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开工第一天,不聊技术和职场,聊聊今年存在的一些机会。
自从22年底ChatGPT爆火出圈至今,已经跨越了三个年头。在这期间,23年大家疯狂卷算力卷模型,24年疯狂卷各种工具,典型的模式就是AI+写作/图像/视频/设计/编码/搜索/翻译/法律。但遗憾的是,至今在应用层依然没有出现爆火出圈带动趋势的产品。
按照业内普遍的认知,AI的三大底座(或者说三要素)是算力+模型+数据,也就是说只要你算力够多,模型够好,喂进去的数据量足够大,可以迭代出我们预期的AI产品。这也是为什么英伟达可以一朝封神,GPU卡供不应求的原因。
在三大底座之上,喂数据是训练的过程,在各行各业大规模应用是最终结果,而在训练和大规模应用之间,还存在这样一个25年之前未被解决的问题,即:盈利模式。但DeepSeek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契机。
按照较为官方的消息,DeepSeek V2支持高达128K的上下文窗口长度,具备强大的中文和英文综合能力,性价比极高,API价格仅为GPT-4的百分之一。
这一消息目前已经被证实,且国内外各家科技企业巨头都已明确表示开始接入DeepSeek,证明其成本相较于GPT-4确实有极大规模的下降。而成本的下降会带来这两点显著的直接受益:降低训练需求,降低应用成本。
换句话说,降低训练需求等于打破了高算力的垄断门槛,降低应用成本意味着普通人进入AI领域落地应用的门槛变低。
从目前国内外的的各种消息来看,模型降本已经指向了应用层的爆发,苹果、英伟达、META的走势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能以后生活中的每台电子设备都会内置DeepSeek这种水平的大模型,而这也意味着AI+的爆款应用,大概率会在2025年横空出世!
DeepSeek全部开源,包括通用大语言模型DeepSeek LLM、MoE 模型DeepSeek MoE、代码模型DeepSeek Coder。这种开放策略不仅促进了技术生态的发展,还会降低了企业的使用成本,促进模型的普及率。
与此同时,开源还意味着:
- 其他大厂迅速跟进,做出自己的类DeepSeek模型。
- 有很多软件公司会对DeepSeek进行二次开发,做出自己的DIY版本的DeepSeek。
- 与幻方(DeepSeek母公司)合作(提供软件应用和算力服务)的上下游公司存在大量新的岗位和机会。
- 普通人也能有机会,在自己的设备和软件上接入DeepSeek。
科技进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是平权!
作为普通人来说,当AI+的应用爆发后,我们和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之间,已经没有了公开信息的信息差。唯一的区别就是认知和行动力。
普通人要想赶上这一波AI+浪潮,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在应用层勇敢尝试。应用层目前尚处于爆发前夜,且基础技术设施和生产工具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能力,接下来就是各种应用层工具冒头,直到量变产生质变。
人工智能是未来,但目前还未形成主线合力,大家都在摸索尝试,早点进场,才有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基于 AI 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各种小而美的应用,是未来两到三年的甜头。
与之相关的产品及工作岗位,会在未来三到五年成批涌现,赚到超过均值的钱。
人要想赚到超过自身能力均值的钱,只能依附于宽广的上升趋势,或者去往价值洼地掘金。很多时候,认知和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勇气才能让你拿到真正的入场券。
在利用大模型和各种创作者工具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能摆脱迷茫和焦虑,开始接受新的信息并做出改变。我们在塑造全新的工具,最终工具也会不断塑造我们的认知。
谋定而后动适合有能力有底气有资源的人,对普通人来说,先行动改变习惯,再让习惯改变认知才是更好的路径。
最后,分享一些作为普通人入局人工智能领域的可行路径。
1、主动学习了解大模型的能力和特质。
2、利用各种 AI 工具去做一些小而美的玩意。
3、快速试错,快速迭代(成了固然可喜,失败也可以积攒经验教训)。
4、尝试将各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务转化为借助 AI 工具来改造,或者替代。
5、先行的探索者和冒险家,除了直接掘金的收益,还能做向导、顾问、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