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化测试系统中,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是实现设备间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基于《HT-7000系列 HT-1026/1028系列 Communication Manual》文档,介绍如何通过GPIB实现Handler和Tester之间的基本通信流程,并提供一个简单的时序图来帮助理解。
一、通信命令概览
Handler和Tester之间通过一系列预定义的GPIB命令进行通信。这些命令可以分为标准命令和自定义命令两大类:
- 标准命令:如SRQ(0X41)、FULLSITES?等,主要用于初始化测试过程、询问测试状态以及处理异常情况。
- 自定义命令:包括CHKMACH?、VERSION?等,用于获取Handler的状态信息,如机器名称、版本号、温度设定等。
二、基本通信流程
- 初始化请求:Handler发送SRQ(0X41)或SRQ(0x42),要求Tester开始测试。
- 查询测试位点数:Tester通过FULLSITES?命令向Handler查询要测试的位点数量。
- 回应测试位点数:Handler使用Fullsites xxxxxxxx响应,告知Tester具体的测试位点及其状态。
- 测试结果反馈:测试完成后,Tester会发送BINON命令,包含测试结果,Handler则通过ECHO命令确认收到的结果。
- 结果比对:如果数据匹配,Tester发送ECHOOK;否则发送ECHONG并重新发送BINON数据。
- 其他状态查询:在整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命令如GETTEMPERTURETOLERANCE?、JAMCNT?等获取更多Handler的状态信息。
三、时序图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Handler与Tester之间的通信时序图,展示了从初始化到测试结果确认的基本流程:
sequenceDiagramparticipant Handlerparticipant GPIB_Busparticipant TesterHandler->>GPIB_Bus: SRQ(0X41)GPIB_Bus->>Tester: Tester->>Handler: FULLSITES?Handler->>Tester: Fullsites xxxxTester->>Handler: BINON:xxxxxxxxHandler->>Tester: ECHO:xxxxxxxxalt 数据匹配Tester->>Handler: ECHOOKelse 数据不匹配Tester->>Handler: ECHONGTester->>Handler: BINON:xxxxxxxx (重新发送)end
四、总结
通过上述流程,我们可以看到Handler和Tester之间是如何利用GPIB协议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交换的。这种机制确保了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后续的功能扩展提供了可能。希望这篇博文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让您对基于GPIB的通信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