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青年:唉?请稍等!先生您是说他们并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绝劳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才不想去上班的?
哲人: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暂且不论,但核心问题就是人际关系。例如,为了求职而发出简历,面试了却没被任何公司录取,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思来想去便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败,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开始讨厌再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标题: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朋友关系没有像工作关系这样的强制关系,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
▷人不一定非得有朋友(只要内心是充实的就行)
例如:高中时代的我根本不想交朋友,每天都独自学习希腊语或德语,默默地研读哲学书。对此非常不安的母亲曾去找过班主任老师谈话。当时老师好像说:“不必担心。他是不需要朋友的人。”老师的话给了母亲和我极大的勇气。
▷自己改变了, 周围也会变化;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哲人:但是,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青年:不不,这种论调有不忠之嫌啊!如果对方非常幸福地乱搞胡混,难道也要对其这种姿态给予祝福吗?
哲人:并不是积极地去肯定花心。请你这样想,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恋爱关系或者夫妻关系都可以选择“分手”, 但亲子关系必须面对;
▷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活着,只有在社会性的环境之下才能成为“个人”。
标题:“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标题: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标题: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