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本篇存在消极的观点, 心情或其他内容. 不保证博客内容积极向上.
warning: 本篇形散而神散, 结构混乱, 不能够作为文学或类似目的阅读.
本篇起草于 2025/2/25 22:30. 自小以来, 三月初就有其独特的含义: 开学了. 三月初是一个学生的下半学年的开始, 但是对于信息竞赛的选手来说, 这或许意味着其竞赛生涯的结束. 在一个信竞选手的竞赛生涯中, 这场考试无疑是与高考有着同样的地位. 在高考中, 一个选手考差了, 会有低一档的大学上; 而对于我们而言, 省队选拔并没有低一档之分, 而只有进队了和没进队的区别. 这无疑是残酷的, 这份压力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 对于一个选手来说, 从小的看, 一个选手可以在赛前几天紧张到一定程度, 这显然是正常的; 而往大里说, 在平时训练时, 这种压力就可以渗透到选手的内心, 对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甚至产生一些心理疾病. 信竞的省选选拔有一个独特的特点, 那就是比赛会分很多天进行. 按照现在的政策而言, 省队选拔远在前一年的 NOIP 就无声的开始了, 而到了正式的联合省选, 考试又分为两天进行. 三天的考试日中间时间跨度及其长, 如果你在 11 月末已经被拉开了一定距离, 虽然由于赋分的计算比例, 11 月很大的分数差到了省选可能也只有一二十分的区别, 但是 "我必须比别人多打两个包" 这样的念头也足够击垮一个人. 而 3 月份的两天考试日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加之信竞随机区分的性质, 可以说心态的控制对于成绩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我今天下午刚刚从萧山机场飞回来. 这意味着省选已经近在眼前, 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了, 紧张是不可避免的. 常有退役的前信竞选手在退役记中写道 "竞赛的结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抑或是 "竞赛中收获的友情和经历才是真正重要的" 这样的话. 这样的话固然是 "正确" 的, "唯分数论" 向来是批判的对象, 这已经是一种定论.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 现实中的竞赛选拔就是 "唯分数" 的. 至少对于我来说, 如果真的没有进队, 那么一年的停课就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不论这次考试的结果是否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至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它是重要的. 因此, 每次看到这种话时, 反倒有种对方在说批话的感觉.
我在中考之后曾经收到邀请一同参加数学竞赛, 但是我拒绝掉了, 因为我觉得数竞的难度有些过大了, 不是我所能够掌握的, 这个决定不知是对是错, 我现在已经失去了打数竞的机会, 但是现在看来, 我其实也并不适合信息学竞赛. 信息学竞赛, 在我理解来看, 真的就是处理信息的, 而这中间, 有一大部分是涉及到实际问题最优化的思维. 我的脑子往往没办法处理这种实际问题的最优化, 想不出来最优策略, 因而做不出来题. 但是现在已经选择了这一门竞赛, 虽然我的思维更偏向数学, 但是也只好多加训了.
踏入信竞是在高一上的竞赛宣讲之后. 我完全没有竞赛的基础, 也不知道这门竞赛要做什么, 于是也只好按部就班跟着刷 openjudge, 殊不知自己在浪费时间. 与此同时, 另一批有特殊渠道认识教练的学生已经在中考后就开始集训, 踏上正轨, 点科技树了. 这一个学期的差距, 可以说是及其巨大的, 因为我高一上结束时依然什么也不会. 高一下就开始急急急了, 疯狂点科技. 如果没有这一段加训的经历, 我现在或许已经回归文化课了吧, 而讽刺的是, 如果我没有高一上考进国大班, 我根本就不会有高一下停课的资格. 和我一样高一上竞赛宣讲才进坑的同学们, 男的里面似乎只有我学到现在了, 而提前入坑的同学里面几乎一半的人活了下来, 信息差所体现出来的差距不言而喻. (女生竞赛此处不提及, 因为选拔路径不同, 利益无关不做评价).
走过了高一下一整个学期的点科技树, 然后就暑假了. 暑假先后去了两个学校集训, 都是很常规的集训, 模拟赛, 专题之类, 质量也没有过大的区别, 都有收获吧. 再下个学期我们就是正式选手了, 其实已经有一点压力了. 在假期的后期, 获知了我们的 (前) 教练马上就要迁往北京了. 另外的, 从我的家长那里获知, 我要跟着去北京, 并被要求不能透露该消息. 这真的是什么好事吗? 并不尽然吧. 去北京固然意味着更好的资源, 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长期的在外借读, 这对我来说是不太能接受的, 与此同时, 我也得知在与我同校的同一年级组中, 只有我被钦定前往北京了. 这注定是一次富有挑战而孤单的旅程. 但是我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能等待启程的那一天了.
暑假的集训结束了, 这或许是我和辽宁大部队一起的最后一次集训, 同时也是我成为正式选手前的最后一次集训. 经过短暂的休整, 开学就去北京了. 在我校有两个高一和我在一个机房, 每天训练内容都是比较常规的.
高二上过去的很快, 首先是 csp, 然后是 noip. 我在两场考试中斩获省二和校一, 但是也深刻体会到选拔的随机性. 我这两场考试的运气很好, 平时模拟赛比我高的同学甚至没有考过我. 但是换言之, 这意味着省选考试中我们几个人的排名以任何一个排列作为大榜的一个子序列出现都是合理的. 我只能祷告我的省选运气也会那样好.
在这之间我还出了一些题, 组了一套模拟赛, 但是也深刻发现了自己思维和水平上的不足. 下次出模拟赛还是搬一套好了. 当然, 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
在 noip 之后就是冬令营了. vp 了几道工程题, 加训了几十道思维题, 然后就到了清华营的时间了. 清华营的运气还是比较好, 切掉了一道半思维半 ds 的题, 获得了一等约 (但是或许可能是二等 (?)). 全国冬令营中, 我加训的那么多思维题终究有了回报: 我深知切思维题之不易, 于是果断跳过了作为 t2 的思维题, 而切掉了难度逆序的 t3, 成功获得了银牌. 可以说还是运气不错.
再之后就又是一年寒假了. 与上一次不同, 这一次寒假结束之后, 就要省选了. 正如前面所说, 这会是一些人竞赛生涯的结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自私地说, 希望不会是我吧.
祝大家省选顺利. 古德拉克.
落笔于 2025/2/25 23:50.