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ChatGPT刚出来时,体验后的感觉是:知识渊博,无所不通;智慧在线,逻辑清晰,简直可以用“高端,大气,上档次”形容,但也不失“低调,奢华,有内涵”。
使用GPT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开始是娱乐阶段:以聊天,写诗之类为主;之后经历了漫长的搜索引擎阶段:搜索知识点,技术点或输出文案题纲;再到现在的生产力工具阶段:开发自己的代理,引入到工作产品中,思考新生产力等。相信以后还会更复杂和高级的应用。
娱乐
小冰,小娜,以及苹果的Siri,都是一句话聊天机器人,没有上下文记忆,说过的话很快就不记得了。让它来读一首诗或唱一首歌都没有问题。但ChatGPT不一样,因为他在一个Seesion中说过的话都记得,体验很拟人化,从而使得我一度怀疑是人工在输出。
搜索引擎
新鲜劲很快就会过去,在接下来的时间,都是把ChatGPT当搜索引擎使用,有什么技术点和知识点不会,就去问一下,为了提高输出精度,也看过一些Pormpt的学习资源,基本就是提问要清晰,或提供案例等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觉得GPT也就是这样了,包括GPT4发布,只是输出的结果好一点点而以。就这样,把GPT当一杯清水,一口空气一样,习以为常了,也没有当初那种“高大上”的感觉了。
生产力
时间来到23年年底,由于回国一次参加.NET社区大会,当时很多人都关注在生成式AI这块,大家讨论的热度,信心,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从他们的交流中,看到了我的无知,那种把GPT看作“搜索引擎”,或“大数据存储,随机文字接龙”的思想,真的有点单纯了。不懂就学,从基本算法思路,Prompt的进阶,GPT API,应用对接SDK-SemanticKernel,一个个看,一个个试,到现在,才明白生成式AI用久了,像清水一样,平淡无味,但却是基础资源。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水,电,平时几乎感觉不到,但却是基础的基础。
就像有的人说的,GPT第一次让我们感觉到了电力到智力的范式转换,尽管这种智力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很基础,很简单,毕竟第一台蒸汽机也不是那么完美。
另一方面,随点生成式AI的知识学习,感觉自己能量满满,也有一种相见很晚的急迫感,也有朋友和同事说这是一种狂热,哈哈,换个角度看也是,不管是什么,它能使我快乐,这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