块 2、VGG网络 3、训练模型 4、总结 一、VGGNet介绍 VGGNet&#xff08;Visual Geometry Group Network&#xff09;是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xff0c;…

RocketMQ系统性学习-RocketMQ高级特性之消息大量堆积处理、部署架构和高可用机制

&#x1f308;&#x1f308;&#x1f308;&#x1f308;&#x1f308;&#x1f308;&#x1f308;&#x1f308; 【11来了】文章导读地址&#xff1a;点击查看文章导读&#xff01; &#x1f341;&#x1f341;&#x1f341;&#x1f341;&#x1f341;&#x1f341;&#x1f3…

恶意软件样本行为分析——Process Monitor和Wireshark

1.1 实验名称 恶意软件样本行为分析 1.2 实验目的 1) 熟悉 Process Monitor 的使用 2) 熟悉抓包工具 Wireshark 的使用 3) VMware 的熟悉和使用 4) 灰鸽子木马的行为分析 1.3 实验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xff1a;熟悉 Process Monitor 的使用 利用 Process …

职场利器-软考高级、PMP、CKA/CKS/CKAD备考

1、【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上报名平台http://bm.ruankao.org.cn/sign/welcome 模拟作答系统230747 第一次裸考 考试成绩查询 三科均未通过 软考考试多少分通过? ​​​​​​​ 软考高级&#xff0c;它的考试科目是《…

金蝶云星空执行部署包后业务对象会被标记上部署包的开发码

文章目录 金蝶云星空执行部署包后业务对象会被标记上部署包的开发码 金蝶云星空执行部署包后业务对象会被标记上部署包的开发码 会被标记成开发码的业务对象包括以下&#xff1a; 新增的业务对象&#xff0c;扩展的业务对象 --查询二开的元数据打包 FPACKAGEID不为空&#xff…

集合论:二元关系(1)

集合论这一章内容很多&#xff0c;重点是二元关系中关系矩阵&#xff0c;关系图和关系性质: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传递以及关系闭包的运算&#xff0c;等价关系&#xff0c;偏序关系&#xff0c;哈斯图&#xff0c;真吓人&#xff01; 1.笛卡儿积 由两个元素x和y按照一…

Midjourney V6版本强势来袭,挑战像素极限!

最新的Midjourney V6模型带来了一系列强大的功能和改进&#xff0c;以下是一些关键特性的总结&#xff1a; AI提示词&#xff08;第33辑&#xff09;Midjourney V6版本强势来袭&#xff0c;挑战像素极限&#xff01;-喜好儿aigc 目前测试已发现&#xff1a; 提示词长度已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