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Domain WiFi Sensing with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 Survey
Introduction
-
检测领域:
检测领域里,大部分用的阈值检测或者简单的学习算法,例如SVM。
- falls
- RT-Fall: A real-time and contactless fall detection system with commodity WiFi devices
- WiFall: Device-free fall detection by wireless networks
- motion
- An RF-based motion detection system via off-the-shelf WiFi devices
- A research on CSI-based human motion detection in complex scenarios
- object detection
- Wi-metal: Detecting metal by using wireless networks
- human presence detection
-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moving and stationary human with WiFi
- See through walls with WiFi!
- falls
-
识别领域
和检测任务不同,检测任务只需二元分类,但是识别任务需要的分类数量较多。二到几百类别不等。几乎所有的识别算法都在 spatial/time/frequency 域上提取特征然后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比如KNN,CNN,LSTM,GRU等方法。
- activity recognition [88, 91]
- gesture recognition [1, 47]
- human/object identification [8, 9]
-
估计领域
与检测和识别任务不同,上述两种任务都属于分类任务,大多数估计任务聚焦于人类或者物体的位置和跟踪,以及呼吸,心率检测估计。这些只需要计算角度距离等。
- human/object localization and tracking [55, 85]
- breathing/heart rate estimation [41, 43]
-
优点
- 无需佩戴传感器
- 复用基础 Wi-Fi设施
- 光照不敏感
-
挑战
- 对现实世界环境敏感,不同的环境和人物配置会产生不同的域
- 对于新的域需要收集新的数据
- 在“训练域”中学习的模型还需要迁移到“测试域中
作者提出了几个问题:
- 什么因素会影响域
- 已经有了什么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 这些方案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 跨域的wifi感知还有哪些趋势和问题
从五个方面总结一些算法:
- 仅保留与目标运动相关的域不变特征,去除特定域下的特征
- 虚拟样本生成
- 迁移学习
- few-shot少样本学习
- 大数据解决方案在多个维度提供信息(多模态?)
最后总结了几个挑战因素:the impact of moving objects, robustness to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incremental real-time data for cross-domain WiFi sensing, and multi-task cross-domain WiFi sensing.
Contributions
- 探索了一些外界因素对CSI影响的方面,包括amplitude, phase, time-of-flight (ToF), angle-of-departure (AoD), angle-ofarrival (AoA), and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DFS)
- 介绍提取域不变特征方法,虚拟样本生成方法,迁移学习方法,少样本学习方法
- 我们总结了所提出的五种跨域WiFi传感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进一步比较了基于9类WiFi传感应用的五种算法的传感性能:手势识别、活动识别、运动检测、跌倒检测、用户识别、呼吸频率估计、人体定位、人体跟踪和物体识别
- 我们提出了剩下的挑战和未来的趋势,将跨域WiFi感知带到其下一层的进化,并使其更接近实际部署
IMPACT FACTORS
CSI简介
Ns个子载波,M根发射天线,N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CSI数据为[Ns*M*N]大小的复数矩阵,其中实部代表幅度,虚部表示相位。
在数学上,在时间t的第i个子载波fi上从第m个发射天线到第n个接收天线的CSI可以表示为来自L条路径的信号的叠加:
噪声影响
CSI会受到幅度噪声和三种相位偏移的影响
- 载波频率偏移 CFO
- 采样时间偏移 SFO
- 数据包检测延迟 PDD
环境影响
不同环境下静态分量差别很大,动态分量差别较小
配置影响
这里的配置是指用户相对于收发器的位置和方向
用户影响
不同用户的身高、体型、衣物不同也会对csi产生影响
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过程包括去噪、信号分段、数据对齐、信号变换、信号提取、CSI参数估计。
噪声去除
接收到原始信号后要对振幅和相位噪声进行处理
分段
在原始CSI中提取与目标运动相对应的有效片段
数据对齐
把CSI序列对齐成等长片段
信号变换
信号变换就是做时频、相频分析。
-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转换为频域图,获得功率谱密度,但是丢失了时域信息 - 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 离散小波变换DWT
可以捕获时频特征
信号提取
从原始CSI中去除冗余信号保留有效信号,通过PCA和信号分解算法实现,也可以选择对目标运动高度敏感的子载波。
CSI参数估计
使用MUSIC等算法估计DFS、AoA、ToF来辅助识别
跨域学习算法
域相关成分去除
- 局部极值检测 LEVD,Local Ectreme Value Detection algorithm
- 指数加权平均 EWMA,Recursive algorithm leveraging
- LRSD
- AOA-TOF profile
- 天线之间的CSI共轭相乘
- 基于频率的过滤器
人体运动一般引起的频率变化较小(小于100Hz),所以可以丢弃高频和零频率分量
域无关特征提取
大多数特征提取方法基于速度,但是速度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不同环境对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同一个人每次做同一个动作,以及不同人做同一个动作的速度都不是恒定不变的。
还有一些研究者使用一些统计特征作为分类特征
域无关特征的应用
一般也是分外基于建模的和基于学习的方法,基于建模的方法有阈值检测、假设检验、峰值检测等,这些方法常用于二元分类任务,比如跌倒检测、人体存在检测等。
虚拟样本生成
通过生成虚拟样本来减少在测试域中收集数据的工作量。
翻译
生成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下的动作样本,来减少数据采集的工作。
生成对抗网络
利用生成网络和鉴别网络对抗来学习
自编码器 Autoencoder
使用AE和VAE生成虚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